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紅肉與白肉,到底哪個更好?

紅肉與白肉,到底哪個更好? 我們先來看看紅肉與白肉的分類。

紅肉,主要是指烹飪前呈現紅色的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等;而烹飪前為白色的肉叫白肉,比如雞、鴨、魚、貝等。當然,這種分類方法也是有漏洞的,比如三文魚本身也是紅色,但它屬於白肉。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

紅肉與白肉都是肉類,都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但是,紅肉與白肉相比較,二者在脂肪含量上有明顯差別。首先,紅肉中脂肪含量高,尤其是豬肉,每100克豬肉中脂肪含量高達30。3克,而100克雞肉中脂肪的含量僅10克左右,只是豬肉的1/3。即使是瘦豬肉,所含的脂肪還是很高的。二是紅肉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的含量卻比較低。如牛肉中的不飽和脂肪僅佔脂肪總量的5%,而在雞肉的脂肪中,不飽和脂肪佔23%,是牛肉的近四倍之多。

紅肉與白肉,到底哪個更好?

大家都知道,紅肉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首。調查顯示,紅肉攝入量高的地區,居民的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既然如此,紅肉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

紅肉也能吃,但最好以白肉代替紅肉

紅肉之所以呈紅色,是因為含有肌紅蛋白。與白肉相比,紅肉中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12、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磷等。這些成分對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對於基本不食用紅肉的人來說,應該加強其他的補鐵方式。

每天吃紅肉量控制在100克以內。經過加工的肉質食品添加了防腐劑,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後患病風險更大。而如果每週吃2~4次魚,則會降低患癌症的危險。因此,最好以白肉代替紅肉,適量補充新鮮的、經過蒸煮的紅肉。

改善飲食結構,預防癌症

為了預防癌症,人們最好改善飲食結構,紅肉不能多吃,尤其是腎友們。此外要多食水果和蔬菜。蔬菜、水果對人體起著始終如一的保護作用。特別是胡蘿蔔、西紅柿、十字花科蔬菜、大蒜、洋蔥、土豆、檸檬、葡萄、大豆、漿果類等,它們大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抗氧化劑、礦物質等。蔬菜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大量纖維素,而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及時排出糞便及大量有毒物質。

下面來盤點吃肉的種種誤區:

⊙“海魚好,要多吃,趁著新鮮吃”

總的來說,魚肉要比牛羊肉好。首先,魚肉的蛋白質非常好消化;其次,魚的脂肪總量少,型別很好。而且深海魚中所特有的w-3脂肪酸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並不是說魚肉好,就要多吃。深海魚中有一種物質叫嘌呤,它在深海魚中的含量比在河魚中的含量多得多。這個東西在體內代謝成尿酸。尿酸在體內蓄積多了,就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導致血尿酸增高。之後,還會引起痛風甚至痛風性腎病。海魚一週可吃兩次,一次不超過半斤,烹飪方法以清蒸為最佳。趁著新鮮吃的說法也太過絕對,譬如生魚片可以吃,但是一定要處理好,因為現在魚的汙染很嚴重。據我國對南方淡水魚的調查,魚身上沾著細菌和寄生蟲的比例很高,有的甚至高達60%~70%。這些細菌寄生蟲透過高溫是可以殺滅的,所以吃熟的安全。

紅肉與白肉,到底哪個更好?

此外,建議大家做魚前,最好用清水泡一泡。因為魚剛剛殺死,身上的細菌寄生蟲並沒有死,泡一泡,靜止一段時間後,細菌死亡的就多了,而且魚肉的口感也會好一些。

⊙“鴨子很容易出油,儘量不吃”

很多人持有這種觀點:鴨子,尤其是烤鴨,出油很多,因此要少吃。但烤鴨又非常美味,喜歡的人很多。所以說鴨肉讓人又恨又愛。對於如何吃鴨肉,我們要客觀看待。鴨肉的好處是容易消化,味道可口;鴨肉裡的脂肪油和橄欖油成分相近,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因此鴨肉還是不錯的。對於鴨肉的高脂肪,我們可以控制一下,譬如每次吃烤鴨時不要吃太多,也不要經常吃。此外,在做鴨肉時,儘量選擇低油的方法烹製,鴨湯儘量少喝,因為裡面的營養不高,脂肪含量卻很高。

紅肉與白肉,到底哪個更好?

⊙“豬肉越鮮紅越新鮮”

這純粹是誤區,因為在自然情況下,豬肉不可能呈現鮮紅的顏色。新鮮的豬肉是淡紅色、粉紅色,時間長了會變成暗紅色、褐紅色。如果豬肉呈鮮紅色,肯定是用了一些違禁的東西,比如硼砂,硼砂對人體是有害的,攝入超過一定量會致癌、致死;還有些人用一氧化碳包裝豬肉,使肉色鮮紅;還有用亞硝酸鹽使肉色鮮豔,但亞硝酸鹽是致癌物質。

在家做紅肉時,可以先將紅肉略煮,然後放入冰箱冷凍至白色的脂肪凝固,然後將白脂去除,重新烹調,可極大降低脂肪攝入;吃紅肉時搭配粗糧,能降低膽固醇的攝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