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藥?不要?我是這樣走出強迫症的

藥?不要?我是這樣走出強迫症的

先自我介紹一下,本人25歲,男,網名憨豆,現居深圳,市場運營,強迫史7年。

對於想加我的群友,很抱歉,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回答你們的問題,回答起來也是重複,索性透過無為老師的公眾號徹底“坦白”乾淨。

01 症狀

高三那年發現自己好像出了問題,對一道題反覆地琢磨,明明知道答案是確定的,可知道是知道,就是做不到。檢查好像上了癮,要去一遍一遍確認答案,確定自己是不是真搞明白了,而重複確認的結果是:到了最後居然連題也讀不懂了,更別提對答案的確定。

腦袋像是被什麼控制了,不接受所有理性的分析,只接收強迫的訊號,像是被下了盅施了咒一般。

從沒覺得痛苦離自己這麼近,近到睜開眼它就在,好在我不失眠,還有喘息的時間——睡著時。

那時候不瞭解強迫症,覺得自己是不是壓力太大了,跟家人說他們也不懂,只讓我多運動,注意調節,多補充營養。

事實證明把強迫症當感冒是鬼話,就算是感冒也是來勢洶洶的流感,而且越來越嚴重。

這個症狀並沒有因為多運動、多調節、補充營養就好轉,檢查依舊在,心癮不消停。

可怕的事還在後面,我又開始了強迫回憶。明明已經過去的事,卻要拼命去回憶它有沒有危害,有沒有漏洞,有沒有疏忽,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但總有回憶不起來地方,總有不確定的環節,這時的糾結很快演變成了痛苦,每天都處在要崩潰的邊緣。

哦,對了,同時還孿生出強迫洗手,觀念強迫(也不知道是不是叫這個),覺的自己都強迫全了,既有窮思竭慮又有強迫行為。

現在能調侃是因為痛苦已悉數遠走,可當這些真實地發生時,只有苦海無邊能形容那時的感受。我想回頭,可沒有能渡我上岸的救贖。

實在沒辦法了,找老媽吐苦水,可老媽也沒見過這麼奇怪的“病”,只好帶我去了醫院,分診後直接到了心理科。

02 就醫

我們大驚小怪地描述著,醫生卻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你這個現像我們看過不少了,強迫症的可能性大,先做幾個檢查吧,確診一下。”

“痛苦能解決嗎?”

“先去檢查再說。”

乖乖檢查回來,確診了強迫症,我以為醫生好歹也要開導我一下,沒想到他開了藥,

“回家先去吃藥吧,嚴格按我寫的劑量吃,不能隨意停藥減藥。”

“吃了藥就能好嗎?”這是我最關心的。

“先吃段時間看看效果,一個月以後來複查,看需不需要調藥。”

藥名不說了,大家看過醫生的應該知道,開給強迫症患者的就那幾種藥。

難道我是個心理暗示不夠強的人?聽說有人吃安慰劑都能起效,我卻是吃了兩週也沒什麼效果,該檢查還檢查,該糾結還糾結。

吃完第三週,我去找了醫生。

“這個藥好像對我不管用。”

“情緒上一點也沒覺得好轉?”

“沒有吧……”

“換藥試試,我給你換其中一種藥,劑量也調一下。兩週後再過來看看。”

於是又拿了兩週的藥,繼~續~吃。

“快起效吧,快讓痛苦滾遠一點兒吧!”我在心裡默默祈禱。

許是調了藥起了效,或者還有我誠心地祈禱助力,這次吃藥居然有了效果。

壓在心裡的大石頭好像被搬走了,焦慮不安的痛苦也不再找上我,那真是一種挺神奇的感受。

但是,並不是所有強迫行為都被“藥倒了”,有些還是在,只是再實施強迫行為的時候心裡沒有那麼痛苦了。

03 花火

難道真像有的網友說的,藥物起效其實是抑制了神經?所以我對痛苦不敏感了?不管不管,自己也不是專業人士,不痛苦就行了。我催眠自己。

我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

吃了半年藥,心情好了半年,現在回憶起這段時光,像是從別人生命裡偷來的日子,不是自己的,終究要還回去。

當醫生宣佈可以停藥試試的時候,我簡直想要放煙火慶祝。前面只顧著說藥的正向作用,它的副作用卻不能忽略。

尤其剛開始吃的時候,不管用不說,頭暈、沒食慾、睏倦……,各種反應可是不少,即使後來慢慢適合了,可吃藥還是給身體帶來了一些不適。

現在聽到停藥了,當然要歡呼。

“那些心理的痛苦和身體的不適,都要隨著停藥消失得無蹤無影了,我又回到了幸福生活裡。”這是我心裡的碎碎念,也是我那時最大的期盼。

錯誤的認知即便自己不糾正,也會有現實來打臉,把你打醒,讓你不得不去接受“自己的期望只是海市蜃樓”這個事實。

真是一言難盡的傷。

就像初見症狀時,它悄無聲息地來,這次仍然復刻了“突然襲擊”的場景。

04 復發

在一次考試時,忽然就開始不對勁兒。對著一道題總是想反覆確認,焦慮開始攀升。但時間有限,只能剋制著不檢查,但不確認清楚就好像沒辦法完成下面的題……。

那種感受我一輩子也難忘,手心冒汗,頭髮懵,心跳加快,坐立不安,思維在那一刻好像罷工了。

好在那道題排得夠靠後,考試結果雖不盡人意,但也過關了。

只是,心裡的恐慌從那一天開始了。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症狀又回來了。

因為我清楚地感受到,我的問題沒有解決,我並沒有走出強迫。

老媽再一次帶我找到了醫生。

這一次已經沒有大驚小怪的描述,而醫生也是一如既往的見怪不怪。

“再給你換換藥,繼續吃一段時間。”

“醫生,吃藥能去根嗎?”

“這個不好說,每個人不一樣。”

醫生的回答總是那麼滴水不漏,但我理解,這是職業規則。

“我吃了半年,好了半年,現在又反覆了,這次還是隻吃藥嗎?”

“可以加上心理諮詢一起,效果會更好。”

“那就能完全好了嗎?以後再也不反覆了?”這個問題我想是大多數迫友都想知道的吧,我也不例外。

現在知道這個問題在醫生那裡是無解的,只不過當時的執著非常人能理解,因為曾那麼的痛苦過,所以才那麼執拗。

自然是找不到肯定答案。

回到家看著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藥,又想起吃藥帶來的副作用,我已經沒有了無知所以無畏的勇氣。

老媽看出我猶豫,讓我不如多去看幾個醫生,多問問。

多跑了幾家醫院,多掛了幾個號,多詢問了幾個醫生,結果如下:

“最好吃上藥,好得會快一點。”

“可以不吃藥,但做心理諮詢可不是短時間的,至少也要一年半……”

“吃藥結合心理諮詢吧。”

“換藥試試,可能效果會好。”

不一樣的醫生給了不一樣的建議,但綜合起來就是,吃藥,心理諮詢都可以,至於去不去根兒,會不會反覆,找不到答案。

鑑於當時對症狀的認知有限,鑑於當時家長的態度,鑑於當時迫在眉睫的高考,我被迫選擇了“繼續吃藥”。

基礎是多麼的重要啊,從初中起就打下的良好基礎為我高考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援。自己吃著藥、刷著題,家長保著駕、護著航,好在症狀的時日還短,好在從前的基礎夠牢,我順利考上了大學。

多希望新的環境能阻斷症狀,多希望能從此遠離強迫的噩夢,只可惜這一切都是痴人說夢罷了。

沒聽說吃藥還能讓人放鬆警惕。可我就是對自己信心滿滿,或者說對藥的信心太過,當自覺已經完全正常了,和醫生商量後我再次停了藥。

或許之前停藥的陰影還在,又或許心理始終還是那個心理,停藥後我有些膽顫,害怕症狀再來,害怕再次進入到惡性迴圈裡。

確實是好了一段時間,沒有藥,那些闖入性思維也沒有來,生活好像回到了正軌。

新的環境,自己喜歡的專業,一切都那麼讓人欣喜。

05 再復發

當我幾乎忘了強迫長什麼樣子的時候,它再一次不請自來了。

清楚地記得大一下學期的那個傍晚,我正在宿舍看書,忽然一個雜念攜了洪荒之力,衝破從前的藥物和當下意志力的阻隔,闖入了腦海。當時只覺得嗡的一聲,當然這不是真實的聲音,而是恐懼奏出的前奏。

完全不願接受和承認這個事實!我一直催眠自己,藥物管用,症狀早就被消滅得乾淨徹底,不會再回來。只是當它無論如何也不是夢的時候,終是要清醒的面對一切。

而我需要面對的就是“症狀又又又回來了”。

除了恐懼,還有沮喪和絕望。

我理性分析了自己的治療經歷。發現症狀,沒錯,去看醫生,沒錯,吃藥,沒錯,調藥,沒錯,復發再吃藥,也沒錯,那麼,究竟是哪一步錯了?

已經不想再去找家人解決,因為她們也不懂;已經不想再去看醫生,因為不想再吃藥;已經不相信強迫症能治癒,因為兩次沒來由的復發。

到網上搜羅了幾天,只得到一堆七零八落的資訊,依然是摸不著頭緒,依然是無計可施。

症狀卻是沒心沒肺的經常光顧,不管時間,不分場合。

06 看書

症狀愈發的嚴重了,從前只在某些方面焦慮,現在卻是焦慮在一天中佔據了大部分時間,不焦慮的時光顯得格外珍貴。

應付基本的學習都已經吃力,每天被焦慮恐懼糾纏,症狀來的時候痛苦著它不走,症狀走的時候害怕著它再來。惡性迴圈裡,我的情緒越來越低落,精神越來越萎靡。

刷手機刷到了幾本書,書名誘人的不行,若只看書名你會覺得它簡直就是稀世奇方,看了書就能擺脫症狀。

也許最初我們都是簡單又真摯的。

幾本書一股腦地買回來,如飢似渴地開始閱讀,太渴望從書裡找到打破困境的方法,太渴望它們能帶我穿越痛苦,回到正常的世界。

雖然看書絲毫沒有解決我的痛苦,但從書裡,我起碼找到了歸屬。

我的問題不特殊;

我的症狀不怪異;

我的痛苦不獨特;

我的復發不稀奇。

只是,書裡講症狀的原理更透徹,講突破的方法卻非常簡單,更別提可操作性了。

書還提供了另外一個有價值的資訊,讓我想到了之前醫生提過的心理諮詢。

有一個認知我是有的,太便宜的心理諮詢,打包票的心理諮詢不做。原因?只要你經歷過,我想你懂的。

這個認知幫了我,讓我少走了點兒彎路。

只可惜窮學生確實財力有限,根據當時的經濟實力圈定了幾位諮詢師。

500元50分鐘,電話諮詢。

第一次接觸心理諮詢,我抱了很大希望。

……

07 大學裡

不再把不成功的經歷再贅述一次了。大概的總結是,在大學的幾年裡,我一共找了3位諮詢師,共做了40多次諮詢。其中一位正念療法的諮詢師,兩位精神分析的諮詢師。

現在的我要為這幾位諮詢師正名,不是這些療法不好,也不是諮詢師水平太差,而是在症狀嚴重的階段,這些療法沒辦法讓症狀脫落取得明顯的進展。而症狀的強度和焦慮的濃度也讓我沒辦法去緩緩放鬆、慢慢覺察和積極面對。

所以在大學的四年裡,除了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和強迫症的鬥爭成了我大學生活裡另一半景象。

08 痛與燃

與強迫症的爭鬥並未因畢業季的來臨而罷休,我也依然沒有適應被症狀不停侵擾的日子,所以,battle一直在持續。

畢業後透過老爸的關係找到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可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好像自從有了症狀就再沒有過真正的喜悅,好不容易症狀歇一會兒,也是提心吊膽地不敢相信,症狀真走了?不會吧?應該是驚喜啊,我怎麼這麼忐忑?嘀咕著、唸叨著,果然,症狀好像能聽到我的“召喚”,馬上回來“陪”我了!

難道,人生的樂趣真的被無情的症狀帶走了?

這種渾渾噩噩的日子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是個頭?

大好的年華不能就這樣付之東流,未來的人生更不能繼續這麼“喪”下去,我還沒戀愛結婚啊,怎麼能甘心(現在看來,果然是“生的慾望”夠強,那麼痛苦都沒耽誤我想這些)?我的青春,由我做主!

好在我的工作並不太忙,工作之餘的時間都被我利用了起來——搜腸刮肚的想對付強迫症的法子。

09 投射

也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再加上所處的是比較開放的城市,所以對症狀我並不掖著藏著,身邊的同事朋友都知道我強迫了好幾年,正在找出路。本來嘛,年輕如我,人生又已經夠苦,再整天躲著藏著,估計我要窒息了!

在此也想奉勸有些朋友,真沒有人把你的強迫當回事,最當回事的其實是我們自己,平時如果我不提,身邊人誰也記不起來我還有這檔子麻煩事。

這一點要感謝曾給我幫助的諮詢師,她告訴過我,這是妥妥的投射,是你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了別人身上。

是的朋友們,不是這件事多值得在意,也不是你身邊人真的在意,而是,你在意!然後,你就覺得TA們肯定是在意的,誰說不是跟誰急,自己也絕不會信。看,這就是投射!結果呢?對方明明手無寸鐵,你卻感受到了揮刀相向,這麼算起來,倒黴的是誰?!

跑題了!但真實的情況是,雖然大學幾年零零散散的心理諮詢沒有治療好我的強迫,但其他方面,比如家庭關係,比如社交,還是被心理諮詢推動的有點進步的。

任何的學習與努力都不會白費,它們都會在某些時候幫到你,這是肯定的。

10 希望至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已經工作一年了,只不過,關於如何對付強迫症,我還是一頭霧水。它依然猖狂地叫囂著,我仍然痛苦地承受著。

其實有一段時間我是想躺平在家的,尤其症狀嚴重的時候,帶著它上班簡直像是在行刑,只不過這種刑罰在心裡,而且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更疼!

老媽死活不同意我停職,在她看來我能跑能跳、吃喝也不耽誤(雖然在症狀裡已經好久沒跳過了,雖然真的沒食慾,吃東西索然無味,可這些只有自己知道),為什麼要待在家裡當廢柴?大吵一架後我嚴重懷疑,這到底是不是我親媽!

當走過來以後,我才想到感謝她。真的,如果不是老媽堅持,讓我就那樣回家“休息”(自知不是多自覺多勤勉的人),可能如今我就真成了廢柴一枚。

言歸正傳,工作的第一年:在尋找裡痛苦著,在痛苦裡尋找著……

直到有一天,是QQ頭像的閃動,把康復的希望帶到了我面前。

11 決心

說來話長,老早加的一個網友,沒事就嘮上幾句,本著同病相憐、資訊共享的原則,我們也會分享彼此的自救經歷。

他是江蘇人,網名叫“微笑抑鬱”,是看著開朗實則內心荒蕪一片的理工男,以前他比我喪,時不時的我還要安慰他。

但最近他好像有了轉變,會積極地鼓勵我,會講一些他的感悟,我以為他是被哪個療法洗了腦、開了竅。

他推給我一位諮詢師,也把履歷發了過來。

“王無為?網名吧?筆名吧?肯定不是真名。”

他提示我看重點。

“哦,諮詢師,森田流派?森田是什麼流派?以前上網好像瞥到過,但沒跟進,可能當時覺得太小眾了。”

頭像不停地閃,提示著我又跑題了。

繼續看下去。

王無為,森田流派心理諮詢師,企業領導,正縣級,個案諮詢超過一萬個小時……,原來是個這麼牛的人,症狀經歷不簡單,指導經驗夠豐富。

後面自然是不用說了,他交代了自己找王老師治療的經歷,他的感悟,他的體驗,他的轉變。因為他的如此這般,所以,他才把這位重量級的諮詢師推到了我面前。

我和他,一樣地征戰多年,一樣地以失敗告終,一樣地不放棄尋找,一樣地不停碰壁,症狀和痛苦讓我倆惺惺相惜。現在,他力薦的諮詢師,也是我突破痛苦的希望,我要一試。

回家無意間和老媽提到我又要開始的網路諮詢,沒想到她極力反對。

“放著好好的醫院你不去,放著正經的藥你不吃,以前的心理諮詢都是網上找的吧,你也沒堅持下去啊!現在又找什麼森田諮詢,你能不能迴歸正軌,別在網上瞎折騰了。”

“森田都離世一百多年了好不好,我上哪兒還去找他諮詢?是森田流派諮詢師。該試的途徑我都試過了,這好歹也是個希望,我不能放棄。”

老媽不理我,我也不妥協,好在自己有工資了,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少去外面胡吃海喝兩頓就夠找老師諮詢了。

12 諮詢師

有勢如破竹的決心,攜勢不可擋的勇氣(其實真用不著使這麼大勁兒,老師的諮詢費不貴,我只想給自己加點兒料),我決定找王老師開始諮詢。

諮詢前網友還給我安利了王老師的具體“事蹟”:27年強迫症;走出來開始從事強迫症方面的心理諮詢;是領導,獲得過重大成就獎;多年來治癒了眾多強迫症患者;是強迫症方面的資深心理諮詢師。

27年?大好的年華都得和強迫症爭鬥,鬥不鬥得過還得另說,這是多痛苦的經歷!但之於我,卻是第一次被共情到。

話說從前經歷的幾位諮詢師,在她們面前更多的像是老師在指導著學生,是有間隔的陪伴。王老師讓我忽然生了敬意,因為他會懂我,因為他能突破。

對老師有了一定的瞭解,又都有著同樣的症狀,在首次諮詢時我沒有了和其他諮詢師交流時的不知所措——不知從何說起,不知要不要說。

被老師的親切溫暖到了,他的提示更是戳中了我的痛點,我開始了口若懸河。

13共情

從簡短的交流裡我就能感覺到老師的理解,這種感覺很奇怪,可能是我們這個品種的人特有的“功能”吧。

我絮絮地說著,好像要把這些年的苦全倒出來……

症狀、感受、關係、經歷……,很難不扯遠,症狀不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痛苦都沾親帶故的關聯了歲月中的悲歡離合。

大小症狀恨不得全部講出來,奈何記憶力有限,有的竟然想不起來了。當我還在搜腸刮肚地找詞來形容症狀帶來的痛苦時,老師溫和的說:“你後面想說的我來替你說好不好?如果需要你再補充。”

我聽網友說過,森田療法和精神分析流派的諮詢模式不一樣,森田療法以切斷精神互動為主,所以在諮詢中針對性很強,直指症狀。雖然對老師有了瞭解,也知道他經歷過很多症狀,但對他“能替我說出想說的”還是很懷疑,畢竟痛苦這個東西很私人,不是能共享的。

只是,當老師緩緩地說出我的症狀,我在症狀裡的模式,症狀帶來的痛苦,我的糾結,我對虛與實的判斷,我的怕與恐,無奈與無助,從希望到絕望……。當他帶著共情,悉數列出我的困惑與所經歷的艱難時,我瞬間情感破防了。

14 信任

難以置信的驚訝和著終被理解了的感動,我對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差對著電腦叩拜了。

大概我這種少見多怪的諮客老師見得多了,他的語氣依舊穩定和煦。

“老師,你太牛了,我現在完全相信你是症狀的大倉庫了。沒經歷過的人再怎麼深刻也不可能說出感受上的東西,而你說得太貼切了,妥妥的就是症狀裡的我。”

“還有需要補充的沒有?”

“沒有了,你幾分鐘就說出了我一個小時也說不完的問題。你不光理解我,概括總結能力也強(事後覺察自己這次實在有點兒亢奮,怎麼還鼓勵上諮詢師了?這得是多得不到理解多壓抑才能表現出的樣子)。”

老師爽朗地笑了,他的笑聲能減壓,透著開闊與包容。

“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講出來,也不用擔心我聽不明白。這樣,我們先來解決當下最困擾你的一個症狀。”

“就是停不下來的檢查和停不下來的思維,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你來找我是願意信任老師,這很好,那麼我後面講的需要你在諮詢結束後去做,堅定地做到。”

“做了就能好(走出來以後才明白,對這個問題的執著也是認不清症狀的規律,求快求好)?”我不罷休地繼續問出這個很腦殘的問題。

老師又笑了。

“做了不會馬上就能好,但不做肯定很難好起來。行動,只是好起來的第一步,走出來必然要經歷辛苦和曲折,痛苦也不會少。就算有老師指導著、陪伴著,但每一步還是要你自己去走,痛苦要你親自去經歷,多難,也不要放棄!”

老師的鼓勵讓我信心大增,對走出症狀又多了一份堅定。

對了,還有對藥的痛恨沒說,我對著老師又抱怨了一通。

“對於藥,我不否認它的效果,但藥並不是約束雜念和思維的,它只是在焦慮情緒濃重的時候幫你緩解下來。所以,正確認識藥物的有效和侷限,不盲目、不抗拒。”

老師的通透和專業讓我無比佩服,他對我痛苦的理解和對症狀的瞭解,更讓我對找他指導著走出強迫充滿了信心。

在第一次諮詢裡瞭解了症狀,對老師建立了信任,這是個好的開始。

15 康復

每週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老師準時在電話另一頭等我,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向他傾吐,所有的困惑都有他幫我解除。我不再懼怕症狀,因為有老師在身後,我也不再逃避痛苦,因為有老師的支撐。

這幾年在錯誤的方向裡越走越遠,所以症狀泛化,痛苦不眠不休地追隨。

扭轉這麼多年形成的不良思維模式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碼就我來說,需要陪伴,需要指導,來達到透過正確的行為模式轉變錯誤的思維模式的目的。

老師確實很牛,在他的指導下,我的症狀脫落得很快。兩個半月一共做了9次諮詢,我走出了強迫。

這一點兒也不玄幻,更不奇特,它的發生不是偶然,是必然!

因為,無論多痛苦,無論心癮怎麼勾引,無論我在症狀裡時看不看得到希望,無論情緒有多喪,我,都沒有停下過行動!而只有經歷了痛苦,煎熬時、沮喪時、坐立不安時、軀體症狀干擾時都堅持著走下去,我,才能突破症狀!

現在我算是徹底明白了,走不走得出來不在症狀的輕重,而在於行動的力度,對我來說,這是真理!

我的症狀算是夠嚴重了,但只要找對了人,做對了方向,走出來是必然。當然我身邊還有的網友,自己說著症狀並不重,可一直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又不願意求助,總幻想著自己就好了,結果拖來拖去,越來越麻煩,走不出來也是必然。

對於我來說,老師的指導已經融進了行動裡,內化到了生活和工作中,這是康復最關鍵的所在,也是支援我堅定地走向生活的動力。

16 總結

我現在把經過老師指導後,自己走出症狀的感悟總結一下,供大家參考。

1、吃不吃藥,自己做選擇,對於藥的效果,因人而異,就算是吃藥,起碼也要知道它的作用是什麼,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治標和治本,你要有一個明確的選擇。而且,指望著吃了藥心理就改變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起碼就目前的醫學,還沒發達到那個程度。

我只能說,心理不主動地轉變,藥物的作用太有限了。

2、沒辦法走出來了要學會求助,求助確實是智慧。對症狀不要提意志力,心理問題不是透過意志力克服的,也不可能透過意志力切斷,這是科學。

我們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能,硬要死扛,只能讓症狀纏綿難愈。你如果真把心理問題當感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能吃點藥就好了的感冒或者能自愈的感冒當然可以不求醫,但感冒一直不好,而且有越來越難纏的跡象,你是不是要科學一點兒看待問題,去看看醫生?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很難說哪個更重要,孰輕孰重或者一樣重要?對每個人來說,是自己的認知決定的。有人願意花錢去看身體的病,心理疾病覺得不值得花錢去療愈,那隻能說你的痛苦不值什麼,起碼在你心裡它不如錢重要。

3、走出症狀,不是把書背下來能管用的,也不是誰開導幾句你就好了。症狀的突破,只能從行動上切斷精神互動,透過行動生成的體驗才是自己的營養,關鍵時刻能給你續航。而感悟講得再好,把一個道理講成三個,自己卻還是深陷症狀,那就是個笑話。人,還是真實的活著比較好。

4、老師的指導是方向,別人的經驗是參考,真正走出來,行動是王道!雜念是闖入性的,根本沒辦法控制它什麼時候來,對它的態度尤其重要。從前的思維模式會時刻跳出來想把你拉回去。在這場新與舊較量裡,拼的不只是悟性,尤其當心癮死命拉扯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收穫的指導,你得到的力量,你身後的支援,你對康復的信念,這一切,都是讓你繼續堅定行動的強大動力。

沒有任何花哨的技巧,有的只是一次次行動與心癮的對抗,這就是最真實比拼。贏了,那麼勝在了行動力,從跑出第一步開始,堅定與堅持下去;輸了,也就輸在了起跑線,不肯邁出第一步,自然談不上終點。

跑是跑了,但中途會不會摔跟頭?那是肯定的,甚至跑偏了也是常事兒。但沒辦法,這就是走出來的條件,沒有捷徑。能跑過終點的人都是摔了爬起來,偏了正過來,在這樣的過程裡實現突破的。

5、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不就是對待症狀的態度嗎,態度對了就能好了。問題是,你要怎麼走到正確的態度上去!

態度這個東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行動轉變認知,認知匯聚成態度,連行動都沒做明白,說什麼態度?未免扯得太遠了。走出來,腳踏實地很重要!一時好不是一世安,聽明白也不如做明白!用強迫行為緩解焦慮只是把自己推向更深的泥潭,為什麼我們的症狀越來越重,就是把強迫行為當了解藥。不想明白難受,那就多想幾遍;不檢查焦慮,那就繼續檢查下去;不清洗痛苦,鑽進洗手間洗個“明白”;不回憶清楚不放心,心裡多放幾遍“電影”……。當重複行為無論如何也不能給你帶來安寧的時候,還僅僅是壞習慣那麼簡單嗎?

當習慣帶來了痛苦,當行為的重複填滿了生活,你是不是要為今後做個打算?畢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強迫性重複,不是為了體驗痛苦而來!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在等著我們!

17 成長

生活裡不可能沒有痛苦,但痛苦一定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不怕有問題,而怎麼面對問題,怎麼解決問題,才是每一位迫友需要思考的。

強迫症不是感冒,沒有那麼輕,強迫症也不是絕症,沒有那麼重。輕與重之間的界限並不明顯。只看,你怎麼自救!

對於王老師,我永遠心存感激!如果不是他,我可能還在強迫的泥淖裡掙扎,混沌又痛苦。王老師並不是最有名的諮詢師,也不是會營銷自己的諮詢師,不然我早找到他了。但他是我心裡最溫暖,最能夠共情,最瞭解症狀,指導最精準的諮詢師。具體的說出來總比感嘆一句“老師菩薩心腸、大愛無疆”更真實、更合理。27年的強迫症和10年的心理諮詢生涯,成就了一位出色的諮詢師,也鋪就了迫友們通向突破的路。

我的故事好像寫完了,其實沒有完。在成長這條路上,妖魔鬼怪依舊不少,症狀的反覆也不稀罕,但,怎麼看待它,怎麼面對它,怎麼越過它,怎麼繼續向前走,永遠是我們要去學習的!

走出症狀只是一個開始,後面的路,還很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