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段清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

過去所有帝王走到另外一個世界帶走的都是跟他個人生活有關係的,秦始皇則不然,他帶走的是一套國家的政治體制。

秦始皇帝的理想

段清波

各位好,我來自西安。我曾經在秦始皇陵做過十年的考古工作,在那裡做考古隊長。今天用短短的三四十分鐘給各位報告一下,我這十多年以來透過考古所看到的秦始皇,以及秦始皇所代表的那個時代。

其實2200年以來我們對秦始皇的認識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們前所未有地達成一種共識:秦始皇在中國是一個殘暴的暴君,皇帝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老百姓動輒違法,被關在監獄。

但2200年以來我們其實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有想通,這麼一個不堪的人,他對那個社會做出那麼多的負面的破壞,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把他罵倒,還沒有把他罵臭?為什麼時至今日所有的人談起秦始皇的時候都津津有味?

我覺得這可能和我們對秦始皇的理解和認識不到位有關係。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做了些什麼事情?他都帶來了哪些東西影響了我們東方社會2200年?其實我們知道得不多。或者是沒有能力看,或者是有意迴避。我今天就想把我對秦始皇的認識給各位分享一下。

這裡邊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框架,就是我對文明的認識。我以為所有的文明,中國文明也罷,世界文明也罷,其實都是由三塊構成的。一個是社會治理體系,一個是宇宙觀,另外一套是核心價值觀。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那個時期形成的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最大共識。換句話說,我所認為的文明其實就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處事方式的不同。中國文明,中國人和印度人、日本人的不同,其實除了面板和語言之外,就是這兩個:思維方式、行為處事方式。

當時秦始皇在他50歲生日的這個時期,這三塊基本都做完了。正是因為他做了這三塊,中國的文明自2200年以來其實根本上就沒有再發生變化。只有最後一個核心價值觀,歷史賦予他的時間太短了,所以他沒有完成。

現在有各種各樣關於秦始皇的說法,最原始的文獻就是《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邊所說的: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四十多年的考古工作帶來的考古認識使得我們覺得,秦始皇陵跟司馬遷的記載之間應該是有很大的契合度,司馬遷所涉及的秦始皇陵的事情應當是靠譜的。

我們先看秦始皇陵的佈局。按照司馬遷的說法,秦始皇陵前前後後修建了有將近四十年,說是“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漢書》也說過,秦始皇陵的建設是曠日十年,也就是不到十年。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經過這麼多年的考古發現,我們認識到,對秦始皇陵的很多認識或者是看法,其實都是司馬遷為了要批判漢武帝,想給漢武帝建言諫言:您老人家不能大興土木,不能勞民傷財,不能這麼建陵墓,你看看秦始皇就這麼幹的,結果導致了帝國的滅亡。

這是一個妖魔化秦始皇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從秦滅亡就開始,從西漢就開始,一直到了司馬遷集大成。最著名的幾個人物:賈山、賈誼、陸賈、董仲舒、司馬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背景,都是儒生,儒學出身的。

上世紀80年代和本世紀初,我們對秦始皇陵的墓室進行過兩次科學的測試。因為《史記》司馬遷說過,秦始皇陵地宮是以水銀為江河湖海,機相灌輸,達到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麼一種設計的圖。

那是不是如此呢?秦始皇陵是不是有水銀呢?

經過前後相隔20年的測試,證明秦始皇陵地宮裡面存在大量的水銀,並且這些水銀和陵墓的封土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證明這種水銀不是土壤本身所攜帶的,而是從地宮裡邊揮發出來的。

我們現在都知道水銀有劇毒。水銀在歷史上可以煉丹,也可以防止屍體不腐。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也認為秦始皇在地宮裡邊放水銀,一個是為了長生不老,一個是為了煉丹,為了防止他屍體腐爛,也為了防止盜墓。

有的很誇張,說也許有朝一日我們把秦始皇陵發掘了,秦始皇還安然無恙地躺在地宮裡面。其實這是一種拍腦袋的說法,在秦始皇這個時期,水銀根本沒有那些用途。水銀除了鎏金鎏銀,做丹藥,就是一種治癬的中藥的原料之外,水銀沒有煉丹的功能。

水銀的劇毒和防腐功能,都是在後代才被認識的。在地宮裡邊放水銀其實只有一個功能:以水銀為江河湖海。那為什麼要用水銀來做這種模型呢?因為水銀是一種水德的標誌。

戰國後期,為了尋求社會發展變化的法則,以鄒衍為代表的一派學人發明了五行相剋說。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每一個朝代代表一個德,五行對應了五德。秦人認為我們到了水德了,水德可以代替周人的火德,所以在秦人地宮裡面以水銀來代替水,其實是一種水德的標誌。這是秦朝建立帝國和秦始皇執政合法性的一種證明、一種支撐。

去過兵馬俑的人都知道,秦始皇陵最著名的就是陪葬坑。這些陪葬坑,目前我們發現了兩百多座。過去發現這些陪葬坑,都認為出現兵馬俑就是兵馬俑坑,出現馬和車就是馬廄坑,出現了什麼就指示一下。我曾經在那工作的時候就在想,這麼多坑是幹嗎用的?過去我們就認為秦始皇比較貪婪,他要把生前所擁有的一切都帶到地下。

秦始皇他真的可能是喜歡這些馬廄和馬,而馬也在秦人走向秦文明秦帝國的過程中,扮演著對秦文明很重要的角色,但這也不至於在秦始皇陵園的裡裡外外,還有在他的墓室周圍都放上大量的馬,這講不通。

後來我們發現,這些陪葬坑其實就是秦始皇讓我們看出來,秦始皇和在他之前中國古代帝王的不同的地方。這一個個的陪葬坑就是一個個中央政權的機構,這個中央政權就是皇帝專治下的中央集權郡縣制。

這一套體制是什麼呢?我們在分封制的基礎上發現,西周所創立的以血緣為基礎的這種血緣制國家已經走向末路了。春秋戰國550年打來打去,經過戰國230年的鬥爭,到秦始皇,終於確定中央集權體制。

中國古代所有帝王的陵墓的墓室,就相當於一種臥室。以水銀為江河湖海,就是把一個秦國的版圖放到墓室裡邊去,放到臥室裡邊去。

另外,過去所有帝王走到另外一個世界帶走的都是跟他個人生活有關係的,秦始皇則不然,他帶走的是一套國家的政治體制。

秦始皇只有50歲就去世了,他39歲統一中國,這十年之間幹了太多的事情。我們所熟知的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車轍等等,這些都是基礎性的問題,還真的未必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套社會治理體系。

他個人生前對這套政治體制是充滿了無限的信任,他死後到了地下,也想讓帝國的江山從始皇帝往二世三世傳至萬世。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所以他帶到地下。

西漢前期的皇帝,也是按照秦始皇這種設想來做的。所以我們看在西漢的皇帝陵裡邊也有大量的陪葬坑,一直到什麼時候呢?到了漢武帝之後。這一套中央集權體制,透過西漢初的中央集權郡縣制和分封制之間的鬥爭,透過吳楚的七國之亂,使得全國的人,從皇帝到老百姓,都貨真價實地認識到分封制確實是國家穩定的一種障礙,從此之後中國就幾乎很少看到分封制。

這個制度是由誰確立的呢?從秦始皇開始到漢武帝,前後經過了100多年,從此之後這套中央集權體制我們都不說了,意味著這套體制已深入人心。所以到了東漢的時候,陪葬坑的事情就越來越少。

到了東漢,人們竟然不知道秦和西漢這些陪葬坑的用處。東漢的時候,給文獻做註釋的有個大學問家叫服虔。他給文獻做注說,這個外藏叫“婢妾廚廄之屬”,就是給皇帝提供服務的,提供馬圈和養馬的,完全不知道當年做陪葬坑隨葬陵墓的意義。我個人認為,在中國歷史上,大概最有理想的一個時期只有秦始皇和西漢前期的皇帝時期。

我們看到他把一套中央集權的體制放到地下,這套體制影響了2200年中國社會,甚至東方社會2200年的發展。時至今日,這套體制依然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

秦始皇陵裡邊,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有這麼一段話,叫作“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在秦始皇陵,我們發現這麼多的陪葬坑,其實就是百官系統。這個百官就代表了一套中央集權體制,最有名的就莫過於兵馬俑。

除了兵馬俑之外,我們在秦始皇帝陵的封土西南角還發現一個坑,也是陵園裡邊的第二大陪葬坑,有13680平方米。這個坑我們試掘了一點,發現試掘的部分全部是用石片做的鎧甲。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後來經過修復,這個石片做的鎧甲比兵馬俑所看到的皮鎧甲的種類要更多,也能看出來這些鎧甲是為了適合不同的軍種。因為我們知道有騎兵,有步兵,還有車兵。

不同的軍種、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鎧甲。級別高的鎧甲就做得比較精緻,像這套鎧甲是供一般士兵使用的。身體部分前胸和後背都是固定的連綴,但他的胳膊和腰是活動的連綴,這有利於他們戰術動作的發揮。這套鎧甲612片,重量是25公斤。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頭盔74片,它的重量是5公斤。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去過兵馬俑的同志不知道有沒有印象,我們到兵馬俑看到那麼多修復好的陶俑,沒有看到頭盔。迄今為止我們已經修復了有1100多件,一件頭盔也沒發現。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兵馬俑坑武士俑頭像

於是有人認為這是戰國時列國在相互合縱連橫的時候,有些說客去嚇唬東方六國,說秦國的軍隊上戰場怎麼勇敢,秦國的戰士上戰場是不戴頭盔的,東方六國在戰場跟秦國一相遇就丟盔卸甲。

但是現在來看好像不是,我覺得純粹是在嚇唬東方六國。作為戰場上的重灌步兵、重灌騎兵的一種標配,其實都是戴頭盔的。

我們曾經做過這種模擬考古,模擬考古就是買這種片狀的、厚度是一釐米的石塊來製作鎧甲。這些鎧甲的甲片大概是五六毫米,最薄的三四毫米。做的結果就發現,我們要做剛才那一片鎧甲,每人每天用全部的電動工具做,只能做六片,而剛才那個是612片。用現代工藝做那麼一種鎧甲,一個人需要一百天,而且是電動的工具。

按照文獻上記載,當年修建秦始皇陵的時候,是天下徒七十餘萬人,就是從天下徵集了七十餘萬人到這兒來修陵。由此我想這個記載應當是不虛的。

這些發現,鎧甲、兵馬俑以及銅車馬,證明了或者是坐實了從《史記》以來我們對秦朝和秦始皇的一種認識。那是一個軍事性的時代,人們動輒違法。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陪葬坑,這個坑面積很小,只有410平方米,出土了12件陶俑,還有20匹馬。這12件陶俑在這個陪葬坑的前面,20匹馬是活馬,被殺死以後抬到這個坑裡面,放到木架子上。這些馬頭是向著秦始皇的陵的方向,俑也是朝著秦始皇陵的方向。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在整個秦始皇帝陵中我們發掘的坑裡邊,這個坑幾乎是唯一沒有被盜掘,沒有經過大火焚燒的。

去過兵馬俑的朋友會發現,兵馬俑坑裡面有很多木炭一樣的痕跡,那些土也發紅,它們都是經過大火焚燒的。剛才看的那些俑,全部是從後背推過來的,趴到地上,雖然經過人為破壞,但是沒有焚燒。

以前有學者也認為,兵馬俑這些陪葬坑做好以後再焚燒是一種禮儀上的需要,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燒。燒了然後讓這種氣息上天,讓秦始皇的靈魂得道。有的認為這裡邊有沼氣,有有機質,天長日久產生沼氣,就自燃了。現在來看顯然不是,這可能跟秦末漢初那時候農民起義是有關係的。

這個坑一共12件陶俑,只有兩種。一種是這種,這就是中國古代我們能確認的最早的一批公務員的形象。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種俑身上戴有兩件裝飾品。長的這個是一個環首的小刀,就像今天我們削鉛筆的小刀。短的那個是一個小的袋子,這個袋子裡面裝的一個扁平的東西——磨刀石。中國歷史上一直講的所謂的刀筆吏就是這個。

這兒有一個孔,我們推測應當是插持簡牘用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正在上班的文職人員,他們隨時拿著筆記本做好了記錄的準備。一旦領導有什麼吩咐,例如今天下午要請誰吃飯,就趕快聯絡賓館和飯館,然後就去安排佈置。記錯了,把刀子拿出來一刮,刀子用鈍了,然後把磨刀石拿出來臨時磨一下。

這種文職人員的級別是什麼?我們知道在秦和西漢的時候有一個二十等軍功爵,二十等軍功爵是根據你的戰功決定的,最高階的是二十等,但七級以上的就屬於上爵。你在戰場殺敵多少你的爵位就可以增加多少。

這個爵位可以換很多東西,可以抵換勞役。你要是犯罪了,也可以用這來抵消。七級爵位就是可以享受國家賜予的土地,可以享受國家賜予的奴隸。最主要的,出門可以坐車。

這12件陶俑中的8件都是這麼一種形態,頭上都戴著長板冠。這種帽子在秦代是八級爵位,稱之為公乘,就是可以坐公家車的意思,就說明他在秦代已經屬於貴族了。

這個俑我們稱之為袖手俑,就是手插在袖子裡邊。過去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只要冬天,一些老頭都是手插在袖子裡面的,怕冷但又沒有手套,這個也是。這8件文職人員裡面有4個是這樣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個袖子裡邊有一個方孔。我們剛好在這個坑裡邊發現了四把這樣的兵器,銅鉞。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個東西在中國古代是特別有意義的,從原始社會的末期開始它就不僅僅是一種兵器,它是一種強權的象徵。到了文明時期,它就代表了一種殺伐的權力、征伐的權力。我們看秦漢時期皇帝出行的時候前面有一個前導車,就立了一把斧頭,這就是斧鉞車。如果能得到皇帝賜予你的鉞,就意味著你可以先斬後奏。

我們就分析,這4件陶俑其實是由文職人員掌握的有強權性質的兵器。而這個陪葬坑離陵墓的封土又非常近,所以我們推測這個陪葬坑其實是秦的三公九卿,這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十二個部門。

十二個部門裡有一個部門叫廷尉,廷尉就是李斯在發家當丞相之前長期工作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負責全國的法律建設,負責全國的監獄,負責全國重大案件的判定。

我們還發現另外一個坑。這個坑完全是杯盤狼籍,一共是27件陶俑,人為破壞,大火焚燒,黑的全是木炭,全倒到地上。經過修復以後,我們發現這些陶俑和我們過去所看到的兵馬俑不同了。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兵馬俑確實令人震撼,可以想象,如果三個坑8000件兵馬俑全部發掘修復,給人的視覺衝擊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我們修復的這些兵馬俑,其實它的雕塑,對人體的肌肉、對人體骨骼的表現是有限的,他的面部給人感覺其實是呆板的。

但這批陶俑不一樣,這批陶俑到現在為止我們不知道是做什麼的。這兩件陶俑分別是做什麼?他們整體的形象就是穿一個短裙子,上身和下體都是裸露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個陶俑叫烏獲扛鼎。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烏獲是戰國秦的時候一個大力士,力大無比。當時在戰國各個國家都尚武,流行舉重,就是單手舉重。我們看這件大力士在用力的時候,能看出他的肌肉都緊繃繃的樣子,把這種大力士的肌肉和身材表現得栩栩如生。秦有一個武王,當時把周室滅亡以後,在洛陽的王庭和他的一些兄弟們舉鼎。最後哐當一下,鼎掉下來,把臏骨砸斷以後就死掉了。

這個也是大力士做的一些動作,但是他做的什麼我們現在還不太清楚。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我們還發現了另外一件陶俑,這件陶俑叫都盧尋橦,是一個頂杆的大力士。我們看看在他這個部分有一個孔,這個孔其實是他的道具,是一個粗的木棍。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他在表演的時候就把這件木棍頂到他的頭上,或者用雙手托起來。上面是一個十字架,十字架上面還有三到五個人,在做各種各樣驚險的動作。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下邊這張圖是敦煌宋代的一個壁畫,這說明都盧尋橦的這種遊戲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都盧這個地名其實是緬甸,所以這個遊戲可能是從緬甸傳來的。換句話說,我們分析這一批陶俑它的設計理念包括它的雕塑技術,他在用力時身上的肌肉,其實可能不是我們的傳統。

當然27個陶俑有些形象我們還沒有破譯,能反映出來這可能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個結果。還有一些俑,穿的是鎧甲,做什麼動作我們現在還不是特別清楚。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我們還發現了另外一個坑,這個坑在陵園的外邊,也經過人為的破壞和大火的焚燒。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我們發現了46件青銅的水禽,就是跟水有關係的這種鳥,也發現了15件陶俑。這些青銅的水禽目前有三種,一個是鶴。這件鶴,在我們修復以後感覺特別靈動。它高76公分,身長125釐米。它的嘴巴有一個小蟲,表現的是它從水裡面抓小蟲離開水面的一個瞬間的動態。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另外還發現了天鵝,這些天鵝所有的脖子都是不一樣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還有鴻雁,鴻雁也有兩種,一個坐的和一個蹲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我們修復了這部分的陶俑以後,發現這是由15件陶俑所組成的一個樂隊,這個樂隊是演奏著樂器,讓那些水鳥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翩翩起舞。

這件俑稱為箕坐俑,就像簸箕一樣坐的俑。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種俑其實是一種大逆不道的坐姿。在南北朝之前,中國的服飾是沒有褲襠的,就是兩個褲腿用繩子綁在腰帶上。那麼給皇帝陪葬採取這麼一種坐姿,肯定是不合禮制的。但是我們能看到穿的是襪子,席地而坐,表明是在室內的動作。後來我們分析,這個俑雙手是一種正在調琴的動作。這是一個琴師,準備演奏之前要調音。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當時秦的樂器有兩種,一個是築,已經失傳了。當時隨著荊軻刺秦到了咸陽的還有一個人,叫高漸離,高漸離擊築的水平特別高,據說可以響遏行雲。他隨著荊軻一起來,最後行刺沒有成功。

秦始皇因為愛惜他的音樂才能,把他眼睛弄瞎以後讓他流落到社會,後來他又因為擊築的水平被人引進到秦宮,定期給秦始皇去演奏。這個築是一個五絃琴,音箱裡面裝滿了鉛,當他覺得終於摸清秦始皇的生活起居規律了,準備撲殺秦始皇,結果沒有成功,被亂劍剁死。

上面那件是擊築的一種棒,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揚琴。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剩下的是一種箏,秦箏。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當時列國紛爭,東方列國糟蹋秦人,說秦人不懂得音樂。他的音樂只有擊缶叩甕,彈箏搏髀,就是敲敲瓦盆,拍拍大腿。唯獨有一件樂器就是秦箏,這說明秦箏還是很有名的。

這件俑是一個擊打鼓的,是打節奏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所以這是一個由15個音樂家組成的樂隊,這個樂隊演奏音樂來訓練水鳥。

這件銀器的肚子是一個馬,這個馬是在長安城出的,是唐的教坊舞馬。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唐玄宗的時候,在上元節就會把教坊的四百匹舞馬請出來,把百官請來,然後請大家進行Party,請大家海吃海喝。馬跳完了以後到每個客人面前把這個酒杯端起來,掀起來送給客人,這證明中國古代有用音樂訓練動物的悠久的歷史。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跟音樂有關係的成語,其實絕大多數都出自春秋戰國。

我們講最後一點,就是秦始皇所謂的這個時期所構建的人的思維方式。這個思維方式就是要構建一個東西:人們在一套新的中央集權體制下,彼此該怎麼相互交流、相互共處。這個東西到了王莽的時候,又過了200年確立了規矩。

規矩在中央政府,其實就是求真,求大,求實。整個秦始皇帝陵園的設計是仿照的都城。下邊這個瓦,它的直徑有半米。這種瓦是過去屋脊的兩側所使用的,在中國古代只有秦國有這樣的。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是秦始皇陵留下的夯土,這種夯土大概六七公分,它的夯土建築是秦漢時期皇室專用的一種標配。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是在秦始皇帝陵園的裡邊和外邊發現的一些戳記,每一塊瓦上面都有一個章子。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這個章子顯示的其實是物勒工名,製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是我們今天的質量標準管理體系。秦始皇統一中國不僅僅是把列國統一,他其實有很多制度上的整合。

秦始皇陵還有一個東西,他做了一個阻排水渠。這個技術非常高,因為整個秦人地區是南面高北邊低,除了地表水,地下水也是從東南向西北流。為了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進入墓室,在墓葬的東、南、西挖了一個水渠。後來再用青膏泥把這個水渠堵起來,然後把水排走,然後再把它堵起來,形成一個水壩。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其實修建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時候也遇到地下水的問題,設計好了以後,地基挖開了,發現地下水源源不斷地來。怎麼辦?辦法跟2200年前修秦始皇陵的時候那些專家和工程師所用的一樣。其實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方面2200年以來我們進展不大。

還有一個封土建築,按照文獻的記載,秦始皇帝陵的封土高度是116米。116米將近40層樓高,但沒有建成。後來遇到農民起義了,高度停留在55米。即使是如此,55米這個高度也是中國古代陵墓裡面最高的。這種高度其實是體現了所謂的“非壯麗力無以重威”。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而秦始皇帝陵的封土不僅僅因為它高,它在封土裡邊還有一層建築。這個建築在地面以上,在墓室的周邊,高出地面30米。它是水平的,然後外側呈九層臺階狀。臺階上面還有廊坊,屋面上有瓦,這是供秦始皇的靈魂登高望遠用的。這一套設計的方案可能來自於波斯帝國的摩索拉斯總督,摩索拉斯的行省。

段清波:我十多年考古看到的秦始皇

摩索拉斯在今天的土耳其,透過我們從秦始皇陵的地宮,對秦始皇陵所有的陪葬坑,和在秦始皇陵所看到的一些高等級的建築,我們能看出來這幾塊恰好就體現了秦始皇構建創造一個新時代的一種需要,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漢文明的形態。它包括了宇宙觀,包括了社會治理體系,包括了核心價值觀。

按我的理解,其實我們所謂的漢文明,就是在帝國的發生演變過程中形成的以漢字為交流語言,以天地陰陽為宇宙觀,以對立變通為思維方式,以規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處事方式的文化體系。

這就是秦始皇所幹的,謝謝各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