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

阿爾弗雷格·魏格納研究所的Autun Purser博士及其團隊在本月乘坐德國破冰船到南極進行科考活動,他們的目的是觀察鯨魚的行為。該破冰船的後方假設有一噸重的精密科學儀器,可以將這個儀器視為一個巨大的攝像機。這臺機器帶有實時測深系統,能準確的觀測海底的情況。

他們來到了威德爾海,其中一個研究人員時刻緊盯著監控畫面,突然,他驚撥出聲,這瞬間引來了其他人的注意,當他們一起看向監控畫面,居然發現海底有密密麻麻如礦產似的冰魚巢穴。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這些巢穴幾乎無法望到邊際,儀器跟隨船的移動不間斷的拍攝,但這些巢穴似乎無處不在,總到不了頭。研究人員於是改變航線,想測出這些魚巢的數量,經過了幾天的測量,他們確定了這些每個大約25釐米的巢穴的覆蓋面積足有240平方公里,加上巢穴間隔,估算一下,這片海底居然有約6000萬個冰魚巢穴!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種原產魚南極的魚,以及解答為何它們的巢穴如此密集。

南極新擬冰鰧

冰魚其實是鱷冰魚科的統稱,這次發現的魚原名叫南極新擬冰鰧(téng),這是一種在南大洋20至900米都能發現的底棲魚類,它在環繞著南極,在靠近大陸架的區域都會分佈,其中最北端的記錄來自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該物種最長能到56釐米,它們擁有一個深黑綠色或黑色的身體,發達的背鰭和扇形腹鰭呈黑色,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其他鰭可能呈比黑色淺點的灰色;腹部則呈白色,不過幼體的腹部可能有不規則的黑色斑紋。

南極新擬冰鰧主要以其他比它們小的魚類和磷蝦為食,它們的捕食十分頻繁,所以經常與獵物一起被捕獲。不過似乎居住在不同區域的南極新擬冰鰧對食物的偏好都不同,比如南設得蘭群島對磷蝦表現出明顯的偏好,似乎只吃磷蝦。

冰魚是唯一已知的血液中完全缺乏血紅蛋白的脊椎動物。因此,冰魚被認為是“白血魚”。而南極新擬冰鰧的血紅蛋白基因比其他鱷魚冰魚物種更完整;但是,它的血看起來還是透明無色的。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一些科學家猜測,它們沒有血紅蛋白的原因很可能是這與冰魚的特殊呼吸結構有關。因為南極的海水極其冰冷,所以海水中的氧氣含量高於其他海域,因此冰魚其實可以直接透過面板吸收氧氣,然後再透過心臟將氧氣運輸到身體各處。

為何巢穴如此密集?

鱷冰魚科的成員本身就有群居築巢的習性,這樣可以讓狩獵者眼花繚亂,很難一網打盡,這個策略其實跟沙丁魚的聚居效應類似,但以往從未有科學家觀察到這種規模的魚巢群。

經過研究,科學家很快就發現端倪。這些南極新擬冰鰧的築巢區的溫度比其他區域高了2攝氏度,因為該區域佈滿傳輸碳的上升流,這地方有許多的類似磷蝦的浮游生物,幼冰魚在孵化後可以直接在漂浮的自助餐上大快朵頤,南極新擬冰鰧母親也會隨時可以飽餐,然後返回海底繁殖。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這個區域為南極新擬冰鰧的繁殖創造了一個罕見而理想的環境。

後記

這個區域很有許多南極新擬冰鰧的殘軀,推測是威德爾海豹吃的,這表明這個巨大的冰魚群是當地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學家相信,該區域一定還有許多值得期待的發現,他們打算調查到4月份。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6000萬個冰魚巢穴,咋回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