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病毒感染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症,是怎麼回事?

臨床上,血小板減少症的病發因素有很多,病毒感染就是其中之一。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減少是由於病毒損傷血小板並被吞噬細胞所清除,血小板過早破壞或消耗過多導致。有些抗病毒藥物會直接破壞血小板,也可導致血小板減少。

可致血小板減少的病毒感染包括

:麻疹、風疹、單純皰疹、水疸、鉅細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熱、貓爪熱、登革熱等。

病毒感染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症,是怎麼回事?

病毒感染導致患者血小板減少,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有這幾種情況:

1、病毒抗原吸附於血小板表面,與相應抗體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沉積到血小板和巨核細胞上,導致血小板破壞,血小板壽命縮短。

2、病毒可改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結構,使其抗原性發生改變,形成自身抗體破壞血小板。

3、抗病毒抗體與血小板表面糖蛋白髮生交叉反應,啟用補體系統導致血小板的破壞。

病毒感染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症,是怎麼回事?

4、病毒可能直接作用於巨核細胞形成核內病毒包涵體,導致血小板產生減少。

5、感冒會啟用體內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或使已啟用的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活性加強,由於有血小板抗體的存在,被啟用的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會加速清除已結合有抗體的血小板,引起血小板減少進一步加重。

病毒感染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症,是怎麼回事?

感染是很多血小板減少患者病情復發甚至是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生活中要做好防護措施,積極預防!

除了上述的病毒感染之外,許多細菌感染也可致血小板減少,包括革蘭氏陽性及陰性細菌敗血症,腦膜炎雙球菌、菌血症、傷寒、結核病、細菌性心內膜炎、猩紅熱、布氏桿菌病。

細菌毒素抑制血小板生成或使血小板破壞增加,也可由於毒素影響血管壁功能而增加血小板消耗。總之,單純血小板減少患者,如有明確的感染徵象,要考慮該病,原發感染控制後,血小板才能恢復。

點選加入血小板減少病友群

>> 群裡只有病友跟家屬,僅供交流互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