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中國傳統色:塑造中華文明的外表,呈現歷史質的面貌

兔年春晚《

滿庭芳·國色

》節目裡

說“從秋日的‘朱柿’裡發現吉慶的紅,從雨過‘天青’處採得清雅的

藍,從清晨

天光中尋得‘東方既白’”,

而這是斑斕綺麗的滿庭芳華的中國傳統色的世界。

隨著中國色的話題進入民眾的視野,中國傳統色又再次被提到了視覺的中心。繼虎年春晚的《只此青綠》帶動了“青色”炫風后,兔年春晚的《滿庭芳·國色》直接聚焦到中國傳統五色——“黃、青、白、赤、黑”,從而使中國色再次被關注。

中國傳統色:塑造中華文明的外表,呈現歷史質的面貌

《中國歷史的色象》一書中說,中國傳統五色的理論體系,大約在春秋時形成。

隨著戰國時齊國學者鄒衍的推動,五色與政治間有了諸多交錯,繼而使之影響倍增。至此,顏色系統在與五行建立其應對關係之後,又以五行為橋樑與其他各類“五”的命題進行融合。

“黃、青、白、赤、黑”因與五行直接對應,所以被稱為正色;而這五種顏色兩兩之間的過渡,則被稱為間色

五色在政治的強大推動和影響下,深深地滲透進中國古代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五色的演進不只是一部色彩發展史,更是一部以色彩之名的政治文化史。

例如,黃色何以成為帝王之色,青色卻成為低賤之色,而白色何以代表素潔高雅,赤色如何代表活力激情,黑色何以成為穩重莊嚴的代名詞。同時,這些色彩的運用與原材料的是否易得、工藝的是否完備、審美觀的是否變化密切相關。

▲《中國歷史的色象》推介影片

當然,色彩本身是構建美麗的自然色,還能幫助我們衍生出豐富的情感世界。例如,南北朝江淹的“

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

”(《別賦》),離愁別緒更重,作了黯然銷魂的千古一嘆;北宋范仲淹的“

碧雲天,黃葉地

”(《蘇幕遮》),卻襯出了大英雄羈旅思鄉的寸寸柔腸。

中國傳統色:塑造中華文明的外表,呈現歷史質的面貌

在中國傳統五色中,青色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青色極簡史》一書中提到:

在服裝色彩的變遷上,青色經歷了天子后妃的春祭之服、官吏之服、庶民之服、婢女之服、僧道之服,整體上從尊貴走向低微;在藝術領域,青色掀起過中國繪畫史上青綠山水畫派的華麗雄風,在魏晉時期引領過士人們的青瓷風尚,在明清時期又以變幻的青花造型使瓷器成為王公貴族的精緻珍玩。

中國傳統色:塑造中華文明的外表,呈現歷史質的面貌

《虢國夫人遊春圖》 | 《中國歷史的色象》插圖

中國傳統色:塑造中華文明的外表,呈現歷史質的面貌

唐太宗(閻立本《步輦圖》)

|

《中國歷史的色象

》插圖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色彩的歷史從來都與政治和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中,五色系統與五行理論一直互為表裡,並滲透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五色系統的影響貫穿中國的神話時代和歷史時代,是人類文明程序中獨特的人文現象。可以說,

色彩,塑造了中華文明的外表,也讓歷史呈現質的面貌

釋出於:北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