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史思明與他的老冤家李光弼在河陽進行了一場拉鋸戰,最終,史思明以慘敗收場。失落的史思明無奈,只有退縮到洛陽,準備住到洛陽宮內享幾天清福。此時的洛陽,雖然已經被戰爭折磨得千瘡百孔,但終究還是有些繁華的影子,戰爭年代,這裡也算是享福的好地方了。

面對史思明的咄咄逼人,朝廷這邊卻出了問題,曾經威震四方的郭子儀坐起了冷板凳,而唐朝中興的大功臣李光弼也罕見地慘敗在洛陽城下。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樣的內情?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咱一個一個說。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李亨

鄴郡慘敗,郭子儀成了背鍋俠

咱前面說過,為了一舉蕩平安慶緒,李亨可謂是大出血,把手底下的牌全部打了出去,出動了六十萬大軍,而且,陣營中名將雲集,這其中就包含郭子儀和李光弼。

只可惜,李亨耍了個小聰明,六十萬大軍分成九路,居然沒有一個統一的統帥,各自為戰,只設了一個象徵性的統帥:宦官魚朝恩。毋庸置疑,這種打法,倘若遇到菜鳥級的對手,肯定能夠瞬間碾壓,但要是遇到史思明這種老油條,恐怕就要栽跟頭。果不其然,朝廷六十萬大軍被史思明五萬人打了個落花流水,損失慘重。仗敗了,總得有人背鍋吧,而且背鍋這個人還必須得有分量,否則也說不過去,你要真的拿出去倆偏將背鍋,也太糊弄人了。為了擺脫自己的嫌疑,魚朝恩自然不能把自己給賣了,於是髒水就這樣潑到了明星級的統帥身上:郭子儀。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郭子儀

面對這種情況,郭子儀百口難辯,事實上,在敗退時,郭子儀的部隊也確實損失很大,但,把整個戰役失敗的鍋都甩到他身上,也確實很冤枉。李亨也就只好從中和稀泥,給郭子儀升官,來朝廷享福。一個將軍,你讓他來幹文職,這明顯就是給個冷板凳,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前線告警,李亨無奈起用郭子儀,但出爾反爾

可是,這畢竟不是太平年代,你把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放在家裡發黴,終究不是什麼好主意。不久,麻煩來了。西北的党項部落突然發難,吵著鬧著要造反,勢力很快發展到了京畿周圍,並且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苗頭。這下子可愁壞了李亨,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硬著頭皮讓“郭子儀”出征了。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魚朝恩形象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我把郭子儀三個字給打了引號,這是為何呢?原來,李亨對郭子儀還是不信任,只是打了一個郭子儀的名號,率軍出征的並非郭子儀本人。這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式的行動,本意是用用郭子儀的名頭,嚇退黨項。誰知,党項人並不買賬,雙方陷入了僵局,長安的危險一直都未解除。無奈之下,李亨最終還是拿出了郭子儀這張牌。

還真別說,郭子儀的本事真不是蓋的,一般人搞不定的問題,到了他這裡,三下五除二,僅僅用了幾天時間,党項就消停了。看來,党項人怕的不是貼牌的郭子儀,而是真正的郭子儀。李亨自然非常高興,立即準備重新起用郭子儀,讓他率大軍直搗范陽,斷了史思明的歸路。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率軍平党項

如果李亨真的按照這個思路執行了,那麼,也就基本上符合了當年李泌所提的“彭原對策”,關於彭原對策,在此就不做詳述了,鄙人在前面的文章中專門說過這個事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指導。這個打法要是實現了,安史之亂真的可以提前結束了。只可惜,李亨是個軟耳朵,被魚朝恩一陣教唆,郭子儀再次回到了冷板凳,這就是命!

郭子儀的小鞋還沒穿完,李光弼的小鞋也來了

李光弼在大勝史思明之後,本來是處在休養生息的狀態,準備積蓄力量,再次反擊。誰知,這時候他也被魚朝恩給盯上了。

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謠言,說是洛陽城內盡是一些燕趙之人,他們思鄉心切,戰鬥力受到嚴重影響,此時攻佔洛陽,簡直易如反掌。謠言就謠言吧,大家無聊,找點飯後談資也是有可能的,但要命的是謠言會影響到誰。不出所料,魚朝恩很快聽到了這個謠言,在主子面前邀功心切的大宦官,自然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悍將李光弼

不用說,像李亨這種軟耳朵,肯定經不起魚朝恩的死纏爛打。很快,李亨心裡癢癢了,畢竟,收復東都可是千秋偉業,起碼可以振奮士氣。說幹就幹,李亨的詔書很快就抵達了李光弼的大營,讓他準備攻城物資,隨時進取洛陽。

深諳軍事的李光弼知道,這絕對是一招臭棋,洛陽城池堅固,糧草充足,若真的出兵,必然長期駐兵于堅城之下,可是兵家大忌。為了讓李亨回心轉意,李光弼決定用奏疏爭取一把,不過,也是徒勞,很快被李亨否決,一場惡戰,即將爆發。值得一提的是,僕固懷恩居然也上書李亨,請求進攻洛陽。按理說,僕固懷恩此時是李光弼的部下,怎麼會給自己的領導唱反調呢?原因就是李光弼治軍太嚴格,兩人早就有了矛盾,河陽大戰之時,李光弼甚至差點命人斬殺僕固懷恩父子。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進軍洛陽

無奈,君命難違,李光弼最終只有硬著頭皮出征了,大軍浩浩蕩蕩開往了洛陽城。不過,這場戰役還未打響,實際上勝敗已定,為什麼?因為李光弼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熟悉李光弼的朋友都知道,此人擅長打的是防守反擊,就是守住城池,伺機攻擊的打法,而他的軟肋就是野戰。反觀敵人,雖然有一個洛陽城,但那只是誘餌罷了,真正威脅李光弼的,實際上是史思明手底下那些身經百戰的騎兵,一場激烈的野戰正在等待著李光弼,他不敗,誰敗?

很快,李光弼的大軍抵達了邙山周圍,他的老對手史思明已經在此等候多時。看到叛軍勢盛,李光弼迅速命令部隊依山列陣,準備迎擊。可是,他忘了,他的小鞋還沒穿完,命令剛下,僕固懷恩就表示反對,他要求在平原列陣,與叛軍硬碰硬決戰。正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戰場上,主帥肯定只能是一個人,否則,一定出亂子。正當唐軍無所適從之時,史思明可沒耐心等待,一聲令下,叛軍精銳騎兵衝向了唐軍。

史思明和李光弼的一場拉鋸戰,兩個名將為什麼突然之間都倒了黴呢?

胡人騎兵

不用說,這種情況下,唐軍不可能獲勝,很快就被衝得七零八散,李光弼縱有天大才能,也不可能指揮得了潰兵。無奈,李光弼率領手下推到了聞喜,魚朝恩則比兔子跑得還快,一口氣跑到了陝郡才停下來。這場大敗,誰來買單呢?

李亨此人,優點明顯,缺點也很明顯,在瞎指揮這方面,他成功地把自己老爹的基因遺傳了下來。不過,體制病也是沒辦法扭轉的,面對叛軍,李亨確實也不可能完全放手任由武將掌握著兵權,否則,平定了安史,保不齊下一個叛將也就形成了。當然,郭子儀和李光弼受挫,對於朝廷來說,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平叛的程序被大大地耽擱了。所以,做領導,胸懷和手段缺一不可。

好了,今天的故事咱就說到這裡吧,下期,咱接著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