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每個腫瘤科醫生都該知道的“腫瘤突變負荷” |深度解讀 TMB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療效預測依舊缺乏確定的生物標誌物。和 PD-L1 及微衛星不穩定(MSI)不同,腫瘤突變負荷(TMB)的獲批引起了較多爭議。

中國《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已於近期發表,我們也來梳理一下這個免疫指標。

什麼是 TMB?

TMB 是指特定基因組區域內體細胞非同義突變的個數,通常用每兆鹼基多少個突變表示(mut/Mb),在早期研究中也直接以突變數量表示。TMB 可以間接反映腫瘤產生新抗原的能力和程度,預測多種腫瘤的免疫治療療效。

目前免疫治療最為確定的 3 個標誌物——TMB,MSI 和 PD-L1 表達常有不同:

同時具備 3 個標誌物的患者比例僅為 0。6%。

MSI-H 和 TMB-H 似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83% 的 MSI-H 患者同時為 TMB-H,而只有 16% 的 TMB-H 是 MSI-H。

TMB 和 PD-L1 則相互獨立,同時 TMB-H 和 PD-L1 陽性者對 ICI 反應最佳。

TMB 的臨床證據

2014 年首次在黑色素瘤中發現了 TMB 和抗 CTLA-4 抗體的療效具有相關性。

2015 年,回顧接受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資料,發現具有更高 TMB 的患者具有持續臨床獲益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改善。

之後,幾項大型的隨機對照Ⅲ期研究也陸續證實了 TMB 的療效預測作用:

CheckMate 026 研究發現 TMB-H(≥ 243 突變)的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對比化療具有 PFS(9。7 月 vs 5。8 月)和客觀反應率(ORR)的改善(46。8% vs 28。3%)。

CheckMate 227 研究發現對於 TMB ≥ 10 mut/Mb 的患者,雙免疫對比化療具有 PFS 的顯著延長(7。2 月 vs 5。5 月)。

基於以上結果,2018 年,NCCN 指南(2019。v1)首次將 TMB 列入 NSCLC 患者的免疫治療療效預測標誌物。

2017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一項薈萃分析發現在 27 種腫瘤中,TMB 和 ORR 具有顯著相關性。在 KEYNOTE-158 研究中,包括肛管癌、膽管癌等 10 種腫瘤中發現,TMB-H(≥ 10 mut/Mb)的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比 TMB<10 mut/Mb 的患者具有更高的 ORR(29% vs 6%)。

KEYNOTE-158 研究結果使得 FDA 在 2020 年 6 月批准了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用於標準治療後進展的晚期 TMB-H(≥ 10 mut/Mb)患者,FoundationOne CDx 為同時獲批的伴隨診斷,這標誌著 TMB 正式成為繼 MSI-H/錯配修復缺陷(dMMR)後的第二個「泛癌種」免疫相關生物標誌物。

然而 TMB 並未受到一致認可。CheckMate 227 研究更新總生存(OS)資料,發現 TMB 無法預測 OS 獲益。KEYNOTE-021/189/407 研究發現 TMB 和帕博利珠單抗+化療的療效不相關。

就連獲批的關鍵研究——KEYNOTE-158 中,TMB-H 和非 TMB-H 的患者的 PFS 和 OS 也沒有顯著差異。因此,TMB 的作用依舊難辨。

血液 TMB(bTMB)

POPLAR 和 OAK 研究的回顧性分析第一次發現了 bTMB 和組織 TMB(tTMB)的一致性,超過 1000 例接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的患者中,bTMB ≥ 16 mut/Mb 的患者具有更長的 PFS,且 bTMB 與 tTMB 具有相關性。

一項基於 bTMB 的前瞻性 B-F1RST 研究顯示,接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的 NSCLC 患者中 bTMB ≥ 16 mut/Mb 可預測 ORR 和 PFS 獲益。

然而 bTMB 也同樣存在矛盾結果。度伐利尤單抗+tremelimumab 雙免疫治療中,NEPTUNE 研究發現 bTMB-H(≥ 20 mut/Mb)和臨床獲益無關,而 MYSTIC 研究中 bTMB ≥ 20 mut/Mb 的患者則具有更長的 OS 和 PFS。

TMB 的影響因素

TMB 可被很多因素影響,包括不同瘤種,內在遺傳/分子因素,腫瘤微環境改變,外界致癌原,不同檢測方法和不同界值都可能造成 TMB 缺乏異質性,而使之不能作為準確的反應預測因子(圖 1)。

TMB 在不同瘤種,生物特徵和患者特徵都有不同。最高見於面板鱗癌,黑色素瘤,NSCLC,最低見於乳頭狀甲狀腺癌;吸菸患者 TMB 常較高;不同種族和性別中 TMB 也不同。

MMR 通路基因突變、DNA 複製通路缺陷如 POLE/POLD 突變,以及 TP53,APOBEC,LRP1B,NF1,BRCA2 等基因突變和高 TMB 相關,而 EGFR,STK11,JAK1/2 和 B2M 等基因突變可能和更低的 TMB 相關。TMB 和複製數變異(CNV)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每個腫瘤科醫生都該知道的“腫瘤突變負荷” |深度解讀 TMB

TMB 檢測的影響因素(圖源:參考文獻 6)

TMB 的檢測

TMB 的檢測受樣本質量、檢測方法和分析方法等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用前應充分了解 TMB 檢測的條件。

樣本:腫瘤純度要求 ≥ 20%,需要有正常對照為檢測提供胚系變異資訊。

方法:全外顯子測序(WES)是 TMB 檢測的「金標準」。但是 WES 價格昂貴,檢測時間長,需要新鮮標本,因而應用受限。靶向測序 panel 已經成為 WES 的有效替代,為準確性考慮,其覆蓋範圍應 ≥ 1。0 Mb,測序深度 ≥ 500×。

分析:TMB 的中位值和分佈範圍在不同癌種中有所不同,因此,在各個癌種中分別確定界值十分重要。應使用相同的篩選策略,選擇排序在 20% 以上的病例定義為 TMB-H,而前瞻性的臨床療效才是確定 TMB 界值的最佳標準。不同靶向測序 panel 的 TMB 不能通用。

小結

對於無標準治療的晚期腫瘤患者,TMB-H 提供了免疫治療獲益的可能。

某些情況下 TMB 可預測 ICI 治療反應,但結論並不一致,特別是 TMB 預測長期結局以及免疫聯合治療的療效時應慎重。

bTMB 和 tTMB 具有一致性,但臨床應用還缺乏強證據。

使用 TMB 時,應結合瘤種、人口特徵、基因特徵和檢測方法綜合解讀。聯合使用 PD-L1 和 TMB 等多種生物標誌物可能是篩選免疫獲益人群的更好方法。

參考文獻

1 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0 年版)。 中國癌症防治雜誌。 2020, 12(5): 485-94。

2 Yarchoan M et al。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and Response Rate to PD-1 Inhibition。 N Engl J Med。 2017 Dec 21;377(25):2500-2501。

3 Marabelle A et al。 Association of tumour mutational burden wi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urs treated with pembrolizumab: prospective biomarker analysis of the multicohort, open-label, phase 2 KEYNOTE-158 study。 Lancet Oncol。 2020 Oct;21(10):1353-1365。

4 NCCN guideline: NSCLC (2019。v1)

5 Li R et al。 Choosing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wisely for immunotherapy: A hard road to explore。 Biochim Biophys Acta Rev Cancer。 2020 Dec;1874(2):188420。

6 Zhang Y et al。 The emerging development of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NSCLC。 Future Oncol。 2020 Mar;16(9):469-481。

策劃:GoEun

本文首發於丁香園旗下專業平臺:腫瘤時間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