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安祿山被弒殺後叛軍逐步敗亡,河朔藩鎮則隨之興起

唐玄宗親政後在初期還算是勤勉,締造了著名的開元盛世,但是到了後期逐步驕奢淫逸,再加上一些矛盾沒有處理好,最終於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這場叛亂雖然名叫安史之亂,但是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安祿山上,卻忽視了史思明。原因有兩點:第一,安史之亂首先是由安祿山發起的,而史思明被留守在范陽,主持河北戰局。第二,前期叛軍攻勢相當迅猛,所到之地望風投降,大有席捲之勢,一路勢如破竹的攻陷“兩京”,取得的戰果是後期領導人史思明所不能比擬的。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史思明被選擇性忽略是自然的事。

下面就著重講一下,安祿山被兒子弒後,史思明領導叛軍的情況:

安祿山的被弒以後的戰局走勢

得了長安和洛陽的安祿山,以為取得二京,等於取得了唐朝的天下,從此再無長遠的打算。

由於對外失去了目標,叛軍集團產生了嚴重的內耗,君臣間相互猜忌,將相間爭權奪利。安祿山原有眼疾,因情緒低落而發作,幾乎失明。他還患有疽病,身體的欠佳使他脾氣十分暴躁,經常無故捶撻左右,捱打次數最多的是宦官李豬兒,就是嚴莊也免不了皮肉之苦。此外,他偏愛寵妾段氏所生的兒子安慶恩,欲取代安慶緒作為皇位繼承人。

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嚴莊、李豬兒一同策劃,秘密殺死了安祿山,對外則釋出了安祿山因病而亡的訃告。

接替安祿山成為大燕皇帝的安慶緒,是個昏憤懦弱、語無倫次的人,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統治全域性。為避免產生不良的後果,嚴莊掌握了大權,他要這個新皇帝深居簡出,儘量與外人少接觸。為拉攏叛軍集團中最具實力的史思明,洛陽方面任命他為范陽節度使,全權處理河北事務。

安祿山的叛亂,以突然襲擊的手段,取得了戰爭初期的勝利。主要原因有二:1、起兵的時間選在冬季,兵強馬肥,利於騎兵馳騁。天寒冰封,使十數萬人馬得以迅速順利地越過黃河天險,長驅直入中原腹地。2、安軍乘中原空虛,唐廷武備鬆懈之機,以步、騎協同作戰,以騎兵為突襲主要力量,予唐軍以突然猛烈打擊。而唐軍之所以連吃敗仗,除了準備不足,倉促應戰,指揮不當等因素外,主要是軍隊缺乏訓練,戰鬥力弱,經不住安軍騎兵的猛烈衝擊。另外,洛陽會戰唐軍與安軍兵力對比懸殊,也是失敗的一個原因。

史思明也是營州人,先安祿山一日而生,彼此關係極為密他最大的戰績,是消滅了以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顏杲卿為首忠於唐廷的力量。接著,他和李光弼大戰,互有勝敗。然在郭子儀增援李光弼後,他遭到了慘敗。後趁郭子儀、李光弼運兵他地,他調兵撲向太原,再次與李光弼展開鏖戰。在安祿山被殺後,受安慶緒之命,回到了范陽。

范陽是叛軍的大本營和根據地,在叛軍拿下二京後,曾將大批物資運來此地作為儲備。史思明手中既有精兵強將,又有豐厚物資,其實力已在洛陽之上。他看不起安慶緒,也不滿足眼下的地位,常常對洛陽方面的指令抗而不從,雙方逐漸開始分化。

在唐軍收復二京後,安慶緒北走鄴郡(今河南安陽北),他在嚴莊的策劃下,以調兵為藉口,準備兼併史思明的勢力。史思明見江河日下,安慶緒又始終威脅著他,在忍無可忍之際,以所領范陽等十三郡以及八萬軍隊,向唐廷上了降表。唐肅宗封他為歸義王,授范陽節度使,令他領眾討伐安慶緒。

安祿山被弒殺後叛軍逐步敗亡,河朔藩鎮則隨之興起

史思明

然而由於史思明與唐廷雙方互不信任,以及他對唇亡齒寒的警惕,終於又叛唐,重新投到安慶緒的一邊。說是投到安慶緒的一邊,實際上史思明根本不幫安慶緒,而是重新擁兵自重。當唐廷派出九節度使圍攻鄴郡時,陷入絕望的安慶緒用以位相讓為條件,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雖派出了大軍,卻觀望不進。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自稱大聖燕王。於此之際,他雖仍名為燕臣,實已自成體系。稱王之後,他用五萬精兵,與六十萬唐軍展開了一場大決戰,因突起大風,飛沙走石,雙方都受到了慘重的損失。旋即,他兵進鄴城南郊。

乾元二年(759年)春天,背唐南下的史思明大敗圍剿安慶緒的九節度,並在成功統一河北的同時,殺安慶緒自立,叛軍就此進入史氏的時代。

和安祿山父子一樣,史思明接手的也是一個以蕃族部落為核心的鬆散的叛軍共同體。而從史思明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他是安祿山的同鄉兼親信,但安祿山手下的高階將領太多,地位在史思明之上者也不乏其人。因此,史思明最多也只能說是同輩中的佼佼者與幸運者。

另一方面,雖然和安祿山一樣起家於營州,但與後來移鎮幽州的安祿山不同,史思明在亂前似乎一直活動在營、平一帶。換言之,作為平盧軍系統出身的高階將領,他對幽州方面的將領也許並不特別熱絡,而幽州又是叛軍將領與蕃族部落最集中的地區。這樣看來,雖然史思明乘借安氏父子令其平定河北、出鎮幽薊的機會,攫取了大量財富和軍事資源,但安氏父子留給他的問題卻一點也不少,甚至更為棘手。

在兼併了安慶緒之眾後,他返回了范陽,自稱大燕皇帝,改元順天,將范陽定為燕京。從此,大燕從安家王朝變為史家王朝。

史思明父子領導下叛軍的敗亡

史思明自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由相州返回幽州,到九月率大軍再次南下,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在幽州進行所謂鞏固根本的工作。於是以史思明自稱“應天皇帝”為中心,宗廟社稷、郊祀典禮、百官僚屬、甚至地方建置、田賦貨幣,這一整套仿唐制度應運而生了。

如果我們拿史思明的這一套舉措與此前的安氏父子相比,就會發現有很大的不同。史書中記載安祿山起兵前數月:“慰諭兵士,磨礪戈矛,稍甚於常,識者竊怪。”只論軍事而不涉其他。在起兵前,安祿山特以蕃將三十二人取代漢將,但史料從沒有安祿山欲重用儒生講習制度的記載。安祿山自稱“雄武皇帝”是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南下攻克洛陽後的事情,而史思明卻在南下之前就早早地登上了“應天皇帝”的寶座。所有這些,都顯示了史思明與安祿山的不同。

努力整合具有分裂傾向的叛軍,並使自己獲得叛軍新領袖的地位,應該就是史思明在半年裡穩固根本的宗旨所在。所以說,史思明在幽州當然不會沒有軍事部署,實際上,史思明已經在力圖改變以蕃將與蕃族部落為核心的叛軍軍團性格了。只是這些軍事領域的措置畢竟不如禮制改革那樣更具聳動視聽的效果,所以難以引起史家太多的注意罷了。

安祿山被弒殺後叛軍逐步敗亡,河朔藩鎮則隨之興起

安史之亂示意圖

有不凡軍事才幹的史思明,以自己的構想,再度南下發展。他渡過黃河,連下汴州(今河南開封)、鄭州(今屬河南),攻克了洛陽,出兵向陝州經營。

史思明雖精於軍事,但因殘忍好殺,使得部下多有寒心。他先立了長子史朝義為太子,立後又欲以少子史朝清取而代之,並密謀誅殺史朝義。史朝義的性情較為謙謹,很是愛惜將士,故頗得人心。擁護史朝義的力量捷足先登,於上元二年(761年)殺死了史思明,在洛陽擁立史朝義為帝。

史朝義對河北控制力的喪失始於幽州。本來,在史思明死後,史朝義只是密敕在幽州的張通儒等將領殺史朝清及朝清母辛氏等不附己者數十人。但在朝清諸黨被順利剿滅後,幽州卻爆發了將領火拼的事件。其時留鎮幽州的高階將領:張通儒、高鞫仁、高如震、辛萬年、向潤客、阿史那承慶、康孝忠等紛紛陷入其中。

上元二年(761年)春夏之際的這次薊門內亂,不僅導致了這些幽州將領及其部曲的逃亡殆盡,而且還因阿史那承慶等與高鞠仁的相互攻殺,引發了著名的殺胡事件。幽州的內亂最終被史朝義派遣的大將李懷仙在兩個月後平定,但是,一個由史思明所安排的幽州軍政體系卻至此不復存在了。

殺胡事件使范陽陷入了長期的混亂,先後死了數千人,從而嚴重地自損了叛軍的勢力。各路節度使各自為政,對史朝義僅剩下名義上的隸屬關係。叛軍儘管地跨河北、河南,實則已經分崩離析,一蹶不振了。

安祿山被弒殺後叛軍逐步敗亡,河朔藩鎮則隨之興起

寶應元年(762年)冬,原為史朝義所誘力圖趁唐室喪主打劫後者的回紇轉而支援唐朝,唐回聯軍再次對叛軍實施反擊。十月,唐軍攻克東都、河陽,叛軍陳留節度使張獻誠以汴州降唐。十一月,唐軍敗史朝義及其睢陽節度使田承嗣於魏州,叛軍鄴郡節度使薛嵩以相、衛、洺、邢四州、恆陽節度使張忠志以恆、趙、深、定、易五州降唐。

廣德元年(763年)正月,為史朝義留守莫州的田承嗣降唐,並送朝義母、妻、子於官軍。當月,叛軍范陽節度使李懷仙降唐,於幽州乞援不得的史朝義率胡騎數百欲北投奚、契丹,最終為懷仙追兵所迫自縊於平州石城縣溫泉柵林中。

和四年前的安慶緒一樣,史朝義其實也是死於他的河北將領之手。一個始終不穩定的後方,讓安、史兩人到最後連退守的後路都沒有。而那些投降唐廷的安史降將,卻在唐廷“厭苦兵革,敬冀無事”的心態下,於叛亂結束伊始即被授予河朔方面大任。

廣德元年(763年),一個以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領恆、趙、深、定、易、冀六州;薛嵩為相衛節度,領相、衛、邢、洺、貝五州,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禦使,李懷仙仍故地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的四節度分鎮河北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河朔藩鎮的誕生,標誌著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的結束,也宣告了一個統一的河北時代的終結。當然,它同樣標誌著一個唐後期最為活躍的藩鎮集團至此將登上唐代的政治舞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