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帶“把”,歐洲卻有?

我們喝茶時,或許會發現這樣一種情形:西式的茶杯都附帶有手柄,而中國的茶杯則基本都沒有。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像外國的杯子一樣帶“把”呢?

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帶“把”,歐洲卻有?

中國茶具和其他的食具、炊具一樣,它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用,從粗到精的一個過程。隨著茶類品種的不斷增多,飲茶方法的不斷改進,茶具的製作技術也在不斷的完善。

在中國奴隸社會時期,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是採集鮮葉在鍋中烹煮成羹湯而食,茶葉作為蔬菜,與飯菜相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烹飲方法和器皿。

由此,最初的“茶具”,也就是吃茶的“茶具”就是碗。而之後中國生產茶具深深受到了“碗”的影響,多數不帶“把”。

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帶“把”,歐洲卻有?

為什麼說“多數”,因為在17世紀,歐洲人很喜歡中國的瓷器,經常在中國訂做茶杯,還囑咐一定要加“把”。

為什麼中國大多數的杯子是沒有“把”的呢?

不美觀

以蓋碗為例,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如果僅僅是一個手柄不僅沒有寓意,也不美觀。

不方便

茶盤中需要擺放各種茶具,如果每個杯子都有手柄,則放置起來不方便,會相互碰到。另外,茶具是非常能夠體現中國文化的,

每一個器皿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用途和位置,相互制約而互不干擾,體現了“律”的文化內涵。

既然是“律”了,重複的設計自然不會出現太多。

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帶“把”,歐洲卻有?

不實用

大多數的茶都是需要用沸水沖泡的,如果是帶手柄的杯子,飲用時手會感受不到茶水的溫度,不免燙傷;而沒有手柄的杯子,人首先接觸到的就是茶杯,進而判斷是否可以飲用。

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帶“把”,歐洲卻有?

歐洲國家的茶杯為什麼都有“把”呢?

這個還要從中國的蓋碗說起。宋朝的《演繁露》裡是這樣記載的: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

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為什麼中國的茶杯不帶“把”,歐洲卻有?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