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抑鬱≠焦慮,抑鬱跟焦慮有什麼不同?

以上為本文的音訊,如有需要可點選聆聽

而壓力指的是一種情境,可能是危險的,諸如:與持刀歹徒搏鬥等;可能是有益的,甚至是光榮的,諸如:應邀在國際會議中演講等。不管前者還是後者,這兩種的情境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它的存在迫使人們必須為之做些努力,否則就會碰壁。所以人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需要要求自己。

抑鬱≠焦慮,抑鬱跟焦慮有什麼不同?

當壓力事件剛剛出現、或是慢慢逼近時,人們還能夠要求自己,修正自己,以克服壓力事件,達到自己所期待的表現水準,這時,人們感受到的情緒,往往是“有什麼事情等著自己去做”、“自己必須做點些什麼”、“有挑戰性情境迫近”等。這種感受,就是焦慮。

焦慮會迫使人們覺醒,改善自己的技能,提升工作表現,所以是一種有益的情緒──倘若一個人不懂得焦慮,那麼這個人就完蛋了,他將不會在意自己的表現,也不會修正自己,面對危險時,也不知道該閃避。

常見的例子就是,在酒醉的時候,人的腦部被酒精的麻醉,而失去判斷的能力,也不再感受到焦慮,所以一個平時很謹慎的人,可能成為飛車疾馳的暴走族,也可能犯下一些於法不容的事情。

焦慮是對生命體的一種保護性情緒,正常的時候,都應該有一定程度的焦慮,但是有些人的焦慮太強了,強到沒有辦法控制,而且到處氾濫──明明沒有任何壓力事件存在,但身體卻繼續焦慮。此時,這種焦慮就變成是病態的,患者會感覺到“不安”、“無法放鬆”、“預期有什麼事情即將發生”、“不耐煩的等待”、“坐立難安”等。

抑鬱≠焦慮,抑鬱跟焦慮有什麼不同?

這類病態性焦慮會有兩種層面的影響。

第一個層面是在心理上的感覺:

患者無法放鬆,彷彿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必須要立刻處理這件事情,否則就可能會有危險發生。但患者在理智上是知道這些危險是不存在的,只是他剋制不了自己的想法而已。這類患者會說:“明明沒事情了,但是彷彿有個東西還等著我去做,但是怎麼找也找不到,但是那種即將發生的感覺就是很強烈,彷彿再不去做就來不及了。我不斷的找,還是找不到哪裡沒做好,想告訴自己放輕鬆,卻老是覺得一顆大石頭放在心頭上,拿不下來。”

另外一個層面的影響是生理上的變化:

患者會出現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胸悶、腹漲、頭痛、肌肉痠痛、手腳冰冷、呼吸急促、不斷冒汗、肢體麻木的感覺。有人將這情形描述為:“沒有辦法放鬆!就是沒有辦法!全身肌肉緊繃,繃的緊緊的,心臟砰砰的跳,胸口悶的很,幾乎要喘不過氣來,整個手臂都麻掉了,手心全是汗水,指頭卻是又冰又冷。”

很多時候,

心理上的焦慮與生理上的焦慮往往是同時出現的,混在一起,不容易區分,也無須區分。

至於抑鬱呢?正好與焦慮相反。當壓力事件來臨,或者離去後,倘若當事人感覺到自己的表現並不如預期,或是自己因為這壓力事件而有所損失,那麼他將感覺到抑鬱。通常,抑鬱的現象都還算輕微,當事人至多感覺到“空虛”、“失落”、“羞恥”、“懊惱”等等。但倘若嚴重時,就會出現其他一些症狀。

抑鬱跟焦慮經常一起出現,這時候,患者就會同時感覺到有危機即將發生,自己很緊張,必須做點什麼;但又同時感覺到很空虛、無力、懊惱或無助感。

抑鬱≠焦慮,抑鬱跟焦慮有什麼不同?

儘管抑鬱與焦慮經常一起發生,但是兩者還是不能搞混在一起。

主要的原因之一是:

治療焦慮用的抗焦慮劑通常效果迅速,一服就見效,但是使用太久,有成癮的可能性;而治療抑鬱用的抗抑鬱劑效果都很緩慢,至少得等上幾個禮拜才會生效。

在這之前,各種副作用早已出現,諸如:噁心、緊張、頭痛、腹瀉等,但是如果能繼續服用下去,抗抑鬱劑的效果會越來越顯著,而且一般不會有成癮性的危險(抗抑鬱劑不具備成癮性)。更重要的是:長期使用下,抗抑鬱劑還會根本上降低焦慮的現象。

但問題是:多數患者傾向於接受抗焦慮劑,因為沒有立即的副作用,而且成癮性不會立刻出現;對於抗抑鬱劑,反應就相對差了許多。因為療效太慢,緩不濟急,而且在有療效之前,副作用早已經出現。

所以,倘若患者能適應抗抑鬱劑時,單獨使用抑鬱劑是一個不錯的治療方法,對身體也不至於有負擔;但是患者若實在不能忍受抗抑鬱劑的副作用,那隻好使用抗焦慮劑,然後由焦慮降低,時間一久,患者的抑鬱也跟著減弱。只是醫師與患者都必須切記:抗焦慮劑不應該長期使用,也不應該成為習慣性的用藥。但是無論如何,使用抗焦慮劑或抗抑鬱劑來治療抑鬱症或焦慮症,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治療方式。

|

性格色彩測試

可關注本公眾號回覆:

性格色彩

進行測試。

|

抑鬱症測試

可關注本公眾號回覆:

抑鬱症自測

進行測試。

|

焦慮症測試

可關注本公眾號回覆:

焦慮症自測

進行測試。

|

雙相情感障礙測試

可關注本公眾號回覆:

雙相自測

進行測試。

掃一掃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