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卡達世界盃,對於許多球迷來說意義非凡。

不出意外,這將是老將梅西和C羅的最後一屆世界盃。

這不僅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也是無數球迷青春的落幕。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於是,有不少人為了偶像,選擇不遠萬里去卡達看這屆世界盃——

“花光積蓄”“辭去公職”……

從中國大陸,到卡達。

從電視機前,到比賽現場。

直線距離5143公里,5個小時的時差。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在許多人看來,或許不值得為了一屆世界盃付出這些“代價”。

但我不禁好奇,這是怎樣的一次冒險?

而我們,有多久沒有這樣冒險過了。

一場告別青春的旅行

卡達世界盃,開幕於2022年11月20日。

距離北京小夥Davilla出發去往卡達,還有四天。

在卡達首都多哈,他的好朋友Chou jinger已經就位。

他收拾好所有的證件,帶了各式各樣的球迷周邊。

收藏多年的球衣,每件都承載著一段記憶。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片來源:@Davilla

在此之前,Davilla是一名26歲的網際網路民工。

工作穩定,前景光明。

但當他聽說這是梅西最後一屆世界盃時,他決定辭去工作,帶著幾年積攢的全部積蓄,開啟了這趟旅程。

他的朋友Chou jinger的情況也差不多。

Chou jinger今年25歲,在辭職前,他是一名公職人員。

在如今的考編考公浪潮中,他是為數不多上了岸的人。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片來源:@Chou jinger。

但世界盃來襲,他也下了狠心,放棄眼前的一切。

他退掉了在公司附近租的房子,每天長距離通勤,或者乾脆住在辦公室裡。

一切都是為了省錢,去買比賽的門票。

“錢總會有的,但人生一定要他媽的快樂。”

阿根廷的第一場比賽,爆冷輸給了沙烏地阿拉伯隊。

球迷心裡都捏了一把汗。

好在第二場比賽,阿根廷對戰墨西哥,梅西踢進了關鍵一球,他們在逆境中重生了。

而兩位小夥子在觀眾席上,見證了這一切。

如同青春尾聲最後的狂歡,他們振臂吶喊,開心得快要昏掉。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片來源:@Davilla

同樣去現場看的,還有Shrek,

他的經歷則比前兩位曲折很多。

Shrek今年24歲,也是一名阿根廷國家隊球迷。

為了看今年的世界盃,8月底他便從北京出發,穿越了亞塞拜然、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中亞和中東十國。

他透過徒步、騎行、搭車,歷經三個月,大概騎了兩千公里,終於抵達卡達。

這段漫長的旅程,被他稱為「朝聖」。

獨屬於球迷的朝聖之旅。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片來源:Shrek

同樣辭去工作去看球的80後喬西,是世界盃的“常客”了。

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直到今年的卡達世界盃,她都在現場。

四年一屆的世界盃,對喬西來說就是最強的生活動力。

“心中就形成了一個目標,四年過程中好好工作,好好賺錢,好好攢錢,然後去看世界盃,就這樣一個輪迴。”

在出發前三個月,她便提出辭職申請,

這並不是

一個容易的決定。

在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當下,她可能面臨長期的無薪、再就業的挑戰。

但相比之下,“如果錯過梅西最後一屆世界盃,在整個人生中會是更為遺憾的事情”。

就這麼孤注一擲地,喬西再次選擇了為熱愛前行。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片來源:@餃子是炮灰

嗶——!禁止網際網路大小爹

虔誠、瘋狂、熱愛……

不知道你會用什麼詞去怎樣形容他們。

她姐甚至算不上球迷,但光是看著他們在現場看球,如同夢想實現般的酣暢淋漓,也不免被感染到。

那麼炙熱的幸福感,人一生又能體驗幾次呢?

這些球迷們被報道後,有許多網友表示羨慕:

“如果我也有這份勇氣就好了。”

畢竟,當一切停擺後,這樣的熱血時刻對很多人來說更是奢侈。

但也有別的聲音夾雜在其中。

“這個人太自私了,只圖自己享受,不管不顧愛他的人是什麼感受。”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源:新浪微博

一通數落,帶著一股無名怒火,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年輕人竟然“寧可花費十幾萬去看球,卻不願意給父母添置點傢俱”。

“年輕人,不能光為自己活著啊,不能光圖自己快樂啊!”

“難道你就不替父母丈夫兒女想想嗎?”

甚至有人以過來人的口吻,搬出來職場的35歲定律:

“等你到了35歲就後悔了,企業35歲教你明明白白做人的。”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源:新浪微博

哪還需要企業,這些靠嘴行走的博主們不已經在教別人做人了嗎?

——年輕人們,你們是要做家庭裡的頂樑柱的,怎敢跑到卡達去,由著自己的意願活?!

這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些言之鑿鑿的說辭,美其名曰“我都想替你父母好好地教育你一下”。

但細品之下,不就是在

實體演繹傳說中的“網際網路大小爹”嗎?

在他們的價值排序之中,似乎只有“娶妻生娃”“買房結婚”,才是唯一正確的、得以被承認的生活方式。

必須是勤勤懇懇、本本分分、老黃牛一般默默無聞過完一生的,才合乎道德。

否則,便是錯誤的,甚至是罪惡的。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太多人有類似這樣的想法了。

網際網路上,隨時都能看到持這樣信念的人,對著不同的生活方式開炮。

我看到過若干寵物博主的評論區裡充斥著指責。

但凡主人認真養寵物的,無論是給小貓小狗買了新衣服,還是獎勵了寵物豐盛的飯。

評論區裡便有人會槓:

“你對寵物這麼好,你對父母有這麼好嗎?”

就彷彿博主們給寵物買東西,花的是他們口袋裡的鋼鏰兒。

好心人給流浪貓蓋了豪華貓舍,又有人質疑:

“對自己爹媽估計都沒這麼好。”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源:新浪微博

一種過去被認證為主流的生活方式,讓這些人似乎天然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以至於他們看到這之外的生活方式,就一秒應激,動輒就要

問候別人爹媽。

他們不僅看不慣別人把錢花在養寵物上,也看不慣任何活得“出格”的人。

在他們的價值排序裡,一切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

因而,在他們眼裡——

這種“出格”,不是一種新的探索和拓寬,而是

對他們過往既定的生活方式的顛覆。

而顛覆意味著否定。

這是他們不能忍的。

於是,我們就看到,那些“二極體”思維的人,

揮舞著唯一正確的大旗,四處出征。

看到某音上有10後女孩錄製影片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立馬聚集到這裡,開啟爹味模式——

“有時間整理整理頭髮,不要管太多。”

“好好讀書,現在別參與大人紛爭。”

“其實我一直覺得少年就該有少年的樣子。”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好在這個女孩思路清晰又伶牙俐齒,壓根不吃這些“隨地大小爹”的人這一套。

女孩轉眼又懟了回去:

我想到一個詞叫做規訓

想讓你放棄自己去符合他的期待

……

我幹嘛要符合你的期待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片來源:@希瑞公主

看到50歲依然有勇氣自駕遊的蘇敏阿姨,他們照教育不誤。

“我們不應該過度助長她的虛榮,應該規勸她應該考慮自己的歸宿。”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源:新浪微博

與其說是好言相勸,不如說他們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

他們不管蘇敏阿姨過去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也不管蘇敏阿姨走出這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強的決心。

他們張嘴就只會說:

不對,不行,不可以。

今年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裡,“姐盡全力”組合的作品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

我一看,這不就是網際網路上愛給別人當爹做媽的網友嗎?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他們就像冥頑不化的石頭精。

水滴不穿,雷打不動。

無論別人怎麼說,他們只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四處出征,批評否定。

看似苦口婆心,其實目的都是把人磨平了放在同一個模板裡。

而這個模板,名為“規訓”。

生活不止有六便士

我很清楚,這些熱衷於“網際網路大小爹”的網友心裡在想什麼。

因為我們都聽過太多這樣的規訓了。

甚至不需要過完一生,就能在腦海中描繪出他們認為你該走的路——

從兒時的乖乖聽話,好好唸書;

長大後考公考編,努力上岸;

到年紀了就結婚生子,成家立業;

如此一直到老,便能等來“天倫之樂”。

社會時鐘就是如此,無數人告訴過我們:

不要想太多,要

老老實實按點兒走,跟著大部隊走。

尤其在當下,萬事萬物都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裡,穩定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謹小慎微,按照圖紙上的路線活,理所應當地接受了

非必要不能做這,非必要不能做那。

如此生活,直到所有儀式被抹去,所有意義感都蒸發,我們才明白:

或許沒有什麼是真正穩定的,也沒有什麼是真正非必要的。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源:新浪微博

我很喜歡那兩位去看球的小夥子在他們的Vlog中說的話:

「在99%的人眼裡,世界盃不值得辭去一份工作。

他的後果也許在這個網際網路寒冬中繼續顛沛流離,畢竟,誰不喜歡穩定和確認的感覺呢?

我完全認同這樣的想法,甚至連我自己,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選擇,但是當我清醒認識到我內心深處的波瀾時,它就開始泛起漣漪,捲起驚濤駭浪。

對於我這個天馬行空的人來說,我的理想從來沒有一次輸給過現實。

我的月亮,從來沒有一次屈服於六便士。

「所以我奉上了我所有的積蓄,我也扔掉了我唯一擁有的一份體面的工作。

只是因為我不想像冰箱裡的燈,或者是罐頭裡的魚。

我需要做我自己了,我需要活著,我需要和阿根廷隊一起,獻上我最後的一舞。」

我也喜歡蘇敏阿姨說的那句:

“前半生在柴米油鹽中度過,餘生我要選擇星辰大海。”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辭掉了穩定的工作去看一次世界盃是不划算的,駕駛自己的車一直開在路上是過於衝動,且沒必要的。

但這,不是那個選擇看世界盃的人的價值排序,

這也不是蘇敏阿姨的。

他們的價值排序是——

一次花光積蓄的世界盃之旅是必要的。

一個追尋星辰大海的餘生是必要的。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前段時間,網際網路上有一個熱詞,叫「鬆弛感」。

起因是有博主在機場看到一家人出門旅行,狀況不斷。

孩子證件過期、媽媽沒有登機、取不了行李……

然而一籮筐的麻煩,並沒有打亂他們的計劃。

剩下的人只帶著身份證,就不慌不忙地去旅行了。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圖源:新浪微博

一時間,所有自媒體都開始拆解「鬆弛感」這個詞,甚至開始教別人怎樣才能做到如此鬆弛。

這就像一個巨大的悖論——

越是緊繃,越想學會鬆弛。

可或許真正的鬆弛,並不是靠學來的。

我想,這家人的心境,大概和那些去卡達看球的年輕人差不多。

沒有行李,現買便罷;

積蓄花光,再掙便罷。

我想起了那句老話,騎腳踏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

正如李雪琴所理解的“財富自由”:

重要的並不是財富,而是自由。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當然,在當下這個不確定的環境中,我們傾向於選擇多一點穩妥的考慮,少一點魯莽的勇氣。

這當然沒有什麼問題。

甚至,更沒有什麼必要批判。

但也要記得,我們並非只有唯一正確的路可以選。

來一次意料之外的旅行也好,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也罷。

生活並不是時時刻刻需要依照主流路徑進行的。

這些簡單的道理,想與大家共勉。

如果一成不變的生活裡,依舊有一些熱愛值得你為之奮鬥。

別害怕,鬆弛一點,

勇敢一點。

或許少有人走的那條路上,還有千萬種不同的風景。

“去選擇一種看似偏航的生活,

萬一賭對了呢。”

她刊

發了一條微博,他被人罵得比汪小菲還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