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要以開放的心態,去發掘自己的最高潛能。

好文6043字 | 10分鐘閱讀

作者:邱昭良,北京學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裁。

本文摘編自《知識鍊金術》,機械

工業出版社出版

要實現持續成長,除了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也要打破、去除阻礙學習的一系列不當信念。

事實上,這些信念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0

1

自我設限

每個人心中都有各種各樣的信念、成見以及假設、規則,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以及周圍的世界,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思考與行動。

例如,如果你認為自己數學不好,無形之中,你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在學習數學時不會全力以赴,結果,你果真發現自己學不好,這會進一步增強你的觀念,以後就更有藉口了。

再如,很多人認為自己老了,學不動了,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設限。當你有了這種念頭之後,你的大腦就會在你的注意力系統裡面設定一個標籤,它會影響你的行為與思考,讓你真的感覺學不動了。

相反,如果你沒有這一設限,認為自己有各種可能,你就會全力以赴,自然也就有了無限可能。所以,

不要自我設限,要以開放的心態,去發掘自己的最高潛能。

0

2

遽下定論

因為我們內心存在諸多的信念、假設與成見,它們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看到一些東西后,幾乎不假思索馬上就得出一個結論。比如:

“這個東西就是這樣的……”

“他做事情總是這麼拖拖拉拉的……”

“這個東西對我沒有什麼用……”

“這個東西我已經見過了,並不新鮮……”

這些結論是受到我們既有心智模式而形成的,如果遽下定論,就沒有機會對其進行反思和改進,我們就會成為自己心智的囚徒。

許多人可能認為快速決斷是有能力、敢擔當、有效率的體現,但是,面對複雜的世界,這一論斷並不是絕對的。

事實上,

領導者真正的難題在於平衡決策的質量和效率。

除非在特別緊迫的情況下,哪怕憑直覺或扔骰子都可以馬上做出決定,但是,如果有時間,還是應該儘可能提高決策的質量,尤其是特別複雜、重大的決策,決策質量更是優先於決策效率。

就像彼得·聖吉所說:

缺乏整體思考的積極主動,經常導致對策比問題更糟糕。

因此,對於一些重要決定,我們應該放慢思考的腳步,三思而後行。

0

3

侷限思考

雖然我們都認可要有大局觀,要換位思考,要多贏,但在現實生活中,從自己的本位出發、侷限思考幾乎堪稱人類思維的天性之一。

首先,人的基本需求是生存,而與人們生存最為緊密相關的就是其身處的周邊世界。為了維持生存,人的本能是密切地關注自己本位周邊的危險訊號。

離我們比較遠的資訊,要麼不可得或訊號微弱,要麼沒有那麼迫切或重要,我們通常並不會優先處理。

因此,

本位主義、侷限思考在某種程度上是人保護自我的本性使然。

其次,本位思考也與資訊的對稱、公開透明存在一定聯絡,是人的認知系統內一系列過程或要素相互影響或作用的結果

(見圖1)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圖1 侷限思考的成因分析

簡言之,人們獲取“本地”資訊更加容易,獲得的本地資訊越多,對本地的認知就越多,就會逐漸形成強烈的本地信念,從而更加關注本地資訊

(見圖1中R1)

與此同時,出於獲取全域性資訊的侷限性,人們獲取不到足夠的全域性資訊,無法建立全域性信念,而本地信念的強化又進一步削弱了人們對全域性資訊的關注,使得人們獲取全域性資訊的能力被削弱,更加無法獲取充足的全域性資訊

(見圖1中R2)

逐漸地,人們便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侷限思考模式。

為了打破侷限思考模式,看到系統中的其他部分乃至全域性和整體,

我們一方面需要增加對全域性的關注,想一想系統中其他人會看到什麼、得出什麼結論、採取什麼行動,同時,透過學習並應用系統思考的技能和方法

,比如“思考的羅盤”,看到構成系統的各個實體之間的互動與聯絡,乃至系統全域性與整體的結構,也有助於打破“盲人摸象”或本位主義的窘境。

此外,組織領導者也要採取措施,透過加強溝通、打破壁壘,促進資訊開放,降低組織成員獲取全域性資訊的難度。

0

4

以我為尊

在哈佛大學成人發展和學習領域專家羅伯特·凱根看來,年幼時,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非常簡單;其後,逐漸看到並瞭解到世界原來蘊含著許多豐富而細微的漸變的部分,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便會開始質疑自己過去的假設。

到青少年時代,人們慢慢養成了“以我為尊”的心智結構,主要表現為:只能接受自己的觀點,別人的觀點是神秘、看不透的,故僅能用自己看到的資訊推斷他人的意圖;

同時,人們理解世界的價值觀主要依靠外在的規章制度或來自權威的教導;當兩個外在權威不一致時,會產生挫敗感,但不會造成內心的矛盾。

雖然上述心智結構多出現在青少年身上,但也有少量成年人持有類似的心智層次。

如果你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無法理解他人的觀點,相信“我是對的”“事情就應該這樣……”“我想要……”,你的心智結構就可能處於“以我為尊”的層次上

。這樣,你就無法有效地學習,甚至無法順暢地參與團隊合作。

為了更好地適應複雜的世界,我們需要學習理解他人的觀點,駕馭無所不在的衝突,形成自己可以掌控的評價原則與信念體系,而且能夠對其持續進行反思、最佳化,從而促進個人心智結構的成長。

0

5

墨守成規

在羅伯特·凱根看來,大多數成年人的心智結構都是“規範主導”的,具體表現為:他們可以接納他人的見解,被他人影響或被環境同化,但是,他們決策的依據主要來自對他人價值觀、原則或角色的內化。

換言之,他們會以外部

(他人、群體)

的觀點來看待世界、判斷對錯、做出取捨。即便他們認為那是自己的觀點,但它們實際上仍然來自外部的人員、群體或機構。

由於這些信念或規則根深蒂固,很多人變得墨守成規,這也不行、那也不能,拒絕或排斥一切新的思想或做法,即便是環境變了,他們依然按照原有的規則行事,這樣就難以創新與變革。

對此,我認為大家應該意識到三點:

① 每一個規則都有其適用範圍或前提條件,最好能夠將這些條件明確列出來,以提醒自己;

如果條件變了,規則也可以或者應該調整;

③ 在應用規則的時候,應該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想清楚它的目的和精髓,因為規則是人定的,形式要服務於目的,不要教條化或“本本主義”。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0

6

歸罪於外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稱職的,都認為盡心盡力是美德,如果自己盡力了,那麼,當出現問題之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我的錯”“一定是其他人的責任”。

雖然我們不排除對於某個具體問題,你的確可能是沒有責任的,但是,

如果對於任何事情都採取這種“歸罪於外”的策略,就會失去反思自我、尋找和改進自身不足的學習機會。

因此,要想產生學習與創新,需要像荀子所說的那樣:“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荀子·修身》)

見到善的行為,一定要認真地反思、檢查自己是否有這類行為;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嚴肅地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類似行為。

多反思自我,才能更快地學習;總是指責或抱怨別人,期待他人的改變,自己就很難成長,也可能會很受傷。

0

7

非此即彼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似乎生活在“二元世界”裡,認為事物都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他們總是要分清對錯,區分你我,辨出黑白、美醜、善惡、忠奸。

但是,我們所在的世界是複雜的,在黑與白之間存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灰。

就像貝格所說:黑與白之間是由一連串不同程度的灰度組成的連續過渡體,黑與白創造出了灰,但在很多方面,它們相互創造出了彼此。

因此,我們要善於欣賞並接納別人的觀點,尤其是不符合自己預期的觀點,學會容納灰度與模糊性,在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相容幷蓄,看到黑與白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灰度。

事實上,所謂成長,不僅是獲取新的技巧或知識,更在於思考方式的轉變,以及看到世界“複雜性”的能力的提升。

0

8

專注於個別事件

如上所述,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僅更加關注周邊的本位資訊,而且更加註重短期內的事件。

由於時間就像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各種各樣的事件也會持續不斷地撲面而來,因此,大多數人會被各種事件的洪流裹挾,應接不暇。

就像彼得·聖吉所說:

我們都有一種慣性思維,即把生命看成一系列分立的事件,而且每一個事件都應該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起因。

如果大家的思想都被短期事件主導,那麼一個組織就不可能持續地進行更富創造性的生成性學習。

為了克服這一組織學習智障,人們需要掌握系統思考的技能,既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也就是驅動系統行為動態背後的關鍵要素及其關聯關係)

,也要從具體的事件中抽離出來,拉長關注的時間範圍,看到相關事件背後隱藏的長期的

(有可能是緩慢的、漸進的)

規律、趨勢或模式。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0

9

片面思考

為了生存,面對外界的狀況,人們要快速做出反應。為此,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只能基於自己的經驗、習慣,以及頭腦中已經熟悉的模型、程式來進行思考、決策,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片面思考的弊病。

就像荀子所說:“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故為蔽: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

(《荀子·解蔽》)

意思就是說:

凡人的毛病,就是被事物的某一個區域性或側面所矇蔽,而看不到全域性或者明白整體的道理。

那麼,什麼東西會使人們被矇蔽呢?

慾望會造成矇蔽,讓人愛屋及烏、“情人眼裡出西施”,憎惡也會造成矇蔽,讓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只看到開始會造成矇蔽,讓人產生錯覺或誤導;只看到終了會造成矇蔽,讓人忽略中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狀況;

只看到遠處會造成矇蔽,讓人缺乏對細節的瞭解;只看到近處也會造成矇蔽,讓人看不清大局和整體;

經歷廣博會造成矇蔽,讓人自以為是或多疑;經歷少也會造成矇蔽,讓人難以把握本質或關鍵;

只關注過去會造成矇蔽,讓人忽視現在的狀況;只關注現在會造成矇蔽,讓人無法以史為鑑,應對不當。

事實上,大凡事物都有不同的對立面,無不會互動、造成矇蔽,這是思想方法上一個普遍的禍害。

的確,只要我們還沒有開悟、成為聖人,

我們的思維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蔽”,無時無刻不受到矇蔽。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解除“蔽”呢?

《荀子·解蔽》中指出:“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禍,故無慾、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是故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

意思就是說:聖明

的人知道思想方法上的毛病,能夠看到被矇蔽的禍害,所以,他們既不只讓愛好支配自己,也不只讓憎惡支配自己;既不只看到開始,也不只看到終了;既不只看到近處,也不只看到遠處;既不只注重廣博,也不會安於淺陋;既不只瞭解過去的做法,也不只知道現在的做法。

他們同時擺出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各個方面,並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權衡。這樣,他們就能搞清楚眾多的差異與對立面,不讓它們互相掩蓋,亂了條理。

對照現代成人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可以看出,這樣的人具備了自主導向以及內觀自變的心智結構,可以應對真正的複雜性。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10

習而不察

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一書中,彼得·聖吉透過“溫水煮青蛙”的寓言告訴我們,對於環境中突發的劇烈變化,人們可以覺察並做出反應,但對於緩慢、漸進的改變,卻有可能習而不察。

如果不能留意到那些微弱但是可能致命的變化趨勢,我們就有可能成為那隻沉浸在溫柔鄉、被慢慢煮死的青蛙。

雖然有些人對這個寓言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它有些聳人聽聞,但是,如果你瞭解了心智模式的運作機理及其特性後就會知道,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存在,它可能正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就像組織學習大師克里斯·阿吉里斯所說,絕大多數人從幼年時期就開始學習應用I型實用理

論,即單方面地控制局面,採用推銷或勸說的策略,爭取得到他人的支援,

甚至會使用一些所謂“善意的謊言”加以掩飾,“給自己面子也給人面子”。

但是,這樣的策略不可避免地會使人陷入窘境和矛盾之中,不僅誤解、曲解別人的行為,也會令自己疲憊不堪、自我封閉。

到了成年之後,他們更加純熟地應用這類理論,卻經常陷入無法達成目標的境地。

因此,在阿吉里斯看來,他們之所以陷入“無能”的境地,恰恰就是因為他們太熟練地使用I型實用理論,因此,他將其稱為“熟練的無能”

(skilled incompetence)

要想擺脫“熟練的無能”,讓自己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就需要主動覺察到隱而不見的深層次行動模式和基本假設,學習從不同視角觀察事物,運用多種邏輯、價值觀念及偏好進行全方位解讀、睿智決策,透過檢視、反思行動的結果,促進心智模式的改善。

11

習慣性防衛

在阿吉里斯看來,人的頭腦中有兩套指導人們思考與行動的程式:

一是我們“信奉的理論”,也就是我們認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一些價值判斷的標準;

二是“踐行的理論”,也就是實際指導我們行動的價值標準或原則。

兩者並非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領導口頭上說“歡迎大家暢所欲言”,甚至他們自己內心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在實際會議上,聽到和自己不一致的意見時就批評或打斷別人。

但是,傳統價值觀認為,人要言行如一。因此,如果“踐行的理論”和“信奉的理論”不一致,人們就會找出一些理由去解釋或掩飾這些不一致,甚至對這些掩飾的行為進行掩飾。

阿吉里斯將這種行為稱為“習慣性防衛”

,它就像一層堅硬的“殼”,讓我們難以反思,難以覺察自己深層次的內在不一致,也就難以進行深刻的學習與創新。

對此,羅伯特·凱根也有類似觀點。

他的研究發現,人和組織的變革之所以這麼難,是因為我們內心存在兩套相互矛盾的期望:

一套是我們期望的改變,例如“對孩子要多些陪伴”“對下屬要多些耐心”“要堅持鍛鍊”……

另外一套是隱藏得更深的期望,或者對痛點的逃避,比如“自己要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擔心孩子不夠優秀”“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這種內在心理結構上的矛盾或衝突,經常導致變革的失敗。

要克服習慣性防衛的影響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深層次的反思。

阻礙你成功的12個習慣,第1個就淘汰了大部分人

12

不良心態

畢加索曾講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藝術家。但是,為什麼長大以後,許多人的創造力就逐漸喪失了呢?

在我看來,原因之一就是,隨著我們閱歷與經驗的增加,我們的好奇心在降低,再加上成年人有了“面子”意識,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或者顧及他人的面子,不再提出問題、嘗試新的做法,這些不良心態是創新與學習的大敵。

因為只有不怕失敗,人們才願意嘗試新的做法。

相反,如果害怕失敗,或者對學習或創新有過負面體驗,就會讓人畏首畏尾,選擇更為穩妥的模式,照章辦事,或者抱有“寧可不做,不可做錯”的心態。

事實上,就像著名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所講: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都住著一頭大象和一個騎象人。

大象是我們大腦中自動化處理的系統,包括人的內心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等;騎象人則是有意識地思考,理性控制過程。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兩套系統能和諧共處,但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特性,有時也會發生衝突。

若發生衝突,取勝的毫無疑問是大象。

如果我們被情緒所控制,就很難進行客觀、理性的思考。

因此,很多優秀的企業都非常重視甄選,招聘勇於創新、積極進取的學習型人才,並營造開放、平等、自由、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以此來保護和培養員工健康的學習心態。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