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我國航天員真的太了不起了!

我國航天員楊利偉在航天思政課上說:“

平均年齡57歲的首批航天員們,仍舊在堅持訓練,

就在昨日,我還在離心機上接受訓練。”

要知道的是,很多50多歲的人都已經無法從事高體力的活動,而楊利偉、翟志剛、景海鵬等55歲以上的老將,

仍舊接受和年輕人一樣的高水平、高強度的訓練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欽佩。

楊利偉還表示:

航天員選擇的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份責任,把我們的一切,獻給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我國航天員們

目前,我國一共有三批航天員,其中第一批航天員一共有14人,其中有5位航天員沒有執行過太空任務就已經退役,目前在役的第一批航天員有9人,其中8位已經執行過太空任務,唯一一位在役但又沒有執行過太空任務的首批航天員是鄧清明,希望他能早日圓夢太空。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第二批航天員一共有7人,其中包括兩名女性航天員劉洋和王亞平。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第三批航天員一共有18位,包含1名女性,和前兩批航天員不同的是,這次航天員出現了職業的細分群體,其中有

7名是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4名載荷專家。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現如今第三批航天員還在接受訓練,暫時還不具備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目前我國一共只有16名航天員能夠執行航天任務,楊利偉也是其中之一。

我國空間站專案,是我國大型的載人航天專案,目前已經處於全面建設階段,根據原定計劃,

我國未來將會保持每年2次載人發射計劃,每次將3名航天員送往我國空間站

,在空間站工作和生活180天左右。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我國空間站位於400公里的地球軌道上,這裡處於微重力環境,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中,會導致肌肉萎縮,骨量丟失,甚至還會影響心血管疾病,還會造成免疫力底下。

另外,空間站雖然有防輻射措施,但是在太空中,航天員們承受的輻射仍舊遠高於地球,其中駐留時間越長,面臨的輻射影響越大,對航天員的身體影響也越大。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所以航天員執行完180天左右的任務後,回到地球后必須要休養一段時間。據媒體報道,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在我國空間站執行了3個月左右的任務,返回地球之後,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訓練中需要恢復大約半年時間。

而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在我國空間站工作和生活了6個月左右,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更長時間的恢復期,整個的動態跟蹤,維護和觀察工作至少

需要1年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我國空間站專案每年要發射2次載人飛船,這就意味著每年需要6名航天員,航天員返回之後又要休養恢復大約1年才能重新參與訓練,因此僅靠第二批7名航天員根本無法完成任務,第一批平均年齡在57歲的航天員們仍舊需要堅守一線,與年輕人一起參與訓練,執行航天任務。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要知道的是,太空並不會因為對方是女性,或者對方是55歲以上的航天員而格外優待他們,這就意味著他們雖然平均年齡達到了57歲,但仍舊要全程參與訓練,並且訓練強度並不低,甚至可以說非常艱鉅。

而另一方面,

他們即便是全程參與高強度訓練,也無法保證每個人都能執行航天任務

。比如:鄧清明。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儘管他從未執行過航天任務,但他所接受的訓練強度,付出的努力,絲毫不亞於執行過航天任務的航天員們,只是他從未獲得過鮮花和掌聲。

沒有執行航天任務並不是說他不夠優秀,而是我國航天任務容不得出現任何差錯,每次選拔航天員時,都會優中選優,精中選精。希望下一次,他能夠圓夢太空,執行航天任務。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楊利偉執行過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任務之後,雖然並未再次進入太空,但他依舊會全程接受訓練,哪怕是作為備份的備份。

正是我國這16名航天員的努力,堅持,拼搏與奉獻,我國載人航天才能多年來保持0事故,確保了每次載人發射任務都能圓滿完成。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第三批航天員何時能上場?

第三批航天員將會是我國空間站發展的主力軍,但是第三批航天員在2020年底才選拔出來,目前他們已經正式報道,並接受訓練。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和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員不同的是,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不僅僅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選出,還從科研所、科研單位選拔出了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專家等,他們的主要任務,

就是執行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

但是,剛選拔出的航天員們並不能立即被派上太空,還要接

受3-4年的週期性基本訓練,

才能夠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

目前第三批航天員仍舊在接受訓練中,預計在2025年之後,我們才能看到第三批航天員們執行飛行任務的場景。

載人飛行計劃

目前來看,我國暫時只有空間站需要載人發射,但在未來有許多專案都規劃了載人專案。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其中我國計劃在2036年-2045年間,在月球表面建成綜合性的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實驗以及月球資源開發利用等。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另外,我國還提出了載人火星探測三步走的設想:

第一步是機器人火星探測(技術準備階段)

第二步初級探測(初步應用階段)

第三步航班化探測(經濟圈形成階段)

平均57歲的首批航天員仍在訓練,楊利偉也是備份之一

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國航天員甚至需要執行火星任務,在火星表面工作和生活。

從這方面來看,未來我國還會需要更多的航天員,完成更多的航天飛行任務,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地球、月球、火星和宇宙。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