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中醫揭秘,原來睡子午覺有這樣好的效果!

中醫揭秘,原來睡子午覺有這樣好的效果!

01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可見,睡眠為第一大補。

俗話說“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徹夜難睡,渾身疲憊。”因此,睡覺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

老子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通俗來講,睡覺是人修養生息、養精蓄銳的過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白天工作、學習則是釋放能量的過程。陰陽各半,缺一不可。

人是自然的產物,就該和自然一樣,養生要順四時,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看重“三寒兩倒七分飽”的生活理念,而所謂“兩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覺”,子時指晚11 點至凌晨1點,午時指中午11點至下午1點,睡子午覺的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與“合陽”的時候,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人體養陰、養陽。

《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白天午時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而此時正是陰氣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靜,30分鐘即可,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此時陰氣最重,而陽氣初生,此時經脈執行到肝膽,子時養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應該熟睡,否則,可表現為面板粗糙、黑斑、面色發黃等;

中醫認為人一定不能長期熬夜,在晚上10點做睡前準備,11點就要進入熟睡。

中醫揭秘,原來睡子午覺有這樣好的效果!

02

子時和午時,一個是陽氣初生的時候,一個是陰氣初生的時候,不論陰氣和陽氣,在初生的時候都很弱小,推薦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岐黃名媛艾灸百科”,學習艾灸知識,需要很好地保護;如果在生的時候就消耗了,那麼它們的長、化、收、藏就談不上了。

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則認為,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規律性很強,現在的人們往往該睡覺的時候不睡,卻在不該睡覺(子午覺之外)的時間“補充睡眠”,這其實是“非時亂睡”,都是對健康造成傷害的重要原因。

另外,中醫理論還認為:“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於膽。”膽又為少陽,“少陽不升,天下不明”。

如果晚上不能及時睡覺,或睡覺質量不好,第二天少陽之氣沒有升起,人就易睏乏,沒有精神。

子時不睡,除造成膽汁新陳代謝不利外,還可造成貧血、供血不足。膽虛上不明目,血虛下不養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痠軟之症。肝膽在五形中為青色,子時不睡面色易返青、丑時未睡面色則易鐵青。肺在五形中為白色,寅時末睡面色就易青灰。

當今,工作時長的拉大、生活節奏的加快,常常使人力不從心、疲憊不堪。晚睡早起,成為了人們的生活寫照,因此,午睡便成了很多人一天工作的重要保證。

中醫認為,午睡不但可以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具有增強機體防護功能的作用。

中醫揭秘,原來睡子午覺有這樣好的效果!

03

睡午覺雖然是有益於健康的,但是這個中間還是很有門道的。也只有掌握了要領,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若不得要領,則有可能適得其反。

首先,午睡前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吃得太油膩,尤其是不要剛吃完午飯就午睡。

剛吃完午飯,胃剛好被食物充滿,此時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壓會下降,大腦供氧及營養會下降,這也是午餐後人們容易犯困的原因,若剛吃完午飯就睡覺,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不僅起不到午休的作用,反而還容易誘發疾病;若午餐吃得過飽,推薦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岐黃名媛艾灸百科”,學習艾灸知識,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此時午睡不利於胃的消化;若午餐吃得太過油膩,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此時午睡可能會加重冠狀動脈病變。

其次,午睡的時間不要太長,如果午睡時間過長,醒來後會不舒服。

一般來說,午睡是小憩,小憩的時間一般是片刻,也就是15-30分鐘,如果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或者更長,一兩次還不打緊,若時間長了,就會擾亂生物鐘,影響晚上睡覺的規律了。

再次,午睡的姿勢也很重要。

別小看午睡時間短,感覺就是打個盹兒,但也不能太隨意,尤其記得在中學時,趴在桌上午睡,還用手當枕頭,這樣是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一般來說,趴在桌上睡會減少頭部供血,讓人在醒後容易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大腦缺血缺氧的症狀;用手當枕頭會使眼球受壓,還會使雙臂、雙手發麻、刺痛。那麼,午睡的姿勢應該如何?一般來說,建議午睡採用平臥或側臥,頭高腳低、向右側臥為最佳。

最後需要強調一下,午睡時不要受涼。

冬季午睡時應蓋上薄毯子,以免寒氣侵襲,即便是在夏季,午睡時也要在腹部蓋上一條毛巾,以免涼氣乘虛而入。另外,午睡時,不要在有穿堂風或風口處午睡,以免受涼。

總之,午睡雖然小憩一會兒,對人體的健康卻是大有裨益。可見,“睡好子午覺,勝過吃補藥”的說法不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