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慢性腹瀉」病因太多,記不住,收藏這張思維導圖就夠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一張腦圖,輕鬆記憶。

慢性腹瀉是一種以排便次數增多(>3次/日)、糞便量增加(>200g/d)、糞質稀薄(含水量>85%)、病史超過3周或以長期反覆發作為特點的消化系統疾病。

其發病基礎是因某些原因引起胃腸道分泌、消化、吸收和運動等功能發生障礙或紊亂,以致分泌量增加、消化不完全、吸收量減少和(或)動力加速等,最終導致糞便稀薄(可含滲液),大便次數增加而引起腹瀉。

大部分醫生對慢性腹瀉病因的診斷還是停留在問診和一些傳統的檢查上,如大便培養細菌法、糞便塗片法、腸鏡等,這些只能幫助醫生排除是否感染了寄生蟲、致病菌等,除了常見的胃源性腹瀉,其他很多疾病常以慢性腹瀉為首發症狀,特別容易被誤診,從而延誤患者的治療。

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慢性腹瀉的病因可分為消化系統疾病和全身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又可分為腸道疾病、胃疾病、胰源性腹瀉、肝膽道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又可分為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尿毒症、藥源性腹瀉等。具體病因如下圖所示:

「慢性腹瀉」病因太多,記不住,收藏這張思維導圖就夠了

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診斷應從病史和體格檢查開始尋找慢性腹瀉的發病線索。

1、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飲食習慣、過敏史、近期旅行情況、腹部手術史及放射治療史,注意患者的體徵及伴隨症狀。

乳糜瀉患者常有缺鐵性貧血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此外,慢性腹瀉可能由某些全身疾病引起,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腺垂體功能減退、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醫生必須警惕胃腸道以外的症狀和疾病。

2、對於慢性腹瀉,應首先注意鑑別功能性腹瀉及器質性腹瀉。

病史、體徵、體格檢查有利於初步鑑別功能性腹瀉與器質性腹瀉。病變位於直腸或乙狀結腸的患者,腹痛多位於左下腹,排便常伴有裡急後重感,每次排便量少,糞色較深;而病變位於左半結腸或小腸病變的患者,可同時伴有臍周腹痛,排便無裡急後重感。動力性腸病及炎症性腸病患者病程較長,且呈反覆發作的特點。

腹瀉症狀持續3個月,夜間活動腹瀉加重,體重明顯減輕,可能提示為器質性疾病;功能性腹瀉常伴有下腹痛或者左下腹隱痛,便後疼痛可緩解,大便檢查無病原體,內鏡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參考資料:

[1]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第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胡品津,謝燦茂主編。

[2]張莉娟,江勇,劉炳華,張志廣。成年人慢性腹瀉病因的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22):2760-2764。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陳智鵬

本文稽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

-End-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稽核透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