首頁/ 家居/ 正文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方案一期鳥瞰圖

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創設計的美的智慧家居創新中心,在國際邀請競賽中原創中標,此專案也是北京建院在科技總部和既有工業建築改造領域的又一次成功嘗試。專案位於合肥市高新工業園區,毗鄰二環路景觀綠化帶,由一座6萬平方米的冰箱生產廠房改造升級而成,是傳統工業廠區改造成為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專案。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現狀總平面圖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一期改造方案總平面圖

傳統制造業園區在歷經25年的輝煌歷史之後,即將蛻變成為未來智慧家居實驗研發中心。專案原址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包括5棟生產廠房,危險品庫,換班宿舍和食堂。改造之後的園區總部將成為集合展示交流,研發辦公,創新試驗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未來智慧家居總部辦公空間。

設計團隊選擇保留原址上的5。6萬平方米廠房,沿著園區面向城市綠道的介面,以一道新建的長300米的創新長廊,將不同時期建造的三棟舊廠房連線起來,同時在舊廠房之間的剩餘空間植入接待大廳,中心庭院和思想之角。舊有廠房和新建空間交織融合,以水平舒展的姿態,塑造了新園區面向城市的最佳展示面。舊廠房的工業質感與新建的輕盈空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彰顯了老工業園區向新智造產業轉型的強勁生命力。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前廠房形態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原始體塊植入採光中庭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策略

融合現有三部分廠房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去除區域性冗餘邊界作為園區的森林廣場

植入景觀庭院將採光通風引入空間內部

形成和諧統一的城市介面和新共享空間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解構原有體塊,加入新生功能,梳理邊界形成整體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吐故納新

引入景觀中軸,呼吸草木芬芳,創造未來智慧生活場景

置入光伏屋面,集聚自然能量,智造研發引擎源源動能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0。00m標高功能更新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5。50m標高功能更新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11。00m標高功能更新

連線過去與未來的創新長廊

作為改造中最有張力的一筆,“創新長廊”在面向合肥城市最前沿的邊界,用最簡單的語言——半透明的玻璃幕牆包裹舊工業時代的混凝土廠房結構——將工業時代的記憶暴露在日新月異的城市語境中,作為對改革開放初期製造業騰飛時代的致敬;在舊廠房之間的空隙,“創新長廊”以謙虛的姿態,織補出智慧轉型時代城市更新的共享空間,透過“起承轉合”巧妙地與舊廠房形成新舊對比的空間序列:

——從園區入口進入,接待大廳以24米高的通透空間作為園區第一印象,為後續新舊交替的高潮迭起做鋪墊。

——接待大廳之後的廠房被改造成為展示中心,面向未來的智慧家居展品陳列在浸透歲月的混凝土廠房結構中,讓參觀者彷彿在時光隧道中穿越。

——繼續向前,來到佔據整個“創新長廊”中點的中心庭院,首層架空吸引人流進入並透過多重坡道緩緩向上,賦予了臨近辦公區與共享區更密切互動的可能性。

——在“創新長廊”的端點是“思想之角”,透明玻璃幕牆圍合成一個三角體塊,300人的展示釋出會將在這裡舉辦,成為最新智慧家居的舞臺,以增長向上的姿態,指向了老工業煥發新生命的方向。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前園區沿街立面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後園區沿街立面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前園區入口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後園區入口

引入風光雨露的綠色中庭

建築師在原有進深達100米的廠房中,設計了三處可開啟屋面的綠色中庭。中庭的佈置尊重原有結構的秩序,又考慮到庭院四周實驗室和辦公區的功能分佈。庭院內佈滿綠植,陽光和雨水在這裡灑落,實驗研發辦公會議圍繞庭院佈置,得以讓自然光線在層高11米的首層和二層之間流動。自然和人透過中庭的連線,成為建築的核心,不留痕跡的滲透進入老工業廠房之間,也體現了面向未來的智造研發宣言——以自然為本,以人為本。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前室內空間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後室內空間

兼顧效率與靈活的室內空間

原有工業廠房的尺度——25m柱跨,150m×100m進深——賦予了研發和辦公空間極度的自由,也是保留原有工業結構尺度的最大意義所在:空間尺度和功能的新舊對比在室內設計中達到了極致。沿著“創新長廊”的線性空間,以及三個綠色中庭的點狀空間,研發實驗室和多型別的辦公空間的佈置靈活而有序。0。00m和11。00m標高延續原有廠房的混凝土樓板結構,作為辦公和研發的兩個基礎層高,自由平層和工業尺度柱跨賦予未來更多的可變性。在5。50m標高,以新建鋼結構置入若干實驗室和會議室的盒子空間,漂浮在大空間中,以最小的介入滿足現代實驗空間的要求,同時也在大空間中變成展示的亮點。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前的智慧家居總部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改造後的智慧家居總部

展示先進綠色能源的光伏屋頂

舊廠房2。5萬平方米的屋面,保留最迷人的鋼桁架結構,置換成為光伏屋面,成為未來建築綠色低碳的引擎。光伏屋面在直立鎖邊板上方,增加了一層深灰色釉面單晶矽元件,一方面有效利用合肥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滿足智慧家居總部日常用電,一方面將彩釉玻璃肌理變化整合在屋頂構圖中,成為彰顯綠色、未來、低碳的第五立面標誌。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0。00m標高平面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5。50m標高平面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11。00m標高平面

留存的原有廠房結構,帶著不同時代的歷史,在園區研發中心裡得以延續。新建的共享交流區修補歷史的邊界,成為新時代智慧轉型的象徵。植入的綠色中庭以最輕鬆的方式,將厚重的工業建築開啟成為適應未來的辦公空間。這幾種看似矛盾,卻又互相關聯的空間,在這裡保持各自的個性同時又相得益彰,共同成為解讀歷史,面向未來的又一建築宣言。

從傳統制造工廠到智慧創新園區

二十五載製造歷史

記憶中生產線轟鳴

在這裡戛然而止

沉默並不是終點

粗糲的混凝土

鏽蝕的鋼桁架

蘊含著過去工業時代起飛時的輝煌

邁進老廠房的一刻

彷彿過去時光倒流

拂去表層的塵土

留下鋼筋混凝土的框架

三百米的創新走廊連線起過去與未來

開合自由的中庭將自然植入科技空間

光伏屋面產生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這裡將是智慧智造的實驗室

也是未來建築的展示場

設計團隊:

馬瀧、徐珂、叢曉、金戈、褚以平、吳凡、祁美蕙

建築位置:

安徽 合肥

設計時間:

2021-2022年

基地面積:

37000平方米

建築面積:

60000平方米

結構形式:

鋼結構(新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舊建築保留)

撰稿:徐珂

編輯:趙楠 校對:劉笑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