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古代畫家曾經研究過透過平面不能百分百還原現實,需要進行藝術加工

傳統國畫中的種種技法擅長描繪平面的景色,既然是平面景色就很難畫出動感。古代畫家曾經研究過這個問題,他們發現透過平面不能百分百還原現實,需要進行藝術加工。在追求極盡精微藝術理念的宋代,畫家們曾經研究過如果描繪立體的景物,如何表現出動感。但隨著北宋滅亡,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到了元代,畫壇的主流方向轉移到描繪心中情懷上來,某種程度上減弱了對多種技法研究的熱情。

到了近現代,伴隨著國畫改革的口號響起,畫家們又開始思索,如果運用傳統技法,畫出有立體感、有動感的山水作品。從這幅《春江驟雨》可以看出傅抱石在這方面的嘗試。

古代畫家曾經研究過透過平面不能百分百還原現實,需要進行藝術加工

傅抱石 春江驟雨

畫面上方有烏雲暴雨,為了畫出雨勢,傅抱石採用了“刷”的方法。根據畫中筆痕可以推測出,他沒有用排筆進行大肆刷染。他依然用毛筆,透過快速運筆,形成幾道驟雨狂傾的效果。他為什麼這樣創作?可以想象一下,傾盆大雨落下的時候,近處是連成線的“雨簾”,遠處看上去像一層水霧。傅抱石這樣畫合情合理。

因為合情合理,所以《春江驟雨》中的雨水有了立體感。透過層次的拉伸,產生了空間感,進而讓人感受這就是大雨落下時的樣子。在創作中,要體現畫家的思想,傅抱石的思想是藝術化的真實。

古代畫家曾經研究過透過平面不能百分百還原現實,需要進行藝術加工

傅抱石 春江驟雨 區域性

在國畫家界有個基本上成為定論的觀點,不能畫百分百真實的山水。這一點和提倡寫生、提倡寫實並不矛盾。藝術作品最動人的一面體現在其中包含的感情,而不是技法的堆砌。藝術創作應該有必要的誇張與設計,畫中山水應該體現出自然山水的神韻。

《春江驟雨》描繪的景色屬於“畫中山水”,由於傅抱石在創作中兼顧寫實與寫意,畫出了前人作品中見所未見的雨勢,讓人透過聯想產生感同身受的效果。畫中的大雨,不但滋養畫中江濱的生靈,也在滋潤欣賞者的心田。這就是藝術的魅力,透過作品可以引發種種感情的共鳴。

古代畫家曾經研究過透過平面不能百分百還原現實,需要進行藝術加工

傅抱石 春江驟雨 區域性

可以仔細觀察,畫中的大雨從上向下,貫穿整幅作品。雨水在灑落的過程中有明暗變化,細節上的完美,讓作品更加真實可信。也就是說,追求神似的寫意作品,可以模擬出自然情態。這就是藝術作品的偉大之處,看到這裡,難道還斤斤計較於是否要百分百還原自然景色嗎?

傅抱石喜歡畫雨,雨水在不同的場景代表著不同的感情。他採用寫意的手法進行創作,為了拉近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的距離,勢必要強烈情感上的互動。畫中的雨水就是一條紐帶,一端在畫家心中,另一端飛進欣賞者的心中。

古代畫家曾經研究過透過平面不能百分百還原現實,需要進行藝術加工

傅抱石 春江驟雨 區域性

提到傅抱石,人們就會想到他在創作中別出心裁,畫出新穎別緻的佳作。看他的作品就能想明白一個道理,創新不是沒有方向到處亂闖,創新是有目的地研究。又是一年春來到,看著《春江驟雨》中的風光,讓人感慨頗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