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時過多年,歷史變得不再只是簡單的歷史,留給我們的除了那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歷史事蹟以外,留下來的還有那些抹不掉的事物。江門開平碉樓就是這樣一個歷史與現代生活聯絡在一起的地方,它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中一個特殊存在,它是一個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開平碉樓作為一個歷史古建築群,於2007年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它的整體造型為多層建築,整體樓高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它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窗戶口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其目的都是為了抵禦外來敵害。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很多人知道開平碉樓是透過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因為他們曾經把自力村“銘石樓”作為電影拍攝的取景地,自力村中有非常多的碉樓,其中最漂亮的就屬取景地的“銘石樓”了,它頂樓陽臺建有一個六角琉璃瓦涼亭,有六根羅馬柱托起了一座中國園林式的亭閣,站在樓頂往下俯看,整個村落,民居樓,碉樓都盡收眼底。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曾經的開平碉樓區是一個“四不管”之地,土匪肆意妄為,社會動盪不安,常常戰火連天,再加上自然環境的惡劣,時不時的洪水大澇侵蝕著這塊土地,使得開平的碉樓也飽受毒害。如今當我們身處開平碉樓這塊土地時,戰火留下的炮火和洪水大澇沖刷過的痕跡依舊清晰可見。雖然這些痕跡會使我們覺得有些惋惜它曾經遭受過這些苦難,但是我們又在心中暗自慶幸,在歲月的長河裡,它是被時光善待的寵兒,所以開平碉樓才能夠依然堅挺的存在在這裡。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離碉樓群不遠處還有一個赤坎鎮民國風情街,它是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的出品,它沿著潭江而建,一邊的鄉村,一邊的城市齊刷刷都是騎樓建築,與開平碉樓的小高樓相比似乎更加的貼近人們生活。將近600座騎樓相伴而造,一樓一頂的“金”字型瓦頂,窗戶都鑲嵌著五彩琉璃玻璃,白清色的外牆,使得整個民國風情街充滿了前西方世紀的古典韻味和中國式氣息,在2018年前,就算是閒逛,你都會發現處處都還是保留著原有的建築風格,裡面的現代化小餐館小店面都披著古建築風格的外衣在這裡生機活現的發展。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在2018年前,赤坎鎮這裡的小吃也是非常的多,大多都是本地特色小吃,煲仔飯,豆腐角,馬岡瀨粉,像赤坎鴨粥都是這裡的招牌小吃。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街邊的小攤無論何時都圍繞著很多人,賣麥芽糖的小攤,賣陳皮佐料的小攤,買紀念物的小攤應有盡有,其實就像買麥芽糖的人來說,大多都是去買一份情懷,而不是為了去吃它,就好像是很多時候情懷可能比事物本身的味道更具有吸引力;正是因為像舊時候的小攤和現代各種店面在一起,才構成了現在的赤坎村民國風情街。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而在2018年後,這些由僑民流血汗賺錢修建的房屋,因為景區升級改造,幾乎所有的原住民都搬離了自己的祖屋,或許在過幾年,這裡會變成一個高大上的旅遊景點,但是還不知道能不能重新昔日的輝煌!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如今這個古鎮幾乎可以用城去樓空來形容,整座古鎮很少見到行人遊客,實屬空城!但是如果你來了赤坎,還是建議去開平碉樓看看的,起碼它還是原來的樣子!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在100年前,為什麼僑民都喜歡下南洋呢?因為當時生活困苦是華僑起源的主要原因,中華民族並不是一個喜歡到處流浪、離鄉背井的民族,中國人是不肯輕易離開故土的。多少年來,文昌人為了擺脫生活上的艱苦,紛紛漂洋過海,投親靠友,以謀生路。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僑民用血汗錢修建的小鎮以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如今卻淪落為死城

其實無論是江門開平碉樓還是赤坎村的民國風情街他們都是原來本身就歷史留下來給我們人類所珍藏的。可能它們的滄桑歷史我們不曾真實經歷,但是當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卻可以用眼睛去見識,用心去體會那也實屬不易。所以希望時間可以對這些歷史好一點,能夠讓更多人去了解他,珍藏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