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心梗”從來不嫌你年輕,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生活中,很多人偶爾會出現胸悶、胸痛的情況,如果持續時間短、症狀比較輕,就不太會在意。可你絕對想不到,有些徵兆的出現是心臟發出的報警訊號!

今天小編準備了一套自測題,幫您瞭解心梗背後的健康隱患。

一、

心梗引起的胸痛是怎樣的

A.壓榨疼、悶痛

B.刀割痛

C.針刺疼

D.燒灼痛

答案:A

答案解析:

心梗的痛點在胸部的正中間的骨頭後面,表現為壓榨的悶痛。因有神經病變,

20%~40%

的糖尿病患者發病後無明顯的胸痛表現,稱為無痛性心梗,僅有胸悶、噁心、嘔吐,或心慌、頭暈、乏力,甚至突然出現暈厥等非特異性症狀。

“心梗”從來不嫌你年輕,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二、心梗會導致哪些部位不適?

A.胸骨後

B.上腹部

C.頸部

D.牙

答案:ABD

答案解析:

心梗引發的胸痛,最典型的位置是在胸骨後方。但內臟引發的疼痛會反應到體表,不明原因的突發性

牙痛、下頜痛、嗓子痛、脖子痛、上腹痛、左肩痛、手臂痛、後背痛

等,同樣需要重視,這往往是身體在發出“呼救訊號”。

三、心梗引起的胸痛會持續多久?

A.幾秒鐘

B.5-15分鐘

C.30分鐘以上

D.無症狀

答案:C

答案解析:

如果疼痛是在

30

分鐘以上,應考慮心梗。如果胸痛時間不到

1

分鐘甚至幾秒鐘,不考慮是心梗,大部分是心臟的早搏或者神經官能症等。

“心梗”從來不嫌你年輕,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四、什麼情況下會發生心梗?

A.情緒激動時

B.劇烈運動時

C.飽餐時

D.休息時

E.空腹時

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心梗。

夜間睡眠

應尤為注意,夜間心肌供血的需求量較小,此時的胸痛表明,在冠脈狹窄的基礎上存在血管痙攣和新發心絞痛問題,如果處理不及時,後果十分嚴重。

五、心梗與什麼不良習慣有關?

A.抽菸

B.肥胖

C.熬夜

D.高血糖

E.高血壓

F.高血脂

答案:ABCDEF

答案解析:

急性心梗發生在全年齡段,常見於

糖尿病

患者。糖尿病患者發生心梗的機率高達常人的

2

4

倍,且症狀也更嚴重。

高血壓

是心梗的高危因素,心梗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血壓控制不良會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推動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導致心梗。

肥胖

會增高血脂,誘發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吸菸

熬夜

是引起心梗的重要原因。

突發心梗,牢記兩個“120”

撥打120急救電話

出現持續的胸痛可能預示著突發急性心梗,患者及救助者應立即撥打

120

急救,不要有任何猶豫和遲疑!

“心梗”從來不嫌你年輕,這是一份看了能救命的防治指南!

把握黃金120分鐘

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臟重獲血液供應,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關鍵。疏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後

120

分鐘內,每拖延

1

分鐘,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死去。

睡前一杯“救命水”防心梗

血液最黏稠的時間段是半夜到清晨,如果睡覺前及起夜時適當喝水,稀釋血液濃度,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型別:白開水

白開水是目前認為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清潔無菌,煮沸後水質和水硬度得到改善,儲存適量礦物質,是最經濟的健康飲品。️

溫度:與體溫相當

喝過冷的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過燙的水也不推薦,因為高溫度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甚至增加食道癌風險。

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與體溫大體相當即可。️

水量:200毫升左右

如果身體本身就患有腎臟疾病或某些代謝性疾病,則應遵循醫生指導,以免給身體造成負擔,加重原有疾病。

速度:小口慢飲

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嚥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正確的喝水方應該是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嚥下。

日常生活如何護理?

雖然急診冠脈介入治療水平大大提高,但比起亡羊補牢,未雨綢繆似乎是更好的辦法。建議大家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 規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遊戲,避免精神緊張及持續高壓狀態,保持心態平和,學會給自己減壓放鬆。■ 規律運動,鍛鍊身體,避免久坐不動,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散步、游泳、舞蹈、打太極拳等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

30

分鐘以上,每週

3-5

次,要注重動靜結合。■ 提倡健康飲食,以清淡為主,遵循“四少三多”的原則,少糖、少鹽、少脂肪、少澱粉,多蔬菜、多水果、多

優質蛋白

,食品種類多樣化。按時進餐,飲食有節

,每日飲用8杯優質水

。■ 定期監測體重及腰圍情況,控制體重,避免超重及肥胖的發生。■ 戒菸戒酒,吸菸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還會導致血管痙攣和心肌缺氧。即使是適度飲酒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30

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坐班族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監測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