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前幾天刷到了一段監控影片,著實令人心疼。

影片的主人公是名7歲小男孩,名字叫漢堡,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他,這天獨自在家上網課,一個人錄製背誦課文的影片。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結果錄製過程卻很不順利,每次不是這裡出錯,就是那裡有問題,只好重新錄製,漢堡反反覆覆嘗試了許多遍。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重複十幾次之後,馬上就要成功了,可漢堡又不小心背錯一個詞,這下他終於忍不住,徹底崩潰了。漢堡氣憤地邊哭邊跺腳,無奈地拍打電腦,甚至還想把桌上的語文書撕掉。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但就在拿起來的那一刻,漢堡稍稍找回了消失的理智,又把書本放回了原來的位置,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走向門口,看爸爸媽媽回來沒有。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發現外面還是沒人後,他只好灰溜溜地回來。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無助的他再也忍不住了,癱在椅子上痛哭:

“我不想上小學,我不想上小學!”

哭了好一會後,漢堡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重新調整狀態,翻開課桌上的書本,又開始嘗試背誦課文、錄製影片。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直到終於錄製成功,他才如釋重負般放空了自己。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整個影片只有兩分半,播放量卻高達5.2億,無數網友大呼心疼。

只是錄一個影片而已,就算失敗重新錄就是了,有必要狠狠地掌摑自己嗎?

或許有家長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但我要說的是,以漢堡的年齡,驟然間面對如此多次的失敗,能有這份自控力已經殊為不易了。

我們身為家長,不僅要警惕孩子這種“自傷性行為”,更要給予其恰到好處的幫助,別讓孩子深陷於自我傷害的困境裡。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自傷性行為”?

其實,翻看漢堡以往的影片,能發現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聰明”的小孩。

一段簡單的詩詞,需要讀十幾遍才能讀得通順,不是很複雜的英語句子,也要媽媽怒吼幾十遍才能記住。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為了漢堡的學習,父母煞費苦心,費了不少功夫。

但與此同時,父母在潛移默化中給漢堡貼上了標籤:笨拙、不開竅,與同齡人學習同樣的知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來自父母過高的期望值,加上學習失利的挫敗感,無形對漢堡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之所以出現“自傷性行為”,往往源於成熟應對能力低、自我愉悅或滿意度低、情緒不穩定等原因。

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著與漢堡類似的經歷:被父母抱有極高期望,對學習管教異常嚴苛,一丁點錯誤都會引來家長的歇斯底里,殊不知,孩子早已經拼盡了全力。

當壓力值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時,一旦遭受挫折,就很容易引發孩子的情緒崩潰,進而導致“自傷性行為”,歸根結底不是孩子“有病”,而是家長教育方式出錯,孩子壓力得不到釋放,只能崩潰地傷害自己。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我們該如何應對?

每個孩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我們不應過度焦慮,而是要給予其接納、支援和鼓勵。

1.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家長望子成龍無可厚非,但成功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即便孩子成績差一點,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恐怖。

只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取得進步,那麼將來未必不能取得出色的成績,過高的壓力只會把孩子壓垮,有時順其自然反而會得到好的結果。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2.幫孩子找到優點

有缺點就會有優點,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優勢領域,學習成績不佳,不能代表孩子無法在其他方面有出色的表現。

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幫他們找到自身的優點,使其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藉此挖掘自我價值,實現自我認同。

3.提高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

有些孩子確實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弱,稍有不如意即情緒失控,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和行為時,我們要注意引導,讓孩子對自身的情緒有準確的認識,當未來出現類似情況時,能夠實現自我紓解,平復自身的情緒,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靠傷害自己來排解憤怒。

家長究竟該怎麼辦?

結語:

相較於成年人,孩子們往往承受能力差、情緒控制能力弱,如果父母給予過高的期望,對孩子造成太大壓力,很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身心問題。

我們教育孩子,不妨適當“佛”一點,大可不必過於吹毛求疵,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按部就班成長,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情緒崩潰時,會有類似行為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