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不出意料,《我和我的父輩》依然是如此的拼盤系列,由幾個獨立故事組成一部電影,算得上是買1張票,看4部電影那樣子。

但是,個人感覺,我們只是看了3部電影,最後一部只是舞臺劇而已。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對於《我和我的父輩》,算是主旋律電影,也放在國慶檔裡,還是值得一看的。下面就逐個故事說說我的觀點: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乘風》——整體不過不失,但以為進錯影廳了!

幸虧我是沒有遲到進場,如果遲到幾分鐘進場的觀眾,或許第一眼就看到穿軍裝的吳京,而且場景就在湖邊,那麼會否有種誤以為自己進錯影廳的感覺呢?畢竟隔壁廳基本都是那個湖的電影啊!

整體來看,《乘風》這個故事還是拍得不錯,故事扣人心絃,有血有淚。雖然是戰爭裡的“小格局”,但還是拍出了非凡的意義感,非常熱血。

就是由於近年來這類戰爭片越來越多,也動用上更多的演員和宏大的場景等,便顯得《乘風》這故事相對弱化了一點點,畢竟隔壁湖的故事更具傳播度吧。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詩》——故事超感人,而且是最貼題的一部

對於“詩”這個片名,在故事還沒開始時,我還以為是寫當代詩人,或許是文人的故事。其實不然,這個故事與《我和我的祖國》裡《相遇》那故事同出一轍,都是同樣非凡的意義,但《詩》會更虐心一點點。

虐心的是那些為祖國事業能騰飛而艱苦奮鬥的人,而且他們還“隱姓埋名“,就連面對家裡的孩子,也不能透露自己的工作。

電影優美的把這些無私奉獻的人給予“詩人“的稱號,形容他們是在天上作詩。

故事雖然是很悲催,但也充滿了浪漫主義。黃軒所演繹那父子的恩情,還有章子怡演繹那對任何人、事、物都那麼的柔情,將整個故事昇華上非一般的意義。

最後還要讚賞一下孩子們那真情演繹,尤其是有難度極高的個人情感爆發點,呈現出來可是那麼的自然、真實,非常難得。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鴨先知》——奇怪的片名,帶來奇怪的笑點

《鴨先知》,開始會令人看得一頭冒水的,建議大家別跟著鼕鼕的作文思維去想象和計算,就不會頭痛了。

其實這個故事是以新中國第一部電視廣告的誕生為背景,形容改革開放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篇章。

故事的意義在於形容新思想與傳統思想的衝擊,但是,有多少觀眾能get到這個點呢?

我就完全沒有感受到,只感覺全片都是帶來歡樂感,讓我們開心的過節。。。

而且,我還感受到,要做人上人,就要從小去培訓那騙人的技倆。反正我看到的是一部“反面教材“,雖然很歡樂,但還是不太敢和孩子去討論這部片的意義所在。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少年行》——有點扯淡,實屬無聊

浮誇、做作、華而不實,就是我對《少年行》的感覺。本來,有開心麻花、沈騰、馬麗就會有期待感,畢竟在“家鄉“裡,他們聯手的故事算得上是最佳的。可惜,在“父輩”裡,卻有點“馬失前蹄“了。

“我和我的父輩“,看到這個名字,大家定必都會想到故事都是描述老一輩的。但《少年行》卻用2050的那一輩來懷緬我們這一輩,未免令人感覺有點跑題了!

沈騰演繹的是未來的穿越機器人,整體演繹得有點尷尬,感覺是”我的機器人父輩“(懂的,自然會去對比演技)。馬麗演繹的更像是超能媽媽,難道是為她們那部超能一家人做預熱!?

更超能的還要數孩子們,都是”開掛式“的演技,給人的感覺非常浮誇,完全沒有童真感。

或許舞臺劇是更需要多點浮誇式的表演,但照搬到電影裡,未免會令人感覺格格不入。而且整體故事明顯是跑題了,還有片名的意義也未必能令觀眾們有共鳴,唯有演員們演繹得有點過了!

前兩個故事不俗,後兩個故事越笑越尷尬

對於《我和我的父輩》,整體來說是有點比不上祖國、家鄉這兩部,但還是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乘風》和《詩》,都是非常貼題,而且意義深刻,這才是我們應該去敬重的父輩。而後面兩部,由於過於搞笑,爆米花的味道更濃,違和感也是滿滿的。

其實能引起大家共鳴的父輩的故事,是有很多很多。例如是上山下鄉等的故事,就應該納入這部“父輩”的其中一個單元,而不是需要那些虛無縹緲的演繹。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