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的七月的時候,京城長安的軍民百姓都夜不能寐,一種瘮人的恐懼籠罩在他們心頭。

根據長安街頭巷尾的可靠說法,皇帝李世民為了祭祀天狗,居然派出了恐怖的惡魔使者——棖棖。

這段時間的長安城,幾乎每天都發生動亂,甚至大晚上的驚擾不斷,軍民百姓都猶如驚弓之鳥!

那“棖棖”到底什麼來頭,能把長安百姓嚇得不戰自亂?棖棖究竟是不是朝廷放出的魔使?這場動亂唐太宗又該如何收場呢?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1、“棖棖”到底是什麼妖物?

“棖棖”這個怪物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中,是在梁武帝蕭衍登基的第十三個年頭,南朝的梁的首都據說有棖棖作亂。

但至於棖棖到底是什麼來頭,其實根據史料的說法是有爭議的,按照最普遍的解釋是:

棖棖是一種極其殘忍的妖物,它專門為挖取人的心肝而出現,至於是食用還是祭祀就不得而知。

但是更大的可能則是為了祭祀天狗,也就是傳說中會吃月亮的天狗,這是民間對棖棖的基本設定:

“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南史·梁本紀》)

單單從這個記載來看的話,棖棖可以實錘就是個妖物,跟古代的某種迷信祭祀有關。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只不過到了唐太宗年間的時候,民間對棖棖的設定有些變動,棖棖可能不是兇殘的妖怪。

而僅僅是官府的神秘殺手。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的時候,京師長安的軍民百姓都知道,官府派出棖棖殺人祭祀天狗了!

“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新唐書·五行二》)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記載的棖棖的大致樣貌,雖然咋一看有點像妖物,其實就是經過裝扮的人。

畢竟這就是官府派出的嘛,那棖棖要真是妖物的話,官府能對他們進行差遣嗎?顯然能力上是不大可能的。

只有本身就是官府的差役,官府才能隨意的差遣他們,不信咱們看下唐代棖棖的樣貌:

“身衣狗皮,鐵爪,每於暗中取人心肝而去。”(《新唐書·五行二》)

身上穿著一身狗皮衣服,手上戴著兩隻鐵爪子,總是趁人不備將人殺害看,然後挖取他們的心肝。

其實這麼看就是一群官派殺手。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於是乎京師百姓的日子就亂了,聽說官府派遣的棖棖出動後,長安的夜裡就沒有安生過了。

動不動就有各種騷亂髮生:

“於是更相震怖,每夜驚擾。”(《新唐書·五行二》)

長安百姓在蒙受恐怖的同時,還致力於做好防備自衛工作,有能力的拿起弓箭刀劍防身,沒條件的就拿著削尖的竹竿防備,反正是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從長安城百姓的反應來看,這裡的棖棖應該還是指人,而不是梁朝的那種兇殘怪物。

2、棖棖這種怪物到底存在嗎?

別看長安城的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別看他們做好了拼死一戰的準備,別看關於棖棖的說辭有多逼真。

其實棖棖這種東西還真不存在,因為從始至終就是謠言,長安城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棖棖。

“京師訛言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遽相驚怖。”(《唐會要·卷十一》)

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其實棖棖從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中,就是以謠言的形式的存在的,只存於百姓的口口相傳之中。

“夏六月,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百姓大懼。”(《南史·梁本紀》)

南朝梁武帝年間的棖棖作怪,就是百姓間彼此傳謠的結果,唐朝的棖棖就成功繼承了這一點。

不光唐太宗年間的棖棖是個謠言,就連唐玄宗年間出現的棖棖,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謠言。

唐玄宗天寶三年二月的時候,京師又一次傳說官府派遣棖棖殺人的謠言,百姓又是一片惶恐。

“師訛言官遣棖棖捕人,取肝以祭天狗,人頗恐懼,畿內尤甚。”(《新唐書·五行二》)

不過這次會出現棖棖作怪的謠言,其實稍微還是有點“可信依據”的,因為當時出現了流星。

“天寶三載二月辛亥,有星如月,墜於東南,墜後有聲。”(《新唐書·五行二》)

按照當時的離奇說法,這顆像月亮一樣的星星墜落,就意味著天狗要對月亮動手了。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所以官府為了阻止天狗動手,就必須對吞月的天狗進行祭祀,於是就派出了棖棖獵殺百姓。

這個還稍微有點前因後果。

但是唐太宗貞觀年間的棖棖謠言,則幾乎沒有任何前後邏輯可循,基本上就是忽然爆發出來的。

這次謠言要麼就是跟唐玄宗年間的一樣,是因為有流星墜落才給了謠言土壤,要麼就是有什麼命案發生。

比如長安城的某個角落裡,可能出現了類似於“開膛手傑克”的兇犯,在犯下命案後破壞屍體。

而官府卻遲遲不能破案,於是就引發了民間的騷動,認為官府破案不力其實就是包庇。包庇的原因就是他們要祭祀天狗,所以就派遣出棖棖殺人,官府自然不會一查到底。

當然,這僅僅是對唐太宗年間棖棖謠言起源的一種猜測,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

比如就是有人惡意造謠來引發京城動亂。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3、棖棖謠言應該如何破除?

為什麼說造謠者可能是想,惡意地引發京城百姓惶恐,以至於爆發武裝動亂呢?

因為當時的京城百姓已經完成了自我武裝,這隨時都有可能因為風吹草動,就引發一場血腥的廝殺。

“皆引弓斂自防,無兵器者剡竹為之,郊外不敢獨行。”(《新唐書·五行二》)

這學裝備可不是鬧著玩的啊,長安城可以說是全民武裝了,這要是有人點燃怒火的話,後果可是不堪設想的。

畢竟謠言的矛頭直指長安的官府。“民訛言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新唐書·五行二》)

這種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只要被人稍加利用就可能覆水難收,長安城鬧不好就得毀於兵火。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甚至有訛言說,棖棖的帶頭大哥就是李世民,這讓唐太宗情何以堪啊?

“京城訛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遞相驚悚。”(《舊唐書·太宗下》)

所以得知京城被謠言整動亂的李世民,對此恨得是咬牙切齒深惡痛絕,肯定是要把這事給擺平的。

“太宗惡之。”(《新唐書·五行二》)

根據梁朝治理棖棖訛言的經驗可知,梁朝對訛言並沒有橫加干涉,反而是當起了甩手掌櫃。

結果半個月時間訛言就自己平息了。

李世民可能也是想著隨他去吧,但是訛言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有引發動亂的跡象。

所以李世民就只好接招了。

為了證明這個世上沒有棖棖,為了證明這事跟官府無關,也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李世民下令長安城內所有坊市,夜裡都不許關閉大門,讓大傢伙都看看到底有沒有棖棖:

“遣通夜開諸坊門。”(《唐會要·水災下》)

唐太宗年間的大謠言:朝廷為祭祀天狗,竟派出身穿狗皮的魔使

在證明了壓根就不存在棖棖後,李世民又下詔撫慰長安百姓,讓他們不要被謠言所困。

“上遣使遍加宣諭,月餘乃止。”(《舊唐書·太宗下》)

在一手硬一手軟的夾擊下,經過李世民一個多月的闢謠,棖棖作亂事件才被平息下去。

有樣學樣,唐玄宗年間爆發棖棖謠言後,唐玄宗第一時間派人對百姓進行撫慰:“遣使安諭之,與貞觀十七年同。”(《新唐書·五行二》)

此後唐朝再也沒有流出過棖棖謠言,而且此後的歷朝歷代,也絕少再見過棖棖的訛傳。

唐太宗的這個“戰績”還是蠻厲害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