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無限超越班》能拯救尷尬演技嗎

轉自:中國婦女報

“學藝先學德,做藝先做人”,這是梨園古訓,也是警世恆言,它在今天依然適用。年輕演員們,與其熱衷於爭番位、搶戲份、買熱搜、營銷人設,不如拋棄分別心,俯下身去,腳踩大地,勤勤懇懇地耕耘。

■ 雪林

最近,浙江衛視一檔借鑑中國香港TVB培訓班模式的演藝真人秀《無限超越班》,引發了網友熱議。

導師陣容,可謂超級豪華:由成龍擔任召集人,爾冬升擔任監製、輔導員,惠英紅、吳鎮宇擔任監製,佘詩曼擔任無限經理人。隨便哪一個,都是金牌導演、行業大咖、視帝、視後,個個有響噹噹的作品傍身,不乏《金枝欲孽》《衝上雲霄》《使徒行者》《鹿鼎記》等現象級爆款。這陣容首先就令人心懷無限期待。

近幾年,競演類綜藝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演員的誕生》《演員請就位》《演技派》等綜藝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無限超越班》與同類綜藝的區別,也是最大的看點在於——以職場為框架,以情懷為核心,復刻TVB藝員訓練班師生教學的授業形式,要求青年演員按照TVB規定,打卡上班、面試競崗,“以經典砥礪當下,前輩幫帶後輩”,傳承藝德藝能,磨礪精進水準,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提起TVB所開創的“無線藝員訓練班”模式,是威名遠揚。中國香港影視史的黃金時代,離不開它的持續“供血”。

1971年,一年一期的無線藝員訓練班啟動,旨在以“自產自銷”的模式,為無線電視臺培養功底紮實、水平過硬的藝員。恐怕連電視臺創始人邵逸夫都想不到,這片“自留地”結出的累累碩果,居然撐起了香港乃至整個華人演藝圈的半壁江山。包括周潤發、吳孟達、任達華、湯鎮業、苗僑偉、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梁家輝、歐陽震華、吳鎮宇、劉青雲、鄧萃雯等,這些叱吒香港影視業的人物,都出自無線藝員訓練班這個“造星工廠”。他們所代表的香港演員職業形象,至今仍是一個難以逾越的標杆。

《無限超越班》野心不小,它想要做的,不只是致敬經典劇目,而是復刻生產模式,讓參與者實現脫胎換骨的蛻變,超越無限。

一開始,節目就突出了強烈的職場感。學員們要按時入職、打卡、坐班,在各自的格子間裡完成個人求職資料的製作,並參加面試。遲到者受到導師的嚴厲批評,落選者將無緣於節目的創排。不管是否存在編排痕跡,確實有點職場“優勝劣汰”的味道。

身經百戰的導師們變身職場引路人,將自己幾十年摸爬滾打的經驗傾囊相授,並透過言傳身教,不斷向年輕演員傳遞勤奮、謙遜、德行的精神——

成龍始終強調“先做人後做事”,並親自指導打戲,將平淡場景變成巧思不斷的出彩場面。“從不用替身”的他說,武打演員不能只依賴替身,不能連姿勢都不會擺,要一點一點學,今天多學一個轉身,明天多做一個踢腿,日積月累,進步就會被看見。

惠英紅直言自己16歲出道,長達46年的演藝生涯中,從未遲到過一天,即使在大紅大紫拿了影后之時,亦是一樣敬業。“你不可能看到我遲到,我都是早早就到片場,等開工。”

鄧萃雯回憶當年拍《金枝欲孽》時,拍戲前一晚才拿到劇本,又是粵語,又是古裝戲,尤其“如妃”一角,兇狠老辣,處處咄咄逼人,動輒幾十頁的臺詞對白,需要一一修改挼順,她只能半夜改臺詞,再背臺詞。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往往一個場景一口氣拍完,她的戲一拍就是七天。熬到第三天,她就崩潰了,導演放了一天假,讓她緩緩,才完成了戲份。

……

但很快,扎心的一幕來了,是“黃金配角”車保羅力邀年輕演員合作演繹《鹿鼎記》,許魏洲答應參演後,他又向範世錡發出邀約,卻遭對方拒絕,令人不禁感嘆“世態炎涼”。而“內娛究竟在高貴什麼?”迅速升溫成歲末演藝界的又一“關鍵詞”。

出道42年來,車保羅出演的戲包括《鹿鼎記》《倚天屠龍記》《港囧》《老人與狗》,雖然都是配角,但同樣令人難忘。他演的“胖頭陀”,很有辨識度,20多年後還有很多人記得。與其他大腕相比,他固然名氣不夠響亮,資源不夠雄厚,但他不卑不亢,做好本分事,因為對藝人而言,“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他欣然表示,“我會繼續下去,做到70歲、80歲,如果還需要我的話,我絕對願意服務。”

這位老牌“甘草演員”的發言真摯誠懇,圈了無數粉。節目播出後,更多內幕曝出:車保羅辭掉了市場監察工作,隔離了8天,才來到節目,卻僅錄3天節目就返回香港。網友們紛紛幫他嚮導演喊話約戲,車保羅連續十幾次登上微博熱搜榜,火爆全網,未來星途一片平坦。

相比之下,來學藝的年輕演員們就顯得自大又輕浮。範世錡第一天就遲到,並不以為恥,在導師批評過程中多次打斷講話來致歉,讓人感覺既沒有禮貌,也很缺乏誠意。

趙櫻子一上臺就自稱“迪冪孟扎”,即迪麗熱巴、楊冪、孟子義、古力娜扎的結合體,集四位女明星顏值於一身。她的有意識“碰瓷”和無意識“炫耀”,讓導師們望而卻步,誰都不願意與之合作。結果,第一場面試就被刷了下來,成為唯一無戲可演的人,觀眾也對她的表現嗤之以鼻。

整體看下來,最強烈的觀感就是,港式培訓也不能拯救某些年輕演員的尷尬演技。都說“戲比天大”,可他們呢,大活兒幹不了,小活兒看不上,玻璃心一碰就碎,成天想著一夜成名。缺乏對這份職業的敬畏心,這是他們與前輩演員最大的區別,也是最大的差距。這是經典、情懷的濾鏡全開都彌補不了的短板,造星工廠王牌培訓都改造不了的缺陷。

“學藝先學德,做藝先做人”,這是梨園古訓,也是警世恆言,它在今天依然適用。年輕演員們,與其熱衷於爭番位、搶戲份、買熱搜、營銷人設,不如拋棄分別心,俯下身去,腳踩大地,勤勤懇懇地耕耘。哪怕當一個“甘草演員”,也“千萬不要覺得我是配角我就放棄”,因為“肯定會有人看得見”。

《無限超越班》能拯救尷尬演技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