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我們的大腦,實質上是一臺貝葉斯機器

id:puoketrader

編 輯

| 張旖旎

作 者

| Lachel

來 源

| L先生說

導言

首先有一個初始的猜測(先驗機率),然後透過一系列的嘗試,不斷獲取資訊,來修正這個初始猜測,從而得到一個更完整、錯誤更少的新猜測(後驗機率)。——這就是貝葉斯學派的基本思想。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進步,人工智慧、影象識別、機器翻譯……背後的功臣貝葉斯方法開始大放異彩。

塔勒布說過:數學不僅僅是計算,而是一種思考方式。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斷調整,快速迭代——人們逐漸開始認同,人腦就是採用貝葉斯方法來工作的,我們的一切想法和行為,本質上都是對大腦的一種訓練和強化。

人類個體其實是一部非常有效的貝葉斯學習機,光有演算法算力還不夠,還需要大量優質的資訊輸入。因為我們如何訓練它,它就會走向怎樣的道路。

以下,祝開卷有得。

正文

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上的緣故,有些焦慮,幾乎天天失眠。

那會兒壓力很大。躺在床上,身體很疲勞,但是睡不著。腦子裡總在轉著各種各樣的念頭、思路、規劃……結果就是,第二天經常頭痛,什麼事都幹不了。

所以,那段時間,除了處理手頭的事情,我也嘗試了不少應對失眠的方法。

我發現,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其實非常簡單。一句話:當你在床上時,覺得很清醒、睡不著,那就立刻起床,隨便做些別的事情。等你感到困了,再上床。

這個方法比任何技巧都管用。一般當我上床後,大概過十幾二十分鐘,覺得毫無睡意,我就起來點盞檯燈,看一會書 —— 當然不能看小說,要看一些比較放鬆的,比如教科書、學術專著就挺好。等覺得困了,再上床。

一般最多折騰兩次,就能夠睡著。

當然,這裡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檯燈不要太刺眼,最好是橙光,避免影響褪黑素分泌;時間也不用過分在意,不用真的掐著20分鐘,只要你覺得沒有睡意,大腦開始胡思亂想,就起床。

如果你也被失眠困擾過,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為什麼這個方法會奏效呢?因為,它背後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原理:

我們的大腦,是非常善於構建「聯絡」的。

當你在床上不睡覺,而是輾轉反側、心煩意亂、充滿雜念時,大腦就會把「床」和你當前「睡不著」的狀態聯絡起來,寫進它的「資料庫」裡面。

下一次,你再上床時,大腦就有更高的機率,從資料庫裡提取出這種聯絡。

從而,你就越容易「睡不著」……

也就是說,這本質上是一個惡性迴圈。你越睡不著,這種狀態就越會被大腦「學習」、記住,內化成預設的模式,用來應對相似的場景,從而使你更加睡不著。

所以,「立刻起床」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破除「睡不著」和「床」的聯絡,只留下「睏倦」跟「床」的聯絡,從而起到合理引導大腦的目的。

換言之:我們的一切想法和行為,其實本質上,都是對大腦的一種訓練和強化。你怎樣去訓練它,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我們的大腦,實質上是一臺貝葉斯機器。

什麼意思呢?我拿智慧推薦演算法來舉例。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智慧推薦演算法,都會標榜一點:你用得越多,它越瞭解你。你如果天天用,它甚至可以比你自己更瞭解你。

但是,演算法只不過是屏幕後面執行的一串程式碼,它怎麼知道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呢?

簡單來說,它是這麼執行的:首先,根據獲取到的大量資料,建模,做出一個大致的框架。然後,根據你給它的初步資訊,把你放進這個框架裡面,來「猜測」你可能會喜歡什麼。

隨後,它會根據你作出的操作和反饋,來不斷修正這個「猜測」。

它推給你一篇文章,你看都不看就劃掉了,那麼這篇文章所對應的特徵,在演算法裡面的權重就會被調低;反過來,你不但點進去了,還滑到底、讀完了,那麼這些特徵就會被調高……

根據你所做出的大量行為操作,演算法就可以慢慢地為你勾勒出一個輪廓:你可能更喜歡標題在一行以內、不帶感情詞彙的,正文在4000字到5000字之間,偏科技和商業,帶有某些關鍵詞的,偏向某幾個作者的……這樣的內容。

它並不用關心你是誰,是什麼樣的人,它只需知道:什麼樣的內容,能夠得到你更好的反饋(願意讓你點進去並且讀完、分享),就可以了。

這就是貝葉斯學派的思想:首先有一個初始的猜測(先驗機率),然後透過一系列的嘗試,不斷獲取資訊,來修正這個初始猜測,從而得到一個更完整、錯誤更少的新猜測(後驗機率)。

大腦也是一樣的。

比如:你睡覺的時候總是會躺在床上,那麼久而久之,大腦就會把床跟「睡覺」建立一個聯絡,當你上床後,啟動「睡眠程式」。這很合理。

但有一天,你由於壓力或焦慮,突然睡不著了,在床上輾轉反側,那麼大腦會怎麼做呢?它會忠實地記錄這個資訊,把資料庫更新成這樣:床 = 99%睡眠 + 1%清醒。於是,調低「睡眠程式」的效力。

第二天,你還是失眠,那麼資料可能就變成 98%睡眠 + 2%清醒,睡眠程式的效力就會再次減弱,更加難以對抗你的失眠……

這就是失眠的原理。正是這種「迴圈迴路」,潛移默化地、不為你覺察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樣,有些睡眠很淺的朋友,可能會有一個習慣,睡覺前在心裡想著「希望我能睡個好覺」「我今晚不會又半夜醒過來吧?」,等等,帶著忐忑的心情入睡。

這其實更容易適得其反。為什麼呢?

我們的睡眠其實是有多個週期的,每個週期都會有一個階段特別醒來。平常的時候,大腦認為它們不重要,不會對這些階段特殊處理。

但一旦你在心裡想著「我不會半夜醒過來吧?」這就相當於給了大腦一個資訊:這些階段是很重要的,要對它們進行監測。

於是,大腦就越容易在這些階段向身體傳送訊號,迴應你的期待。從而,你也就越容易醒過來……

不要覺得大腦很「蠢」,實際上,大腦只是非常嚴格地遵循一系列的規則而已。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理解這套底層原理的基礎上,如何合理地引導大腦,來達成我們想要的效果。

這種「貝葉斯大腦」的現象,一個很常見的表現,就是情緒。

很多人認為,情緒是一種本能、下意識的現象,是無法控制的,只能接納它、理解它,這種看法對不對呢?也對,但也不對。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講過:許多情緒的產生,都可以歸結到杏仁核,可以說杏仁核是大腦的情緒中心。那麼,杏仁核究竟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杏仁核的主要作用,是儲存和識別情緒記憶。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情緒通路被啟用,杏仁核興奮時,從微觀來說發生了什麼呢?杏仁核會把我們的感官所接收到的資訊,跟我們過往的經歷作對比。

如果符合相對應的情緒(比如,遇到危險的事物),就啟用其他神經通路,分泌腎上腺素、皮質醇,讓整個機體興奮起來,進入「戰或逃」的狀態。

這反映在我們的意識裡面,就是憤怒、恐懼、壓力等情緒。

那麼問題就來了:杏仁核所儲存的情緒記憶,自然不可能是憑空生成的,它來自哪裡呢?

答案是:來自於我們平時生活中,被社會認知、社會交往所灌輸和構建的經驗。

舉個例子:一個外國人來中國,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在街上透過觀察,發現:當兩個熟人見面時,往往會說「吃了嗎」。他可能完全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並不妨礙他把這句話和場景建立一個聯絡。於是,他會得出一個結論:當你碰到你的熟人時,就說「吃了嗎」。

大腦也是一樣的。它並不「理解」情緒,只是單純地「呼叫」情緒。

亦即:當我們發火的時候,實際上是什麼呢?是大腦認為,你應當發火。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也非常微妙,大家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可以說,這個結論,為我們掌控情緒,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你會發現,許多跟情緒相關的處理方法,其實從根源上,都是同樣的原理:打破「情緒 - 場景」的聯絡,建立、插入一個新的聯絡。從而修正大腦這個固有的資料庫。

舉個例子。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很多次講過一個模型,叫做「ABC模型」。它是指:某個外部的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並不是引起我們情緒的直接原因。我們是先有一個內在的、固有的信念(B,Belief),藉由這個信念對事件進行解讀,才造成了情緒反應(C,Consequence)。

這裡,這個信念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我們固有的「先驗框架」。

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資訊的灌輸,從而對這個世界抱有一些不合理、有所偏倚的認知,再用這些認知來解釋外部事件,就很容易讓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的陷阱裡。

所以,像 CBT(認知行為療法) 的一些應用方法 —— 比如我寫過的「箭頭向下」「可能域」「審視自動化思維」,其實都是從這個信念入手,透過讓你審視它的不合理之處,幫助你重建新的信念,來減弱乃至消除負面情緒的困擾 —— 這也就是前面講過的,打破「情緒 - 場景」的舊聯絡,插入一個新聯絡。

這也是應對情緒困擾、處理負面情緒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你會發現,這個辦法似乎有點熟悉。

是的,它跟我們改正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的模式,本質上也是一樣的。如何徹底改掉一個習慣?最好的方式,是在這個習慣即將發生的時候,用一個新的習慣去替代它。

這樣做的本質,實際上也是打破舊聯絡、建立新聯絡,從而「更新」我們的大腦資料庫。

從某種程度而言,情緒和習慣,實質上是同一種東西。什麼呢?是大腦的決策過程之一。

心理學家 Rangel 認為,我們的決策過程,一般可以分成三類。分別是條件反射過程、習慣性過程和目標導向過程。

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前兩者都屬於「自動化加工」,也就是可以由「資料庫」自動呼叫、不需要大腦去額外處理的;而目標導向過程不同,它需要我們集中注意力,主動地、自主地進行思考和判斷。

進一步,條件反射過程和習慣性過程,又可以區分開來:前者更多的是生理性的,其反應速度快於我們的意識;後者更多是行為上的,需要我們去採取行動 —— 只是這種行動不需要思考,通常是「下意識」的而已。

顯然,情緒屬於前者,而習慣則屬於後者。

那麼,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和壞習慣的影響呢?答案也很簡單,就是加入大腦的主動性,把它們從「自動化加工」裡提取出來,變成「有意識的行動」—— 亦即目標導向過程。

然後,我們再有意識地、有目的地透過微小的行為,去「推動」大腦偏離原來的航道,去「更新」大腦的資料庫。

這裡就可以用到我之前提出的「FESU」模型:

1)Focus:覺察。讓自己抽離出來,從第三者的角度俯瞰自己,思考:我現在處於一種什麼狀態?我面臨的是一種什麼情景?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反應?

亦即,讓自己覺察到「先驗框架」的存在,我們才能有的放矢。這是一切的基礎。

2)Easiness:放鬆。大多數需要被修正的「先驗框架」,往往導向的都是不好的、負面的結果。這時,就需要讓大腦放鬆,減少阻力,而不是強行指揮大腦。

3)Switch:轉換。用新的行為,新的聯絡,去替代掉舊的聯絡。

4)Update:更新。每次經歷一遍這個過程,你的大腦「資料庫」就會被改寫,變成99:1、98:2……

接下來,就是不斷重複強化這個過程,直到完全把這個新的「補丁包」安裝進大腦,取代舊的模式。

拿一個簡單的負面事件舉例。

當你需要推進一個專案,但專案進度非常滯後,一直不如人意時,你很可能會焦慮、憤怒、惱火,這時,不妨暫停一下,問問自己:我陷入了一種什麼樣的情緒裡?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當你覺察到「我之所以產生負面情緒,是因為外界事物的發展不符合我的預期」,你就可以來審視這個信念:一切事情都要符合我的預期嗎?這是不是不太現實?從而,讓自己從情緒中回覆出來。

下一步,就是用一個新的信念,來取代這個舊的信念:事物的發展不符合預期是正常的,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應該思考的是:我可以如何來達到我的目標?以及,從這個事件裡面,我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經驗和提升?

像這樣,慢慢更新自己的「資料庫」,就可以彌補自己思維的漏洞,全方位地提升你應對各種情境、各種問題的狀態和能力。

同樣,當你看到一條不符合你「先驗框架」的資訊時,從而產生輕蔑、不屑乃至憤怒時,也可以想一下:

這條資訊有道理嗎?

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情緒,是因為它不符合我的預期,還是它確實有問題?

如果它有問題,有沒有有價值的地方?還是全盤皆錯?

如果它並沒有硬傷,那麼是不是我要修改一下我的「先驗框架」?

這是我踐行了很多年的思維模型,也希望能對你有用。

回到最開始的內容。

大腦的「貝葉斯模式」告訴我們:我們的每一次行動,每一次對外界事物採取的反應,其實,都是在「訓練」我們的大腦。

我們如何訓練它,大腦就會走向怎樣的道路。

所以,分享幾個簡單的注意點,來幫助你給大腦打上補丁。

1)保持潔淨性

一切學習都有一個共通的特徵:學壞很容易,學好很難。

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不好」的事物,都是順應大腦天性的 —— 毋寧說,它們本來就是針對大腦的弱點,被設計出來,讓我們陷入其中的。比如娛樂、暴飲暴食、情緒煽動、成癮……諸如此類。

儘可能減少或避開它們,讓大腦保持一個適當的平衡,避免它向著「不勞而獲」「即時反饋」「不健康獎賞」一路滑下去。

用創造性的娛樂去替代消費性的娛樂,用動腦的閱讀去替代不動腦子的閱讀,用思考去替代別人的觀點灌輸……

不要忘記:你的每一次行為,都會把大腦往對應的方向,推上一把。

2)最小阻力原則

合理引導大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定不要太強硬,要溫柔。

像最開頭的例子:當你睡不著時,一定不要刻意想著「明天會不會很慘」「我一定要睡著」,這樣只會讓大腦更難受 —— 更好的方式是順應自己的狀態,立刻起床,後面再說。

同樣,當你需要改掉一個習慣、完成一個目標時,一定不是設定一套完善的規則,這樣很容易陷入「All or nothing」的陷阱 —— 而是先讓自己邁出一步。只是簡單這麼一步,也就足以把你,向著目標的方向,稍微推進那麼一點。

3)成長思維

很多人面臨重大選擇時,往往會想要逃避:我很害怕失敗,要不還是下一次吧?

實際上,每當你經歷這麼一番心理挑戰,說出「下一次」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把這個場景跟你內心的糾結,又做了一次強化。所以,你「下一次」越多,就越沒有下一次。

很多時候,我們恐懼的,永遠不是物件本身,而是我們對恐懼的恐懼。

同樣,我們焦慮的,也不是不確定的未來,而是對不確定的無法接受。

轉變你的思維,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夠增長的,讓自己始終處於「待命狀態」裡面,隨時可以行動,隨時可以接受新的刺激和挑戰,哪怕失敗了,也是一種經驗值的提升 —— 這或許是值得每個人培養的思維模式。

人生的意義永遠不在哪一個終點,而是在路上。

作者簡介:Lachel,認知思維專家,多個跨界品牌創立者,虎嗅、36氪特約作者,致力於讓更多人學會深度思考。公眾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

PS:

各位!由於訂閱號將原來的時間順序推送改成了亂序閱讀,你可能沒法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

如果你喜歡我們,請多多點選的

「在看」

,或把撲克投資家

「設為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