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研究發現改善炎症性腸病的營養干預方法

6月1日,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線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陳雁研究組的研究成果Intermittent administration of a fasting-mimicking diet reduc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promotes repair to ameliorat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mice。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發病機制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來,由於不良飲食習慣、生活壓力和生存環境的影響,炎症性腸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飲食限制特別是熱量限制已在多種實驗動物模型上被證實是一種延緩衰老有效的干預方式,且在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模型上發現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而飲食限制在炎症性腸病上的作用仍不清楚。

該研究利用葡聚糖硫酸鈉(DSS)對小鼠進行4個週期的腸炎反覆誘導,儘可能模擬慢性腸炎發生發展過程,並分別在第三和第四個週期期間按小鼠正常熱量攝入的30%進行間歇性模擬禁食(FMD)干預,持續干預3天,隨後恢復正常飲食4天。與正常飲食的腸炎模型小鼠相比,間歇性模擬禁食干預小鼠的腸炎疾病活動指數(DAI)顯著降低,結腸炎症程度在組織學和形態學上也得到顯著改善。此外,研究透過流式細胞術實驗分析發現,在間歇性模擬禁食干預的腸炎模型小鼠外周血和脾臟中,CD4陽性T淋巴細胞比例顯著低於正常飲食腸炎模型小鼠。研究透過免疫熒光實驗分析發現,間歇性模擬禁食干預腸炎模型小鼠腸道固有層免疫細胞浸潤顯著低於正常飲食腸炎模型小鼠,而腸幹細胞數量以及腸上皮增殖訊號顯著增加。

研究顯示,間歇性模擬禁食干預在小鼠腸炎模型中能夠顯著改善炎症程度和疾病活動指數,顯著降低系統性的炎症,促進腸幹細胞自我更新、分化,促進腸上皮的再生與修復。

營養與健康所與上海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宋爍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陳雁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的支援。

研究發現改善炎症性腸病的營養干預方法

圖為結腸切片的炎症小體NLRP3的免疫熒光染色,紅色為NLRP3陽性細胞,藍色為細胞核。DSS誘導的腸炎中炎症小體明顯增加,而間歇性模擬禁食干預(FMD)可以顯著降低炎症小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