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寺廟

玉佛寺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而最早的玉佛寺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建立在吳淞江灣車站之側,由慧根法師的弟子本照法師任持。辛亥革命後,寺毀於兵火,僅玉佛倖存。一度以盛宣懷舍殫根路(今維安路)別墅為寺,供奉玉佛。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大雄寶殿

玉佛寺最具代表性的兩尊建築分別是大雄寶殿和玉佛樓。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築,寬7間,進深5間,外觀為宋式兩層宮殿式建築,殿中有釋迦牟尼佛,兩側分別是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大佛趺坐在蓮花座上。玉佛樓是專門供奉玉佛的地方,這佛像雕琢精細,佛像的袈裟邊緣以及右臂的臂釧上,裝飾得有上百顆翡翠、瑪瑙等寶石。整個佛像都散發著一種光澤,彷彿金光閃閃一般,與佛像慈祥和藹的笑容相應相成。

除了令人驚歎的建築,玉佛寺中還存留了幾件文物。

一、乾隆版大藏經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乾隆版大藏經

在玉佛寺裡,還珍藏著許多珍貴的佛教經典和文物。在玉佛樓裡,珍藏著(乾隆版大藏經),共178函,1662餘,7168卷,還有民國時期影印的宋代《磧砂藏》、《頻伽藏》(即《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日本的《大正大藏經》和《續藏經》及《藏文大藏經》)等。這些卷帙浩繁的藏經,都是極為珍貴的佛教經典。

二、北魏青銅佛像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青銅佛像

北魏青銅佛像為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所造的釋迦佛立像。佛像上身略向前傾,高肉髻、螺發,面部安詳慈和,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作與願印,衣紋平直下垂,線條流暢。佛的背後是火焰紋背屏,上有3尊浮雕坐佛像。背屏後刻有銘文。

三、北朝石雕藥師佛像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藥師佛像

北朝石雕藥師佛像雕於東魏武定元年(543年),像高23。5釐米,寬11.5釐米,正中為藥師佛結趺而坐,高肉髻,臉部豐滿,雙耳垂肩。右手屈臂上舉,作施無畏印,左手手掌朝下,作與願印。下為方形底座,背後為舟型背屏,上飾以花紋;左右各有一石刻小站佛。雕像石質微黃,細膩如玉。整座雕像構圖簡潔,技藝嫻熟,是北朝石刻藝術之精品。

四、明代棗木觀音像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棗木觀音像

明代棗木觀音像通高150釐米,由整根棗木雕刻而成。這尊觀音像,身材修長,婷婷而立,給人一種飄逸的動感,美妙動人。觀音雙頰豐潤,眉目清秀。雕刻者巧妙地運用棗木的自然生成之態,使像的身軀順著棗樹本來的變度略成弧形,觀音的頭部略向左側,給人一種動態的感覺。衣紋洗練簡潔,服飾雕刻精細,顯示了明代藝術家的聰明和智慧。

五、清代木雕靈駕山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木雕山水

清代木雕靈駕山:佛經稱,古印度摩揭陀國有座靈鷲山,釋迦牟尼曾多年在這裡弘揚佛法。這座木雕高約2米,山巒層進,怪石嶙峋,佛、菩薩、羅漢、天王等佛像分佈各處,有的騎獸,有的談笑宴坐,有的讀經論道,形態各異。整個塑像塗抹金粉,光彩奪目,反映出清代木雕工藝的出色成就。

上海玉佛寺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還有玉佛寺的五大文物遺存

寺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