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面對持續不降的體溫,患者的感染從何而來?

病例簡介

一般資訊:

73歲,男性,退休工人。

主訴:

咳嗽、痰中帶血1月。

現病史:

患者1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

陣發性咳嗽、咳白色粘痰、偶痰中帶血、伴左側胸背痛、咳嗽時明顯

,無發熱、盜汗、氣促、噁心、嘔吐等不適。

未予治療,病情進行性加重,咳嗽、痰中帶血較前加重,

每天10餘口,每次出血量約2-3 mL左右,色深紅。

入院前查血常規示大致正常,血沉(ESR)10 mm/h,全血C反應蛋白(CRP)40。74 mg/L,D-二聚體2。5 mg/L。

結核全套陰性。

肺部影像示

雙肺多髮結節

,較大者LU-RADS 3類。

主動脈呈覆膜支架腔內修復術後,支架成形良好,未見明顯造影劑滲漏。

入院前肺部CT:

左下肺滲出較前增多,考慮出血?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圖1:入院肺部CT

既往史:

曾因“胸背部疼痛”於血管外科住院,診斷為“1。降主動脈瘤 2。主動脈潰瘍並壁間血腫 3。腹主動脈夾層”。

後行胸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腔內修復術。規律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

曾因“左下肢間隙性跛行”入院,診斷為“雙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後行左下肢動脈閉塞段造影+藥物球囊擴張術。

診斷高血壓病2年,規律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可。

入院查體:

體溫:36。5℃,脈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04/75 mmHg(服用降壓藥);

雙肺呼吸動度對稱,語顫無增強,雙肺叩診清音,左下肺可聞及溼性羅音。心臟及腹部體查(-)。雙下肢無浮腫,雙下肢面板無色素沉著。

根據以上病史,該患者考慮什麼診斷呢?

入院診斷:

咳嗽、咯血查因:藥物相關?感染?假性動脈瘤破裂?肺栓塞?

高血壓病 3級,很高危組;

胸主動脈支架置入術後;

左下肢動脈藥物球囊擴張術後;

診斷依據:

咳嗽、咯血查因

藥物相關:既往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氯吡格雷)服用史;

感染:咳嗽咳痰、體查左下肺囉音,炎症指標升高、肺部影像學示雙肺多發小結節及左下肺滲出;

假性動脈瘤破裂:既往“降主動脈瘤、主動脈潰瘍、腹主動脈夾層”病史;

肺栓塞:支架植入病史,咯血,左側胸痛,D-二聚體升高。

診治經過

▎根據可能診斷完善檢查:

藥物相關:

凝血功能(-), PLT 110×109/L。

感染:

三大常規: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6。69×109/L,HGB 137 g/L,紅細胞計數(RBC)4。51×1012/L,血小板計數(PLT)11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 75。30%;大小便常規(-)。

炎症指標:

ESR 3mm/h,CRP 22。50 mg/L,降鈣素原(PCT)0。13 ng/mL。

假性動脈瘤破裂:

主動脈/肺動脈CTA(如圖所示):未見明顯支架內造影劑外漏。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圖2:CTA

肺栓塞:

D-二聚體3。3 ug/mL,上圖肺動脈CTA未見栓塞。

▎入院後治療

入院第1天:

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酚磺乙胺500 mg bid ivgtt+維生素K1 10 mg bid ivgtt止血;

硝苯地平緩釋片 30 mg qd po+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 1片 qd po控制血壓。

入院第2天:

患者仍有咳嗽、痰中帶血(約10 mL),根據肺部影像示左下肺滲出增多,不排除感染,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ivgtt q8h抗感染。

入院第3天:

患者痰中帶血(約22 mL),加以血凝酶 2 IU iv q12h止血,結合肺部影像,血管外軟組織影增大,造影劑無外滲,完善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如圖所示)。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圖3: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鏡下所見:

左下肺支氣管可見新鮮血跡

,沖洗後可見左背支及左下後基底支粘膜腫脹,管腔狹窄。

結論:左下背及左下後基底支氣管外壓狹窄。細胞學檢查示可見上皮細胞、淋巴細胞、小團細胞擁擠,考慮意義不明確的不典型細胞。

入院第4天:

複查炎症指標:ESR 18 mm/h,CRP 43。50 mg/L,PCT 0。25 ng/mL。

院第5天:

患者訴畏寒、寒戰、發熱,體溫最高40℃,仍有痰中帶血,

血培養(-),完善胸片未見明顯滲出(如圖所示),感染灶、咯血原因未明。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圖4:胸片

考慮患者體溫升高,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ivgtt q8h,改用美羅培南 1。0 g ivgtt q8h抗感染治療。

入院第6天:

根據患者雙肺多發實性結節,完善PET-CT(如圖所示)排除腫瘤。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圖5:PET-CT

PET-CT結果

: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支架周圍軟組織密度影,並伴糖代謝增高影,考慮夾層假腔並主動脈壁炎性改變(大動脈炎)可能性大。。

入院第5天-

入院第11天體溫曲線:

咳嗽、痰血1月不見好轉,原因竟然是它……

圖6:體溫曲線

入院後三次炎症指標:

圖7:入院後三次炎症指標

Q:

患者為何出現持續發熱?

患者炎症指標升高,考慮存在感染,肺部CT提示支架周圍低密度灶較前擴大,PET-CT示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支架周圍軟組織密度影,並伴糖代謝增高影,

考慮夾層假腔並主動脈壁炎性改變

(大動脈炎)

可能性大。

修正診斷:

咯血:

假性動脈瘤血管壁感染可能性大;

主動脈支架腔內修復術後;

高血壓病 3級 很高危組;

胸主動脈支架置入術後;

左下肢動脈藥物球囊擴張術後。

下一步治療計劃:

擇期行介入科穿刺支架周圍低密度灶行細菌、真菌、結核培養,NGS檢查及病理明確診斷。

病例總結:關於發熱患者的診斷,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關注患者體溫、炎症指標,確定患者存在感染;

根據患者既往病史,完善影像學檢查,尋找感染部位;

取樣送檢病原體檢查,明確感染型別。

知識拓展——主動脈夾層

定義:

主動脈夾層(AD)為臨床多發性疾病,由多種原因促使主動脈和中層的內膜出現撕裂,造成血液經撕裂口,向主動脈壁內侵入所致。血液呈自由流動狀態,可導致中膜的中、外1/3區域的血管壁發生分層樣改變,誘導“真、假雙腔”形成,診斷主要靠CT造影[1]。

流行病學:

年發病率為5/10萬至10/10萬,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5:1,約70%內膜撕裂口位於升主動脈,20%位於降主動脈,10%發生於主動脈弓部三大血管分支處[2]。

治療:

歐洲的一項對照研究(各80例)顯示,2年存活率藥物組為67。15%,腔內修復術為94。19%[3]。有限資料顯示,全腔內修復術的手術死亡佔0-14%;國內學者報道單中心15例夾層腔內修復術患者,併發症發生率53。33%,常見併發症中感染佔12%,主要為呼吸道感染[4]。

胸主動脈手術後血管壁感染機率為0。9%-1。9%,感染平均年齡為60±13歲,死亡率為25%-75%,敗血症後多器官衰竭是死亡最主要原因[5]。

血管壁感染管理原則:

對受感染組織進行廣泛清創,包括相關的血管壁;區域性覆蓋活組織;放置長期抗生素;長期抗生素給藥;移植物切除與動脈血流的解剖學重構。但早期死亡率仍然很高[5]。

主動脈夾層周圍穿刺比較困難,既往行主動脈夾層支架植入,抗生素很難透過支架到達感染灶,治療效果差

參考文獻

[1]甘良芬。 CT血管造影診斷主動脈夾層臨床意義及治療指導[J]。 養生保健指南 2019, (41)。

[2]高鑫。 《2014年ESC 主動脈疾病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J]。 中國迴圈雜誌 2014, (z2)。

[3]羅建方,劉華東。 201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主動脈疾病診治指南解讀[J]。 嶺南心血管病雜誌 2014, 20 (6)。

[4]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大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 主動脈夾層診斷與治療規範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 2017, 33 (11)。

[5]Bianco, V。; Kilic, A。; Gleason, T。 G。; Arnaoutakis, G。 J。; Sultan, I。 Management of thoracic aortic graft infections。 J Card Surg 2018, 33 (10), 658。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李豔華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絡授權

- End -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