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

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南宋】劉克莊

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國脈微如縷。

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

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

試看取當年韓五。

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幹曾遇驪山母。

談笑起,兩河路。少時棋柝曾聯句。

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

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衝梯屢舞。

君莫道投鞭虛語,

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

快投筆,莫題柱。

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

註釋

1、賀新郎:詞牌名。 此調聲情沉鬱蒼涼,宜抒發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習用。

2、三和: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憂邊之語:憂慮邊境被敵人(指蒙古軍)侵犯的話。

3、國脈:國家的命脈。

4、長纓:長帶子。

5、戎主:敵人的首領。

6、尺度:標準。

7、韓五: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排行第五,人稱韓五。

8、谷城公:亦稱黃石公。傳說漢代張良曾於谷城山下遇仙人傳授兵書。

9、驪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傳說中的女仙。傳說唐朝李筌曾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他講解《陰符》秘文。

10、兩河路:指宋代行政區劃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區。

11、聯句:兩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兩句,組合成一首詩,謂聯句。

12、登樓攬鏡:上樓照鏡,慨嘆功業未建,人已衰老。

13、衝梯:衝車和雲梯,古代攻城的工具。

14、制難:挽回危難的局勢。

15、金湯:“金城湯池”的省語,比喻堅固的防禦工事。張許:張巡和許遠,唐代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名將。

16、投筆:投筆從戎,用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邊疆的典故。

17、題柱:漢代司馬相如過成都昇仙橋,曾在橋柱上題字說: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譯文

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王實之,有憂慮邊境被敵人侵犯的話,回筆疾書回答這件事。

國家的命脈,已微細得像一根絲縷。請問,捆人的長繩何時才能到我手裡,把敵人的首領捆起來。人間並不是沒有英雄好漢,只是朝廷上沒有放寬用人的標準。你看當年的韓世忠吧,他並沒有經過谷城公那樣的名師傳授指點,也不曾遇到過如像驪山聖母那樣的神仙傳授法術,可他一樣能在談笑之中指揮大軍,在河北東西兩路大敗金兵。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在軍營中一邊下棋一邊聯句。可現在人老了,登樓眺望中原,攬鏡自照,已力不從心,多次誤了從軍的機會。聽說蒙古軍不斷南侵,形勢危急,邊境上敵軍圍攻城池的衝車雲梯,在不斷地飛舞。你不要認為,蒙古軍說投鞭能過長江是吹牛。自古以來,用一個賢能的人,就能解除國家的危難。即使有堅固險要如鐵鑄成的城,四周圍著灌滿沸水的護城河,要是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忠心耿耿的英勇將領固守,那也沒有用處。趕快像漢代的班超那樣,投筆從戎吧!在現在這個時代,不要再想用文辭來博得高官厚祿了。

創作背景

蒙古軍自從於公元1235年開始南侵後,以後幾年每年都要派軍南下擄掠。南宋軍民對蒙古軍的入侵,進行了堅決的抵抗,戰爭互有勝負。公元1243年(宋理宗淳祐三年),蒙古軍攻四川,破大安軍。淳祐四年五月,蒙古軍又圍攻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由吳文德率水陸軍增援解圍。詞人劉克莊不斷聽到這邊境告警的訊息,感到國勢危殆,他希望當權者廣招人才和英雄豪傑,共赴國難挽救危亡,寫下了《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和朋友王實之六首唱和詞中的第四首。上片以韓世忠為例,提出在大敵當前時,應放寬尺度,重用人才;下片撫今追昔,指出國勢垂危的情況下,不應幻想依靠天險,而應依靠能拯世扶傾的英雄。全詞感情豐沛流暢,詞句凝練有力,用典精妙自然,意氣風發、朗朗上口。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年) ,本名灼,字潛夫,號後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南宋詞人。劉克莊早年師從真德秀,又與翁卷、趙師秀等人友善,受其影響,其詩詞形成了瑰麗精琢的風格。後期眼見南宋國勢飄搖,再加上宦海沉浮,因此寫了很多感慨時事的作品,風格豪放悲壯,成為辛派詞人中的領袖人物。不過劉克莊的很多詞略顯粗疏,不如辛詞那樣機警深沉。著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其中詞作五卷,被輯為《後村長短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