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清朝各方有何反應?為何清朝各方對此情有反應?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之後,隨後英軍首領額爾金下令燒燬圓明園。史料顯示,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除了人員損失之外,最主要的是被掠奪150萬餘件文物。

從康熙開始,一直修到乾隆,花費數千萬兩白銀,裡面珍寶更是無法計量,歷朝歷代的古董字畫不計其數,因此這不僅是中國一次慘重的損失,更是一個令國人永遠難以忘懷的國恥。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清朝各方有何反應?為何清朝各方對此情有反應?

那麼,對於英法火燒圓明園,清朝各方有何反應?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圓明園被燒之後,清朝的表現卻極為平靜。

《清文宗實錄》中只記載了三個字,即“澱園火”,圓明園是怎麼著火的,是誰放的火,實錄是沒有任何記載,只想掩蓋這一恥辱,卻沒有想過吸取教訓,實施改革防止慘劇再次發生。

根據英法中各方資料,英法搶劫圓明園時,曾有數萬海淀百姓加入,甚至為英法聯軍提供了引火用品,這就是百姓的態度。顯然,普通百姓對於火燒圓明園,幾乎沒有一點切膚之痛。

至於清朝官員或文人,從目前筆記資料來看,幾乎鮮有痛心疾首之語,甚至曾國藩的反應更為可怕,認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僅是不值一提的“小惡”!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清朝各方有何反應?為何清朝各方對此情有反應?

英法火燒圓明園時,曾國藩打敗陳玉成,成了兩江總督,獲得協辦江南軍務資格,一舉成了清王朝的巨頭之一,文壇領袖。

然而曾國藩對待圓明園被燒的態度,卻讓人難以置信。起初,曾國藩並未表態,但在1862年,曾國藩倡導洋務運動時,寫下了一段話,暗含了對圓明園被燒的態度。

餘以為欲制夷人,不宜在關稅之多寡,禮節之恭鋸上著眼,即內地民人處處媚夷,豔夷而鄙華,借夷而壓華,雖極可恨可惡,而遠識者尚不宜在此等處著眼。吾輩著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傷毀我宗廟社稷,目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二者皆有德於我(清政府)。我中國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從這一段話中不難看到,曾國藩認為1860年時英法聯軍進京,“不傷毀我宗廟社稷”,和1862年時“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這二件事都對清政府有大功、大德。所以,在與英法交流時,不要在乎關稅等這些事情。至於火燒圓明園,僅是“小惡”罷了。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清朝各方有何反應?為何清朝各方對此情有反應?

1854年2月,湘軍奉旨剿匪,曾國藩發表了《討粵匪檄》,這裡面有一段話極為關鍵,反映出曾國藩的治國思想。

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

結合1862年的那一段話,那麼曾國藩思想可以歸納為兩點。

保護名教,即儒教。哪怕出賣一些國家利益,只要洋人幫助鎮壓破壞名教的太平天國,那麼這就是“有德於我”。

保護清廷,即“保大清不保中國”。在“不傷毀我宗廟社稷”保住大清江山的情況下,英法燒殺搶掠等行為都只是“小惡”。

因此,曾國藩是忠於名教、忠於大清。在不損害名教和大清的前提之下,英法火燒圓明園之類的事情,根本不算什麼事。在曾國藩處理1870年天津教案時,這一思想再一次得到印證。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清朝各方有何反應?為何清朝各方對此情有反應?

作為文壇領袖的曾國藩都這麼想,可想而知當時文人普遍心態。

然而,曾國藩“保名教、保大清”的思想,就必然嚴重忽視老百姓的利益,這就註定了清朝必須滅亡。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清朝一直不願制度改革,只想維護滿洲小集團的利益。到了20世紀,面對社會各界的議論,匆忙之間搞了一個“預備立憲”,卻成了一個笑話的“皇族內閣”。於是,老百姓、資本家等都不再支援清廷,最終在1912年滅亡。

其實,曾國藩首開“保名教、保大清”思想之後,就證實了清朝必須要亡。在近現代社會,全球各國都在重視民間力量,努力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而曾國藩卻逆流而行,豈能得逞?讓曾國藩沒有想到的是,名教和大清最後都沒能保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