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賽約河之戰,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剩千人

我們先看看這場戰役的背景:此次戰役發生在蒙古鐵騎第二次西征期間,因戰場在匈牙利賽約河(今蒂薩河)畔,而被後世稱為賽約河之戰。當時,蒙古西征中路軍以朮赤長子拔都為統帥,速不臺為副將,率領6萬大軍,殺向匈牙利,並於1241年4月抵達匈牙利佩斯城下,此時城裡已經聚集了貝拉四世由歐洲徵調而來的10萬大軍。此戰,歐洲人佔據著明顯的優勢,然而僅僅兩天之後,據守多瑙河的10萬歐洲軍隊便近乎全軍覆滅,僅餘千人逃脫。蒙古人的上帝之鞭也再次橫掃歐洲!

賽約河之戰,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剩千人

貝拉四世上臺後,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加強中央集權上,一方面對內剝奪貴族的權力和土地,另一方面對外力爭擴張版圖,並引入外來勢力來削弱本國貴族。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支援讓匈牙利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日耳曼騎士,可是庫曼人的加盟卻為匈牙利帶來了隱患。

放縱不羈的庫曼人開始不斷侵擾當地居民,而貝拉卻因利益牽扯有意縱容,這讓匈牙利國內民族矛盾變得越發嚴重。在面對來犯的蒙古大軍時,匈牙利貴族甚至放出狠話“讓那些異教徒去保衛你的王國吧!”

當時佩斯城的10萬守軍除了匈牙利本土軍隊外,還有近4萬庫曼遊牧兵、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的弩兵和步兵、波蘭、斡羅斯戰敗後逃亡而來的貴族殘兵以及烏戈林帶來的些許聖殿騎士團人馬。匈牙利以這樣一支矛盾重重的多民族軍隊來對抗驍勇善戰、團結一致的蒙古騎兵,其結果不言而喻。

賽約河之戰,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剩千人

匈牙利守軍內部矛盾重重,而蒙古方面卻是一群驍勇善戰的勇士。蒙古人自古以來就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遊牧在遼闊的草原上。他們的孩子生下來就是戰士:他們自幼練習摔跤、騎馬、射箭,最終這讓他們習得了一身本領,而且為了生存,他們的身體素質也被鍛鍊得極其強悍。總之,草原上的艱苦生活,讓他們具備了更高的單兵素質。

除此之外,蒙古人的兵器也讓他們在戰役中具備了優勢,除隨軍配重投石機和架設式火箭外,蒙古人使用的長矛和弓箭,也讓他們在擅長使用短刀的歐洲軍隊面前,擁有了更廣的攻擊範圍。“一寸長,一寸強”,在這場戰役中“遠端”兵器的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蒙古軍撤退過程中,他們走走停停,時不時就回首反射幾箭,這讓追擊的歐洲軍隊狼狽不堪。

除了上述幾點原因外,戰術得當才是蒙古人贏得戰爭的最關鍵因素。戰役初期,貝拉四世困守佩斯城,這讓攻城的蒙古軍大吃苦頭,由於誘敵出營野戰之法失去了作用,蒙古人開始為後勤保障擔心起來。至此困境,“速不臺出奇計,誘其軍至漷寧河”,隨後拔都佯敗撤退,戰役形勢開始發生轉變。

賽約河之戰,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剩千人

匈牙利人果然中計,貝拉四世渡過多瑙河率軍追擊。拔都調轉回頭,以重型火力遣兵奪橋,並掩護在下游結筏潛渡的速不臺。最終,奪橋成功,迂迴亦成功,匈牙利軍在蒙古人的圍攻下死傷慘重,貝拉四世被迫向外突圍,卻闖入拔都設定的陷阱。霎時,伏兵驟起,截殺匈軍,使匈牙利軍隊全線崩潰,烏戈林戰死,貝拉四世僥倖孤身逃脫。

賽約河之戰是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圍殲戰,此戰過後,蒙古人控制了整個東歐,這為金帳汗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