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清朝的國宴都吃什麼?餑餑又為何在清代宮廷享有極高的地位?從清宮御膳的蘇造肉流傳到民間版的滷煮火燒,御膳又是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剛剛播出的第五期飲食文化探索節目《一饌千年》在尋味“乾隆下江南”中,為觀眾揭開了清宮御膳的神秘面紗。其中精緻又有趣的象形餑餑,健康又滋補的紅白鴨子憑藉其視覺美感、探索製作和它背後的傳承軌跡、情感表達,讓網友紛紛高呼“上頭”。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節目播出後,話題#香餑餑的餑餑到底是個啥#即刻登上微博熱搜榜、要聞榜,為網友呈現了一場真正的文化大餐,“歷史與現實在美食中牽手,太上頭了”“《一饌千年》,吃的是美食,品的是厚重的歷史文化”。節目透過尋味《清明上河圖》、白居易《憶江南》、鄭和下西洋、“同福客棧”、乾隆下江南等歷史名場面,在讓大眾品味到數十道歷史美味的同時,以美饌的精美造型、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為觀眾展現出這些歷史美饌獨有的中式美感。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美饌之形

詮釋精緻擺盤中蘊含的東方意境

“竹節卷小饅首”描繪著臨流枕石、化蝶忘機的靈秀園林和江南竹外桃花三兩枝的旖旎山水;“燕窩紅白鴨子蘇膾”既有春江水暖的暖意,亦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情趣;“碾轉”讓巡遊的帝王和田間的蒼生建立起了味覺的聯絡,第五期尋味“乾隆下江南”中,江南春意、盛世芳華皆在這方寸間,精緻講究的擺盤內一覽無遺。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美食之美,在於味道,更在於造型,隨形而賦彩。美饌最直觀的美,首先便在“好看”。擺盤精美、色彩鮮豔不僅能令觀眾食慾大開,更能在視覺美感中感受美饌背後的歷史背景、風土人情和時代審美。“鱸鱠蓴羹”以西湖泛舟蘆葦叢中展現白居易在《憶江南》中以“蓴鱸之思”寄託的思鄉之情和隱世之喻,“酪櫻桃”則在江南的春水、東吳的櫻桃、化身游魚的醇厚酥酪和穿梭在這如春水一般的甘蔗汁裡,以饌為畫,描繪白居易筆下的“春來江水綠如藍”。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為此,節目組特意找到中央美術學院宋瑞老師的設計團隊與國宴大廚劉強的廚師團隊,結合每道美饌背後的歷史人文故事,研創出“新中式審美”的擺盤,向觀眾詮釋蘊藏東方審美意境的“美饌”。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以首期“尋味清明上河圖”中的“盞蒸”為例,《清明上河圖》創作於宋徽宗時期,盞蒸一饌便是以徽宗偏愛的汝窯天清釉料瓷器為盤,將巨木搭建的虹橋配上杏汁與杏酪汁混合形成的河面,整體擺盤盡顯宋代樸素美學素雅詩意的意境,展現出宋徽宗“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審美追求。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中式美學,美在意境,意蘊深遠。除了蘊含東方審美的擺盤藝術,《一饌千年》在主持人的服裝設計理念中,以中國傳統服飾唐制圓領袍為靈感,將東方傳統美學做現代簡化。唐代圓領袍領口為圓形,展開時亦可作為小型翻領袍穿著,此類袍服在唐代廣泛流行,成為男女共服的常服,並影響宋明。圓領袍的款式,其男女共服的現象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包容力與開放度的體現。服裝設計師將傳統圓領袍的圓領右衽作為主要設計元素,進而結合現代的著裝習慣,最終完成設計,與節目舞臺美學相呼應、與節目文化核心相契合,讓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於歷史文化的氛圍裡,品味美饌,感知節目視覺藝術中所傳達的“新中式審美”。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美饌之蘊

尋味源於千年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熱愛

《論語》有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古人千年來對美食精緻到位的研究,在“一饌千年”餐廳的美饌裡便能感受一二。第二期尋味“同福客棧”中,有一道看似做法簡單,實則複雜至極的美饌——藏雞。步驟概括起來僅有三步:整雞脫骨、裝入肉餡、縫線煮熟。最終盛入青花瓷大碗中的又一隻“整雞”和濃郁的雞湯,便是“藏”字的來源。複雜的拆雞過程,耐性與手藝並存的填肉縫線環節,“藏雞”藏起來的是巧思、是精製、是技藝,更是內有乾坤的美味。

而比起藏雞的“明藏”,另一道“尋味《憶江南》”中的春筍甑飯,則是一種“暗藏”。步驟只有簡單的一句詩: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但難點不僅在把握“同時熟”的火候,更在我們看不到的選定春筍這一食材的過程。那必定是白居易在不同食材的反覆試驗中實踐得來的,是嘗試無數組合裡選出的最優搭配。在《一饌千年》中,後廚的探究過程,彷彿是與古人的一種“跨時空交流”,尋味的過程,也是觀眾認知歷史的過程。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中國人為何以“美”來形容好吃的東西?不僅在於食之形、食之味,還在於食之文化。中國傳統美食歷史悠久,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文人墨客寄情於美食,蘇東坡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至今還是做紅燒肉的最高“理論指導”。鄭和七次下西洋,前三次都是為了進口胡椒,近六百年前“辣炒雞”中的胡椒,便是今天我們家家戶戶的那味調味料。節目透過這種實實在在的歷史記載和文化傳承,讓觀眾從原本神秘的美饌中尋找到一種現代的熟悉感。如同近年的仿古菜潮流,究其根源也是當代人被美食背後的文化底蘊所吸引,從而才去瞭解、嘗試和研究。千年的尋味,源於中國人對美食亙古不變的熱愛。尋味,尋的是文化傳承,找的是文化自信,蘊藏著的,是在文化的不斷碰撞與融合中形成的中國飲食文化美學意蘊。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美饌之源

觀照美食人文故事彰顯的人民史觀

揭開世界大航海時代序幕的鄭和下西洋是一場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更為中國輸送了新的工藝產品、技術、食物等,加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其中莽吉柿、芭蕉、菠蘿蜜、椰子等品種豐富且具有強烈東南亞風味的水果,便是在千百年前由鄭和帶回中國落地生根,使之能在今天和我們相遇。在第三期尋味“鄭和下西洋”的節目中,有一道以梅滷與東南亞瓜果調味相結合的“春蘭秋菊”,這道如今屢見不鮮的“古代水果沙拉”,細細品來可是大有乾坤。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首先是水果的保鮮功效,瓜果經梅滷醃製後,能防止水果氧化,便於水果的長時間儲存。此外,梅滷的酸甜口味,讓長時間海上航行的船隊能緩解暈船的不適。最重要的是,古代歐洲水手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最怕的不是巨浪風暴,而是壞血病,而在鄭和下西洋時期卻鮮少發生。究其原因,壞血病的病因是缺乏維生素C,但鄭和的船隊是沒有長時間吃不到水果蔬菜的情況,“春蘭秋菊”便是可能常常吃到的菜品之一。即使那時候中國人並不知道維生素C的概念,他們仍以自己豐富的農業經驗和生存智慧戰勝大海的挑戰。

節目中饌家族查閱的美饌古籍,探尋的美饌古法,如杏仁水煮去皮的生活小妙招,白砂糖提煉工藝在唐代發展的歷史小課堂,無不體現“古人誠不欺我”的飲食智慧,這種智慧傳承的背後,是“人民的智慧”,美食是最基礎的人類文明,美食的核心,是人,是人民。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不僅如此,無論是“明代泡麵”細棋子面、“宋代冷飲”荔枝膏還是“明代小零食”糖纏,在前五期的美饌中,節目更偏向於選擇能凸顯各朝各代、各個地域的風土人情,充滿煙火氣息,風靡民間酒樓的“網紅小吃”、歷史美食,在“美饌記”環節中,演繹的焦點也都聚焦在創造美饌的廚師、僕人、管家等歷史長河中的小人物身上,充分契合“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這一觀點,從而深度體現了“人民史觀”,彰顯了節目想表達出的“人民性”。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一饌千年》的新中式美饌,究竟“美”在何處?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為天,因人而食,因人而美,美如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形成,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成果。不同的朝代、時節、地域孕育出了一道道各具風味的歷史美饌,於人文意義而言,美食是審美,是文化,也是哲思。《一饌千年》透過造型美、文化美和人文美,將美饌故事融入重組到現代審美中,讓歷史的溫度、情感、美感透過一道道美饌傳遞給大眾,為觀眾奉獻出一道蘊涵新中式美學的文化大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