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廖叔今年69歲了,吸菸史長達50餘年,平時飲食偏好油膩、重口味的食物,有吃夜宵,特別是燒烤的習慣。

2個月前,廖叔開始出現

劇烈頭痛、流鼻血

的症狀,一開始只是偶爾發生,後來症狀越來越頻繁。拖了將近一個月,廖叔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醫院檢查,最後卻被診斷為鼻咽癌。

得知結果的廖叔很迷惑,自己平時身體健康,還經常去公園運動,怎麼突然就得了癌症呢?在仔細瞭解廖叔的生活習慣後,醫生推測廖叔之所以患癌,與

他長期抽菸以及不健康的飲食

有很大關係。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一、研究證明:不健康的飲食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但飲食和疾病之間到底有多大的聯絡呢?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在《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全球視角(第三版)》中明確強調了

不健康飲食會增加各種癌症的發生風險。

近日,一項涉及了860項觀察性研究的系統性評價報告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通訊》雜誌上,該報告指出:

食物或營養素攝入量與11種原發惡性腫瘤發病或死亡風險之間有確切關聯。

再次為飲食與癌症風險之間的聯絡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以鼻咽癌為例,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中發現,全球80%的鼻咽癌患者集中在中國,而根據中國疾病防控資料顯示,中國80%的鼻咽癌患者都集中在以廣東省為首的華南六省之中。說起廣東省,其鼻咽癌發病率是國內其他省份總和的5倍,一度有“廣東癌”之稱,而歸根結底這都和廣東人民的飲食習慣分不開關係。

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陳曉鍾醫生表示,“廣東鼻咽癌高發,這可能是因為某種基因缺陷,也可能是長期積累的吃醃菜、鹹魚的飲食習慣所致。”

引發鼻咽癌的因素包含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而根據臨床研究,

已確定醃製品與鼻咽癌之間有明確致病聯絡。

傳統意義上的廣東居民喜歡吃醃製鹹魚、鹹肉等。醃製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受溫度、溼度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較高含量的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一定程度上促進癌症發病率。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其實,不止是醃菜和鹹魚,生活中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都可能會悄悄“惹來”癌症,這些都需要人們進一步地重視。

二、5個壞習慣,可能“吃”出癌細胞

飲食壞習慣和疾病風險、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早已是醫學界的“明星課題”,《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中明確指出,不合理的膳食習慣造成了國內30%-40%的癌症。下面5種最普遍的飲食壞習慣,有些人幾乎是全佔。

1、吃太多紅肉

紅肉,指的是肉質表面呈現紅色的肉,大多是哺乳動物的肉,比如:牛肉、羊肉和豬肉等。

一項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表在《BMC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紅肉和乳製品中存在的一種糖與血液中抗體發展之間存在直接的分子聯絡,而該抗體會增加患癌症的機率。

另外,紅肉中脂肪含量較高,長期攝入與BMI超標(肥胖、超重)有關,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它們是導致消化道癌症的首要因素之一,並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對中國的影響更大。

不過,紅肉雖然存在風險,但也並非要完全禁食,只要把握好攝入量還是利大於弊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週畜禽肉攝入280-525克最佳,平均一天50-100克。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2、吃太多加工肉

加工肉指的是將新鮮肉進行各種工藝加工製作的產品,比如:醃肉、鹹魚、臘肉、香腸、肉罐頭等等,而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加工肉就是醃製肉和煙燻肉。

其中,醃製肉會加入大量的鹽,產生亞硝酸鹽,這種物質一旦過量就會導致中毒,而且進入人體後在胃酸環境中和人體蛋白質結合會產生

亞硝胺

,亞硝胺屬於1類致癌物。而煙燻肉在高溫環境中長期熏製會產生苯並芘、甲醛等有害物。

因此,長期攝入大量的加工肉,對身體有害無益,一定要控制攝入量,最好不吃,吃的時候用清水沖洗,用沸水蒸、煮一段時間可減少鹽分和有害物質,再搭配蔥薑蒜等,或可減少一定危害。

3、吃得太鹹

醫學研究發現,高鈉攝入會打亂人體內的鈉鉀平衡,高鈉會直接影響到滲透壓的改變,進入腸胃後,會造成腸胃充血、水腫、糜爛,甚至是潰瘍和出血,長期過鹹飲食可能會導致胃黏膜炎症、潰瘍等疾病,從而增加胃癌、腸癌風險。

此外,過鹹的食物本身可能含有大量亞硝酸鹽,這種物質本身並不好,進入人體後還可能轉化成亞硝胺,是1類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年人一天攝入食鹽5克,但是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食鹽攝入達到了一天10。5克,有的地區甚至更高,這提醒中國居民要學會控制食鹽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低於6克,最好做到5克,2-3歲幼兒攝入不超過2克,4-6歲孩子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低於4克。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4、吃得太燙

很多人覺得喝熱水對身體好,其實人體溫度有一定的自我調節的範圍,飲用水超過溫度範圍就會造成損傷,一般來說,飲品溫度超過65攝氏度就可能損傷口腔、食道的黏膜,超過40-50攝氏度就會損傷腸胃黏膜。

世界衛生組織也將65攝氏度以上的飲品列入2A致癌物,由此可見,生活中喝水最好不要超過65攝氏度,飲食的食物也最好保持在30-50攝氏度溫熱即可。

5、攝入黴爛變質食物

黴變腐爛的食物最容易滋生細菌、病毒和有害物質,尤其是黃麴黴菌。黃麴黴菌,是目前醫學界已知毒性最強的菌類,會產生黃麴黴毒素,這是一種毒性超過砒霜的劇毒,而且其毒穩定性超強,100攝氏度的高溫也無法滅殺,長期攝入,即使是微量也會直接增加腸癌、胃癌和肝癌等。

黃麴黴毒素常見於發黴變質的穀物、發酵食物和堅果,當然其它食物變質也最好處理一下就扔掉,飲食安全最大。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三、堅持5點原則,飲食才算健康

飲食安全無小事,很多時候看起來不起眼的細節卻會成為損傷人體的大事,尤其是人們習以為常的壞習慣,更是給了癌細胞趁虛而入的機會,想要預防和改善這種情況,一定要從5件事做起。

1、戒掉不良食物。

除了上述多吃無益的食物外,菸酒也是“老生常談”了。不管是一手煙、二手菸,還是三手煙,對人體的危害都非常大,戒菸是必須的。而長期酗酒,容易刺激血管和中樞神經、損傷腸胃和肝臟,增加乳腺癌、直腸癌和肝癌等風險,所以酒也最好不喝。如果實在戒不掉,

男性每日喝酒不應超過25克,女性不應超過15克。此外,孕婦、兒童和肝腎疾病患者理應遠離酒精。

2、攝入充足的水果和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最好攝入水果200-400克,蔬菜300-500克,而且蔬菜應該增加種類,週期性地更換菜品和食材,對健康更好。此外,水果直接吃更好。

3、保證食材多樣性。

一項由南加州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在綜合了多項飲食研究的內容和成果,透過對果蠅和百歲老人的飲食與各種流行飲食主義的分析後得出結論:

人類應該減少精緻碳水的攝入,增加非精緻食物的比例。

研究表明,多樣化的飲食才是人們健康的追求,

主食應該增加粗糧、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肉類、蔬菜種類、水果種類也應該增加

,做到飲食均衡、營養均衡、食材多樣化三個重點。

4、保持良好的飲食規律。

上述研究也指出,人的飲食時間應以11-12小時為週期,最好固定規律性地進食,比如上午8點吃飯,晚上8點後就要禁食。其實人們的早、中、晚餐也應該注意時間,保持規律性進食,這樣的飲食規律更有利於健康。

5、食物儲存要用心。

食物的儲存也大有學問。米麵糧油,穀類、豆類和小麥等存放時要防潮、防黴,定時曬一曬,食用油要注意封口,每次用後密封,用剩不要回倒,單獨存放。日常菜品要注意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

5個壞習慣,容易“吃”出癌細胞,你可能全佔了

飲食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保持健康的前提,只是很少有人想到,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飲食壞習慣對健康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希望有這些壞習慣的人都可以有所警惕,積極地改善生活習慣,從飲食開始,成為一個優秀而健康的“乾飯人”!

參考資料:

[1]《11種腫瘤與「吃」確切相關 !新研究再次證實“癌從口入”》。生命時報。2021-10-13

[2]《近3萬國人研究:癌從口入,不健康飲食和吸菸等,增加消化道癌症風險!》。保健時報。2021-10-19

[3]《姐弟三人同患鼻咽癌,竟與這種廣東人常吃的食物有關!有這些症狀你就要小心!》。廣州日報。2016-10-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