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難忘那頓年夜飯

本文轉自:中國國防報

一進臘月,過年的氣氛便漸漸濃起來。過了小年,人們開始準備年貨。奔忙勞碌了一年,平時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為的是一家人能夠過個好年。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一個家庭如果春節不能過得像模像樣,準被街坊鄰居笑話。除夕的年夜飯更是重頭戲,家裡的當家人要使出渾身解數,讓一家人吃得開心、滿足,給新年留下個好彩頭。

兒時在老家過年,除夕年夜飯都是父母張羅的,我最多打個下手,幫忙擇菜、洗菜、燒火什麼的。到了部隊,頭兩年過年都是看幹部、老兵們忙碌。後來自己提了幹,特別是當了連隊指導員後,才知道那是多麼辛苦,做好那頓年夜飯更是不容易。

那是1976年春節,我在雲貴高原某工程團10連代理指導員。當時,連長回四川老家休假,負責後勤的副連長被上級抽去出差,全連官兵過年的事幾乎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掛燈籠、扎彩門、寫春聯、出黑板報之類的事,倒是好辦,交給副指導員就一一落實了。唯有采購和準備年貨的事頗費周折。我讓司務長開了小型座談會,徵求大家對春節伙食尤其是年夜飯的意見。大家七嘴八舌,把在老家過年吃過的東西一股腦地搬了出來。司務長沉不住氣了:“你們以為是在家裡,想吃啥就有啥?這兒是連隊,只能有啥吃啥。”兩句話把大夥兒的意見堵了回去。有戰士嘟囔:“只當我們啥也沒說,過過嘴巴癮。”

我接過司務長整理的意見單,發現大家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四川和湖北的兵想吃點臘味,無臘不成年嘛;山西的兵想吃餃子,還要就著醋;江西的兵想吃煎餈粑,福建的兵想吃故鄉的紅團;還有一些兵說,過年部隊有紀律,不讓喝酒,那我們做點甜酒釀,以酒釀代酒吧……看過這張意見單後,我的心頭滾過一陣熱浪:多好的兵啊!他們平時把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都珍藏在心裡,不曾吐露。每逢佳節倍思親,家鄉的美食、媽媽的味道僅僅在萬家團圓的節日才溜上舌尖。連隊作為他們的家,幹部作為他們的主心骨,應該想方設法滿足他們所想,在除夕夜品嚐到久違的家鄉味。

要置辦哪些年貨,是需要精打細算的,一點也馬虎不得。我和司務長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列出一份詳細的購物清單。那段時間,司務長和炊事班的同志特別辛苦,天不亮蹬著腳踏車出發去集市,回來已是傍晚時分。有時一天得跑好幾個集市,才能把清單上的過年物資備齊。

那天,司務長興沖沖地告訴我:“指導員,我們跑了幾個集市,總算把年貨備齊了。”我跟著司務長來到連隊儲藏室,好傢伙,雞鴨魚肉、米麵油醋以及各種新鮮蔬菜琳琅滿目。我由衷誇獎了司務長和炊事班的同志,請他們按徵求的意見,把大家的家鄉年味做出來,滿足每個人的口腹之樂。

說幹就幹,我和炊事班的同志一起,臨時搭了個燻肉小屋,將鮮肉和鮮魚抹上炒熱的鹽巴、香料,再用松柏樹枝慢慢燻烤;將買回的糯米用溫水泡上,準備做紅團和餈粑;請來一位臨時來隊的幹部家屬當老師,指導我們做甜酒釀。連隊還有幾名回族兵,我專門交代炊事班把鍋刷洗乾淨,給他們做地道的清真牛肉、大盤雞……

在官兵們的期盼中,春節如期而至。除夕夜,一場大雪把營區裝點得分外妖嬈。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年夜飯開席了!臘肉、臘魚切片端上桌,饞得四川、湖北兵直流口水;白菜粉絲鮮肉餃子,再配上一碟山西老陳醋,讓山西兵樂不可支;煎得焦黃的餈粑、綠豆餡的紅團,讓江西兵、福建兵喜上眉梢。我也是第一次吃紅團,趁熱咬一口,軟糯滋潤、香甜爽口的感覺遍佈舌尖和口腔,留在一生的記憶裡。最暖胃暖心的還是那一碗甜酒釀,大家喝得豪情滿懷,扯起嗓子唱起“我是一個兵”……

春節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更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情感重心。辭舊迎新、團圓守歲,是這個節日重要的儀式。這些儀式中,吃年夜飯是每個人內心最牽掛、最溫暖的事。人的味覺是有記憶的。在老家養成的口味,年歲增長也難以忘掉。這些年味的記憶與鄉情、親情、戰友情相伴相隨,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留在心靈的深處,揮之不去。這不,在又一個除夕到來之際,一位四川籍戰友發來微信:“指導員,那年連隊年夜飯做的臘肉好香好香,令我至今難忘!”一位福建莆田籍戰友在微信群裡說:“那一年,指導員親手做的糯米紅團,就是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滋養了我的胃,更溫暖了我的心。”我的那些兵們,春節要到了,你們都好嗎?

釋出於:北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