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梧桐樹下老洋房

上海,作為一座城市,真正形成的時間並不長久。長期以來,她都只是地理與文化意義上的“江南”,真正的“江南都會”,是90公里外的蘇州城。

直到近代,才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劇烈碰撞中急劇生長,演化為幾重魔幻空間:

立足於江南文化土壤的“上海縣城”——老城廂;盤踞黃浦江岸,在蘇州河以南不斷西擴的英租界、法租界;接踵而來、佔據蘇州河以北的美國、日本及後期的公共租界;

楊樹浦江岸,蒸汽輪船往返,機械轟鳴;閘北棚戶區與滾地龍,難民擁擠一處;而在江灣五角場,大上海計劃曾在構想……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畫面中央為延安東路,百年前為“洋涇浜”,

左側法租界,右側英租界

晚清至民國的百年風雲際會,讓上海一躍成為遠東大都會。西方城市規劃理念的引進與實踐,也讓她成為“東方巴黎”。

這些產生激烈的文化碰撞的區域,在今天,演化為上海中心城區的十二處歷史文化風貌區。其中最大的一片街區,地跨黃浦、靜安、徐匯、長寧四區,稱作

“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

,簡稱“衡復風貌區”。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中心城區的12處歷史文化風貌區

衡復風貌區,原是上海縣城西郊的農田,水網密佈,河浜縱橫。隨著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西擴,外國僑民沿河築路、購地建屋。稀疏的江南農村民居,演化為花園洋房、公寓住宅,各式歐陸風情、中西合璧的建築在新築道路兩側拔地而起。道路兩旁,遍植法國梧桐,樹冠交纏,枝繁葉茂。給排水、煤氣、電話、路面交通等現代化市政設施齊備。這片區域,華洋集聚、繁衍生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遍植梧桐的“鉅富長”街區

(鉅鹿路/富民路/長樂路)

二戰爆發後,日本對英、美不宣而戰,佔領了上海公共租界,而法租界則因法國投降軸心國而倖免戰火,由此在二戰期間也得以持續繁榮。1943年,法國維希政府將其移交,法租界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常熟路:瑞華公寓,裝飾藝術派風格

梧桐樹下的上海,指的就是上海中心城區的歷史文化風貌區。現在,上海設立的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面向公眾開放的名人故居,還有眾多的文化藝術展館、沿街特色小店,都讓這片街區更加迷人。

梧桐樹下,光影變幻,徐徐展開畫軸。

—————

晨 曦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東湖路

早晨的東湖路,似乎還未從睡夢中醒來。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南昌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桃江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延慶路

午 後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華亭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武康路

武康大樓,原名諾曼底公寓,位於淮海路、武康路、興國路、天平路、餘慶路的六岔路口。始建於1924年,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廣元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餘慶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延慶路

秋日的下午,陽光透過樹蔭投下金色的斑點,隨著微風有節奏的顫動。一旁的燕子倏地撲動翅膀從地上飛起。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武康路

這是一幢建於1932年的西班牙式花園住宅,二樓的半圓形陽臺,讓人聯想到莎士比亞筆下羅密歐與朱麗葉幽會之處,因此也被稱作“羅密歐陽臺”。

日 暮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富民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瑞金二路

天色將晚,看到路口小紅房的煙囪,肚子就開始餓了。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鉅鹿路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華亭路

夜 晚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東湖路

入夜後的東湖路,一改白天的慵懶,夜晚才是她的主場。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新樂路

新樂路襄陽北路口有一座東正教堂。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大批貴族、軍官和神職人員等流亡中國,很多人落戶上海。這座拜占庭風格的教堂寄託著當年那批俄國僑民思鄉情結。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淮海中路

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建成於1932年,落成後以放映首輪外國影片為主,以裝飾豪華、放映裝置先進著稱。1954年改為國泰電影院。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長樂路

一到夜晚,一個又一個青年相聚在“公路商店”門前,倚靠斜欄、或者席地而坐,我有一杯酒,你有一個故事,這兒也就成了長樂路的靈魂。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富民路

入夜後的富民路,時尚潮流,光影變幻之間,又帶著別樣的賽博朋克之感。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五原路

夜晚的街區,暖色調的是狂歡,冷色調的是孤單。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延慶路

樹影婆娑,那株梧桐似乎在月夜獨舞。

驟 雨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延慶路

颱風過境的雨夜,驟雨嘩嘩地擊打著地面,車燈探過,照亮今年第一場落葉雨。

—————

日夜變幻,晴雨交替,四季輪轉。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思南路

思南公館的小樓,約會的是粉色的春天。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鉅鹿路

鉅鹿路花園洋房,掩映在茂密的樹蔭裡,遠處淮海路高樓上空密佈的烏雲,似是預示了即將到來的夏日雷雨。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延慶路

秋風吹動梧桐,像金色的潮水湧過路面,馬路兩邊紛紛的落葉好像天國金色的大門。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永嘉路

“老匠人”阿大幾十年如一日弓著身烙蔥油餅,食客們撐傘排隊,風雪無阻。

—————

城市在時光中流淌,人在大地上游蕩。

在這片街區,可以漫步,可以騎車。

還可以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重慶南路

操縱無人機飛上天空,看看秋日的梧桐樹街道,還有獨具魅力的民居與公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長樂路

長樂邨,梧桐與銀杏的儀仗隊。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陝西南路

陝南邨,梧桐樹下的獨棟小樓。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成都南路

里弄和公園,南北兩相照。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淮海中路

迷人的商業街淮海路,從天上看看它的姿態。

淮海中路,

1915~1943年名叫霞飛路(Ave Joffre),以法國元帥和軍事家霞飛得名。20世紀30年代初,霞飛路上電影院、時裝店、西餐店、百貨商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路上綠樹成蔭、店面小而多,商品精美有特色,購物環境輕鬆休閒,尤以西餐、西點、咖啡、酒吧著稱於滬上。現在,這裡有CBD上海環貿、百盛,上音歌劇院、襄陽公園、淮茂綠地,兩側的小馬路仍然有著眾多的咖啡與酒吧。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鉅鹿路,

原名巨籟達路(Rue Ratard),長樂路,原名蒲石路(Rue Bourgeat)。這裡有最具上海“小資風情”的鉅富長(鉅鹿路/長樂路/富民路)街區、有上海最早的十層以上建築華懋公寓/峻嶺公寓(現錦江飯店),有蘭心大戲院,還有一棟棟花園別墅……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復興中路,

原名辣斐德路(Rue Lafayette),是當時上海法租界內一條東西向幹道。兩側都是精緻典雅的花園洋房和公寓,沿路有復興公園(法國公園)、思南公館、米丘林公寓、上海文化廣場(逸園跑狗場)、上海交響樂團、黑石公寓、克萊門公寓等。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永嘉路,

原名西愛鹹斯路(Rue Herve de Sieyes),建國西路,原名福履理路(Rue J。 Frelupt)。這片街區,有田子坊、瑞金醫院、紹興公園、杜月笙老洋房、步高裡、馬歇爾公館……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

美國規劃師、作家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說:

“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裡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也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

城市,之所以迷人,並不在於有多少高樓大廈,而在於街道上所體現的城市風貌與個性,在於她的特色與底蘊。

誠然,陸家嘴的摩天樓每隔幾年就能夠重新整理魔都的天際線,讓世間感嘆上海的高度、速度與力度。可是當你站在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邊上,仰望高不可攀的頂端,所感受到的,也有可能是泰山壓頂般的壓抑感,不免感嘆自我的渺小。

城市的魅力,恰恰不在於這樣的堅硬軀殼,更在於能讓人產生喜悅感與歸屬感,它一定是柔軟的、有溫度的。

當你身處其中,發現建築可以閱讀、街道可以漫步,弄堂裡坊有煙火氣息,精緻的小樓上層居住下層店鋪,沿街店鋪沒有統一店招,每家小店都別致有趣,你可以眼帶笑意、心中愉悅,你喜歡這個地方,也能被她所接納。這樣的空間,仍然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老上海,存在著。

上海的靈魂,全在這“上只角”

釋出於:河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