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新春走基層]羊肚菌豐收在望

本文轉自:貴州日報

大方縣楊柳村食用菌種植基地

[新春走基層]羊肚菌豐收在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朝政

編者按

人勤春來早。在這個孕育希望的季節,在貴州大地,勤勞的人們在新春佳節的喜慶中走出家門,走向田間地頭,踏著春光,開始了新一年謀劃與奮鬥,黔山貴水間奏響了春的奮進樂章!

1月24日,農曆正月初三,連日陰冷的天氣溫度稍有回暖。大方縣長石鎮楊柳村食用菌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昌鍇吃過早餐,驅車朝基地趕去。

“現在正是出菇的關鍵時期,一定要管護好。”李昌鍇說,“出菇到採收的20天是黃金管理期,麻痺大意不得。”

走進遮陰棚,李昌鍇迅速檢視安插在土壤裡的溫度計。“11℃,正適合。”李昌鍇說,氣溫6℃到20℃是羊肚菌生長的最佳溫度,低於4℃會被凍壞,高於20℃就會影響羊肚菌品相。

檢視完溫度,李昌鍇立即走進另一個大棚,檢視土壤溼度計。“70%,溼度還不夠。”李昌鍇說,羊肚菌生長期,溼度不得低於80%。

看到遮陰棚裡的小拱棚薄膜封閉完好,他立即把兩頭的薄膜掀起來。“羊肚菌出土後,需要通風,需要供氧。”李昌鍇說,但是通風口過大和通風時間過長,都容易造成棚內的溫度溼度降低,影響羊肚菌生長,因此需要隨時巡查管護。

說起羊肚菌種植管護技術頭頭是道的李昌鍇原本是房屋裝修師傅,2020年夏天在百里杜鵑管理區搞裝修時認識了四川省南充市前來度假避暑的羊肚菌種植大戶鄧忠林,聊天得知,鄧中林的家鄉家家戶戶種植羊肚菌,一畝地收入不下5萬元。

一次閒聊卻讓李昌鍇聽進了心。2020年冬天,李昌鍇問路來到了鄧中林的家鄉,找到鄧中林,考察當地羊肚菌種植情況。“家家戶戶都種植羊肚菌。”李昌鍇說,“當地老鄉給我算賬,一畝地最少可產500斤鮮羊肚菌,一斤按100元計算,就是5萬元。”

李昌鍇很心動,想試種。鄧中林說願意免費提供種子,提供技術指導。

回來後,李昌鍇立即租種了家門前的7個大棚。“不懂的地方,我就電話請教鄧中林。”李昌鍇說,由於管護到位,大棚裡的羊肚菌長得安逸得很,7個大棚才一畝多一點地,收穫了230斤幹菌,賣了7萬多元。

2022年,嚐到甜頭的李昌鍇決定擴大規模,邀請鄧中林入夥,與楊柳村村民陳偉一起,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租下了楊柳村97個大棚種植羊肚菌。

“鄧中林從事羊肚菌種植多年,懂技術,瞭解市場,銷售不愁。”李昌鍇說,我們還建起了菌種加工廠,進一步節約了成本。

“你看看,菌菇出得太好了,密密麻麻的全是。”李昌鍇說,20天左右就可以採摘了,如果這段時間管護到位,畝產值應該在6萬元以上,97個大棚40多畝地產值應該超過250萬元。

“我的目標,就是帶領更多鄉親透過種植羊肚菌增收致富。”李昌鍇信心滿滿。

釋出於:北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