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神奇的中藥:中藥起效的關鍵——四氣五味

中醫治病,方法頗多,粗略一想,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被中醫拿來治病的。當世中醫用的最多的方法差不多也就是中藥和針灸了,甚至用中藥更多一些。中藥能治病,即使在今天還是有很多反對中醫的人不信的,弄點草根、樹皮、石頭塊兒就能治病?就 連不少中醫大夫,雖然手裡開著中藥,也是不大相信中藥能治病的。

神奇的中藥:中藥起效的關鍵——四氣五味

中藥能不能治病?答案是肯定的。中藥是怎麼治病的?很多中醫會說“書裡都寫著呢,例如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桂枝:發汗解表,溫陽通脈”,功效都寫著呢,不得按圖索驥麼。現代藥物化學分析會得出一堆結論,各種鹼,各種酶,各種素,進入人體怎麼怎麼的就發生什麼什麼的反應,然後就治病了。

當然了,這是科學,肯定是有可取之處,該研究得研究。但是中醫人也不能把老祖宗怎麼教我們用中藥的方法給忘了。用中藥,還得是中醫思維,只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來防病治病的藥物才被稱之為中藥,不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的藥物頂多算是草藥,礦物藥,動物藥或者化學藥。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中醫用中藥,根本在四氣五味,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五味(酸苦甘辛鹹),是高度的概括和總結的凝練,還得是要回歸經典。

《神農本草經》講“麻黃 :性味辛,溫。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性溫則能祛寒,味辛則能行氣發散,氣輕清則入上焦,味兒辛散則宣衛鬱,自然是能發汗解表,驅寒外出。

《神農本草經》講“桂枝:性味辛甘、溫。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味辛則行氣發散,味甘則和中補虛,性溫則溫陽散寒,辛甘化陽,其特性自然是溫陽通脈。

神奇的中藥:中藥起效的關鍵——四氣五味

熟悉藥物的四氣五味只是用藥的一個環節,要想用好藥,不僅要通曉藥性藥理四氣五味,還要了解藥物的生長環境,生物習性,以及不同的炮製手段,更需要口嘗身試,親身體驗,獲得具象化認知,才能更好的瞭解並解決病人的痛苦。

現今,中藥的發展方向都是朝著科學化,微觀化,當然了,為了中醫中藥的發展,這麼做也算是探索,是多了一個看問題的角度。但是中藥用藥本身的四氣五味,最起碼作為中醫大夫的我們不能忘了,把握好四氣五味,靈活變通,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被中醫拿來治病用的,不然就不要怪人家說中醫的壞話了,自己不努力,找誰也沒用。

附:古中醫面貌——最後的傳人(轉載於QQ空間)

筆者有幸在北京結識一位醫家。這位行醫二十多年的醫家身世曲折,醫學知識來自口口相傳的師父。他的這門醫學過師徒間單口傳授,七十多代。與世俗中向師父進貢的學習方式不同,是師父找錢給能將這門醫術完整無缺地繼承下來的人,嚴格地要求徒弟能一字不漏地將三十多萬字的千年醫經背下來。

這位醫生那時還是二十歲出頭的年青人,他花了七個冬天的時間將醫經背完。醫經對《黃帝內經》做了補充和修定,更有相當部分地是《黃帝內經》沒有記載的內容,其文意的艱奧可看出,這部分醫經可能比《內經》成書的年代更早。其中對疾病的論治,專在氣味。

年青人在山中辨認藥草親嘗藥味,藥草的毒性使他牙齒全部脫落,華髮滿頭。九死一生的嘗藥經歷,使他最終通曉藥物的氣味與功用,以及藥物組合化的氣味變化規律。他對藥物的見解超越了藥典上的記載,這使得他後來行醫用藥得心應手。

他的處方用藥只是平常幾味藥,只在藥物的劑量上增減變化,便化合成了不同的味道。他運用的氣味之道出自《內經》,卻比《內經》更完善。在他的組方中,氣味與時令、地域、人體、病症結合得絲絲入扣。如《內經》載五臟中肝的辛補酸瀉,如果生硬的將這個“辛補酸瀉”用於一年五季(含長夏)中去治療肝病,則為大謬。他對藥物氣味的運用,是隨著天時的變化而變化,是具體到一年之中的二+四節氣,甚至七十二候(一候五天)的,如肝在一個季節是“辛補酸瀉”,但在其他季就要用別的味道來進行補瀉。這種藥理氣味的變化完全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他的處方緊緊抓住“氣味”這個治病的宗綱,以不變應萬變,所以,果皮、秸杆、紙張,甚至腳下的泥巴成了他的良藥,凡遇沉痾頑疾,或汗、或吐、或下、或瀉,無不隨手而起。他每天的病人凌晨三、四點鐘就要去排號,否則就掛不上他的號。有好事者將他的方子錄給擅長“經方”的專家、教授們看,皆搖頭曰:“無章可循。看不懂啊。”

筆者無意在這裡杜撰一個吸引眼球的傳奇故事,本文的用意只是要說明三點:一、古中醫,失傳始於唐宋,迄至今日,已蕩然無存。千餘年來,岐黃之道每況日下,自身的誤入岐途才是其衰敗的關鍵所在;二、拂去流俗的塵埃,其實,學習中醫的康莊大道一直襬在我們面前,只是我們對它視而不見,那就是“氣味”學。醫的復興並不虛妄,“氣味”之學重現光彩之日,便是她的復興之時。

神奇的中藥:中藥起效的關鍵——四氣五味

廣元子中醫傳播平臺:

一個青年中醫對中醫的實踐感悟和思考的生活記錄,以科學的態度和思維面對中醫的古往今來、東南西北。個人之見,客觀立場,拒絕閒聊,槓精勿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