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一種特徵是否可以遺傳,有時候不是一目瞭然的。舉例說,肥胖可以遺傳嗎?確實常有這樣的情況:如果夫妻倆都很胖,他們孩子往往也是小胖墩。但是我們並不能由此判定肥胖是遺傳決定的,因為還有另一種可能:這家媽媽的廚藝實在太好了。環境因素(例如飲食中的脂肪含量)也能讓肥胖這樣的“生物性狀”出現家族聚集性。可見,

某種特徵是否可以遺傳,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個非常複雜,同時又很少被研究的領域: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所描述的“魔法能力”是否具有遺傳性?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對魔法的觀察

關於“哈利·波特”,我們都知道,具有魔法能力的人被稱作巫師,沒有魔法能力的稱作“麻瓜”。巫師在人口中所佔比例很小,同時呈現家族聚集式分佈,也就是說,

巫師常常產生於所有成員都是巫師的家庭。

從這一點來看,魔法能力似乎是可以遺傳的。

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如此簡單。例如我們可以發現以下這些特例:

赫敏是一位魔法能力十分強大的巫師,但她的父母卻都是“麻瓜”。而且,根據一項家族病史調查的描述(JK。 羅琳, 1997),赫敏的祖先中也沒有出過巫師的記錄。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費爾奇在霍格沃茨擔任看門人工作。他出身於巫師家族,但他本人卻沒有表現出任何魔法能力。(我們注意到,巫師界常常使用一個歧視性的稱謂來稱呼這類群體:“啞炮”。在本文中我們將不可避免地使用到這個詞語,這並不表示本文作者對這一群體持有歧視性立場。)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顏值不夠貓來湊的費爾奇先生。

以上兩個特例足以說明魔法能力的遺傳問題值得深入探討。然而奇怪的是,在網際網路上,我們無法檢索到巫師界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報道。也許巫師學者對於麻瓜的學術期刊並沒有投稿的興趣。所以,我們只能瞭解一下麻瓜界的學者們對此問題進行的不懈探索。

隱性遺傳論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最早關注這一問題的學者是澳大利亞皇家兒童醫院的克雷格教授。他是一位麻瓜。他認為,

魔法能力是由隱性基因控制和遺傳的

(JM。 Craig et al, 2005)。

根據孟德爾遺傳規律,一種遺傳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來控制。等位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在魔法基因問題上,克雷格認為

“巫師”等位基因(記作W)是隱性的;“麻瓜”等位基因(記作M)是顯性的。

當一個人具有兩個麻瓜基因(MM)或者一個麻瓜基因一個巫師基因(MW)的情況下,他/她將不會有魔法能力;只有當他/她具有兩個巫師基因(WW)的情況下,才會成為巫師。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一張圖勾起你中學生物課的回憶。

這個觀點可以解釋赫敏的魔法能力。赫敏的父母都是隱性基因的攜帶者,基因型為MW;赫敏遺傳了父母雙方的隱性基因,基因型為WW,因此她成為巫師,而她的父母則是麻瓜。至於費爾奇的案例,克雷格教授用基因突變或父母身份存疑來解釋。

由於這篇論文對此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他被髮表在麻瓜界最頂級的學術刊物之一:《自然》(Nature)上面。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小莉莉和小斯內普:麻瓜家族中的女巫,和魔法-麻瓜聯姻家庭的男巫。他們的友誼背後籠罩著來自科學的疑雲……

然而這篇論文發表之後,隨即受到了巫師界和麻瓜界的質疑和批評。

質疑的聲音

事實上,魔法基因是隱性等位基因的觀點與一些明顯的事實不符。例如根據《哈利·波特》中的記述,

巫師與麻瓜的後代幾乎百分之百都是巫師。

這種遺傳比例只有當巫師基因是顯性時才有可能出現。然而如果巫師基因是顯性,那意味著麻瓜父母(隱性純合子)永遠不可能生下巫師後代,這又無法解釋赫敏的案例。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自然》雜誌發表了一份批評意見(A。 Dodd et al, 2005)。來自劍橋大學植物學系的多德博士認為,顯性/隱性基因理論不足以解釋魔法的一些現象。例如下述案例:

納威是哈利·波特的同學之一。他具有魔法能力,不屬於“啞炮”;但他的魔法能力非常弱,明顯落後於同齡巫師。克雷格用“不完全顯性”來解釋納威的情況。多德指出這裡存在誤解,“不完全顯性”並不能讓一個“有或無”的特徵產生程度上的差別。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按照多德的觀點,納威的弱魔法能力更有可能是

“基因表達可變性”

造成的。但他緊接著又指出,無論“不完全顯性”還是“基因表達可變性”,都是針對顯性基因而言,這與“巫師基因是隱性”這個假設是矛盾的。因此多德認為,基於當前獲得的研究證據,判斷魔法具有遺傳性還為時尚早。

在這裡,多德雖然提到了“基因表達可變性”這一重要觀點,已經初步涉及到表觀遺傳學,但卻未能在這一點上深入展開。他的批評是有一定侷限性的。當然,這也與當時(2005年)哈利·波特系列並未完結、麻瓜界掌握的觀測證據不足有關。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真正在這個問題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發表於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出版之後。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老對頭)的拉瑪戈帕蘭博士等人結合最新公佈的觀測事實,進行了表觀遺傳學層面的綜述性分析(SV。 Ramagopalan et al, 2007)。

表觀遺傳學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表觀遺傳學”。

經典遺傳學通常認為一種遺傳性狀是由DNA序列決定的。序列的變化,即“ATCG”四種鹼基的排列,令生物體表現出不同的遺傳特徵。但表觀遺傳學認為,

即使DNA序列完全一樣的情況下,生物體也有可能表現出不同的遺傳特徵。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例如DNA上發生了一些化學變化(甲基化、組蛋白乙醯化等),改變了基因的正常表達;或者DNA受到了一些影響基因表達的“元件”的作用(比如“增強子”元件可以強化基因表達、“弱化子”元件則相反)。這些化學變化和“元件”讓一些生物性狀的遺傳過程變得複雜,出現了用孟德爾遺傳規律和經典遺傳學不能解釋的現象。

巫師的後代會性狀分離嗎?

拉瑪戈帕蘭博士等人基於上述原理認為:魔法的遺傳需要從表觀遺傳學的層面上進行研究。他們發表的綜述性報告在分析了多個方面的事實之後,得出了不同於先前研究的結論。

魔法的來源

拉瑪戈帕蘭博士等人的研究結論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魔法的家族史研究和雙胞胎研究成果表明,魔法能力的一些特徵是以基因為基礎的。事實上,哈利·波特本人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哈利作為巫師的後代,從小在麻瓜環境中長大,但仍然保有魔法能力。

這種“收養研究”能夠明確排除環境因素的影響,證明魔法具有遺傳性且不會被環境因素所消除。

雙胞胎研究也能得到同樣結論,但缺陷在於樣本數量太少(只有兩對:韋斯萊兄弟和帕蒂爾姐妹)。

魔法能力並非只是“有或無”的特徵,

而是一種“數量性狀”,也就是說它有強弱之分。

“數量性狀”一般由多個基因控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身高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受多個基因影響,同時鍛鍊和營養也會產生作用。魔法能力也是如此。這裡所說的環境因素也包括一些特殊的經歷,例如是否具有“目睹死亡的經歷”就可以影響巫師對於一種動物(“夜騏”)的視覺敏感性。

這篇論文最重要的觀點在於提出了“魔法增強子”這一概念。這一概念意味著:巫師和麻瓜相比,在基因序列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

但巫師體內的“魔法增強子”卻能夠讓一些基因出現“魔法性”的表達。

例如,巫師與麻瓜都有 FOXP2 (與人類的語言能力密切相關的基因)和 MC1R (調節頭髮中的色素的基因)等基因。在麻瓜身上,這些基因只能發揮一般的作用;但在巫師身上,“魔法增強子”改變了這些基因的表達狀態。改變後的 FOXP2 讓巫師具有了與爬行動物對話的能力(通稱為“蛇佬腔”);而改變後的 MC1R 則讓巫師可以隨意變換頭髮的顏色(通稱為“易容術”)。這樣一來,

巫師並不需要大量額外的基因來實現魔法能力,而是透過調節基因表達來實現。這恰是“表觀遺傳學”的精要所在。

拉瑪戈帕蘭這篇論文旁徵博引、嚴謹規範,語言風格具有濃濃的學術氣息。在文章結尾,他還附上了一份致謝:“感謝三位未成年小女巫針對哈利·波特小說中的一些技術性問題為我們提供的專業性建議……”

老鄉們,好訊息!

——讀好《哈利波特》

可以發Nature!

好吧,這可能是整件事情中最不科學的部分了……

克雷格的論文,透過哈利·波特中的概念普及了遺傳學知識;多德的評論指出了前者在理論上的缺陷;拉瑪戈帕蘭的論文在這個問題上走得就更遠了,其中包含的表觀遺傳學觀點正代表了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這些論文

不但能在大眾中科普知識,拿給同行看更是進行學術交流的好機會。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發了Nature或BMJ(《英國醫學期刊》)。

一個AI

那麼……親愛的讀者,你們看完HP之後,又寫了什麼paper呢?

如有需要請聯絡sns@guokr。com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