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心理課堂】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前段時間在一次線下活動中,有一位聽眾跟我說:

他感覺自己讀書的時候有一種很神奇的能力,總是能在夢裡面預測到自己的考試分數,特別準,還給我講了幾個具體的例子。但是現在工作了,這種夢中預測的能力好像就逐步消失了。

問我怎麼看?

這個其實並不奇怪,類似的感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會覺得自己在某一個方面似乎很特殊,比如說,

有人感覺自己是個烏鴉嘴,事情總是朝自己預測的相反方向發展。

還有的人覺得自己只要在車上,就特別容易吃到紅燈。

還有人覺得只要是自己選擇的那個隊伍,就總是走的最慢的一個。

其實真相只有一個,

我們很容易被自己的感覺所欺騙,這是因為人人都有選擇性遺忘的機制。

科學精神需要我們用統計的眼光看現象。

【心理課堂】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比如那位聽眾,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首先,她很在意考試分數,總是會夢到,這一點是事實。

然後,偶爾她會預測準確,這也是事實,但真相是,凡是沒有預測準確的,很快就被她忘記了,只有那些預測準確的夢會形成深刻的印象,

長久地留在了她的記憶中,久而久之,能記住的就全是那些夢準確的故事了,不準確的都被忘光了。

人特別容易被自己的感覺所欺騙,尤其是當你先入為主地具備了某一個傾向性意見時

,那麼凡是你遇到符合你預期的事情時,就容易記住,不符合的就容易忘記。比如,有人先入為主地認為 IT 男容易生女孩,於是,他就會得到無數的正面證據,而且他記住的幾乎全是正面證據。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那些反例全部被他忘記了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

有人會覺得自己是烏鴉嘴

或者開車總是闖紅燈

排隊總是排在慢的隊伍中

真正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選擇性遺忘,或者說選擇性記憶。

用簡單的統計來破除自己的執念

如果你恰恰是有這種執念的聽眾,不妨試著用簡單的統計來破除自己的執念,現在反正人人都帶著手機,隨時可以記錄下來自己有執念的那些事情,幾天或者幾個月之後,分析一下自己記錄下來的結果,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與眾不同,當然,你記錄的時候也要避免選擇性記錄。

我自己就曾經這麼幹過,好幾年前,那時候我總跟別人說自己每個月遭受口腔潰瘍痛苦的日子多於可以舒舒服服吃飯的日子,有一次為了用資料說話,我開始在日曆上打勾畫×來記錄,

結果,資料是不會騙人的,證明我確實更容易記住痛苦的日子。

實際上,痛苦的日子依然是少數,只是我強化了這些痛苦的記憶。

【心理課堂】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關於選擇性記憶或者選擇性遺忘,這本身就是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可以在網上檢索到很多介紹文章和一些相關書籍。

所以,

學會用統計學的眼光來看現象是特別重要的科學精神,它可以讓我們破除很多執念,也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出到底什麼是故事,什麼是真相。

當你聽到別人跟你繪聲繪色地描述一些令他感到驚奇的現象時,你不妨問一下,這是你真實統計出來的結果呢?還是憑著自己的感覺作出的判斷?如果是後者,那麼很可能只是選擇性記憶的結果而已。

本福特法則

統計有時候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有很多統計資料都是反直覺的。例如,在統計學領域有一個非常出名的

本福特法則

,很多人都聽說過,它就是物理學家本福特在統計的過程中的意外發現。

它說,我們生活中能夠遇到的各種數字,例如

門牌號、

各種人口資料、

超市中的商品價格、

股價等等,

凡是你能看到有數字的都算,在這些數字中,

1 打頭的數字要遠遠多於其他數字,大約能佔到全部數字的 30%,

然後打頭的數字越大,出現的機率就越小,

到 9 打頭的數字就只剩下了 4。6% 了。

大多數人的直覺可能是這些數字明顯應該是平均分佈的呀,

可統計的結果告訴我們並不是這樣,而且與我們的直覺相差很大

。當然,本福特法則是可以用機率學解釋的,並不是什麼神秘現象,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它只是違反大多數普通人的直覺而已。但任何人都可以去親自統計來驗證。

反直覺

前段時間,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引發了熱議。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大家突然重新發現統計局公佈的資料有那麼多反直覺的,甚至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大跌眼鏡。而實際上,那些統計資料一直就擺在那裡,只是我們習慣了用自己的直覺或者感受代替不帶感情色彩的資料分析而已。

例如:

中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了 5%,這個可能還不算太反直覺。

那麼下面這個呢:

2017 年全國 50% 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 2000 元,

80% 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 3000 元。

這裡要說明下家庭人均月收入指的是按家庭平攤下來的結果,例如一個三口之家,假如夫妻月收入都是 5000 元,那麼,因為有個不掙錢的孩子,所以,平攤下來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就是 3333 元,這樣算其實更能反映月收入的含金量的。

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驚訝。

那麼再看下一個:

2017 年全國繳納個稅的只佔總人口的 13%,個稅起徵點是 3500 元。也就是說如果你明面上的月薪超過 3500 元,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打敗了87% 的中國人,至少是在納稅光榮這件事情上佔到了全國 13% 的塔尖上。

2018 年個稅起徵點調整到 5000 元以後,按照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給出的預測,全國就只剩下 4。6% 的人繳納個稅了。

【心理課堂】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假如你想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就必須學會用統計的眼光看現象

,如果依然只是習慣看彩色的故事,而不是黑白的資料,那麼,我覺得這很正常,絕大多數人都這樣,但也正因為這樣,絕大多數人都很平凡,很難洞察到這個世界的真相。

“那可不一定”

用統計的眼光看現象,還會讓我們學會抓大放小、看到事務的普遍規律。平時在生活中,

我經常會遇到一些特別喜歡說“那可不一定”這個短語人

,在聚會聊天的時候,不管你說什麼,他們都會說“那可不一定”。

例如,

你說吸菸有害健康,他說,那可不一定,我二舅今年90多了,吸了至少 70 年煙了。

你說愛吃油炸食品會讓人發胖,他說那可不一定,我侄女最愛吃炸雞了,但是你看她,怎麼吃都不胖。

你說,為了將來有個好工作,現在要努力考入一所好大學,他說,那可不一定,沒念過大學的成功人士太多了。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沒有錯,但是,如果排除這個人天生喜歡抬槓的性格外,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他不習慣用統計的眼光看現象。

在生活中,大多數現象都符合統計學上的正態分佈,也就是那種像一個小山一樣的曲線,中間是高高的山峰,兩邊平滑地往下走。

所以,如果刻意想要找到某個具體例子的話,那麼你肯定能給每種情況都找到例子,但這種例子對於我們做決策幾乎是沒有幫助的。我們能因此大膽地吸菸、放心地讓孩子吃油炸食品、對孩子的學業成績無所謂了嗎?

如果學會了用統計的眼光看現象,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顯而易見——

哪來的那麼多不一定?落到你自己身上,那就是大機率事件。

這也是我經常會勸身邊的朋友不要抱僥倖心理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我從來不買股票的原因。

【心理課堂】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總能在夢中預測準自己的考試分數呢?

我們在一生中,絕大多數的遭遇都是機率分佈中的那些大機率事件,這本身就是一種確定的規律。

用統計的眼光看現象,不要被個例矇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