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清朝歷史上悲催的妃子,去世七年後才被發現,乾隆大怒大臣倒黴

皇后位居中宮;皇貴妃有一,貴妃有二,妃有四,嬪有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清朝奉行這“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而作為統治者的帝王自然也奉行這樣的婚姻制度。且較之常人更加的理所應當。自以上古籍資料記載,便可看出皇帝的後宮等級森嚴,層層而上。

清朝歷史上悲催的妃子,去世七年後才被發現,乾隆大怒大臣倒黴

而這樣的等級制度也代表了後宮嬪妃們手中的權力大小,還有吃穿用度等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後宮之中為了利益,妃嬪們的爭鬥一直就沒有停歇過。雍正帝的後宮總體來說還算是比較平穩的,但照樣少不了捧高踩的存在。

比如說雍正後宮中的馬常在,馬常在的原名以及出身背景在史料中並沒有考據。但根據其常在的位份看,出身應該不是很高。推斷很有可能是內務府的包衣,因為這是後宮之中等級最低的位份。

很可能是包衣當上的宮女,後受到了雍正的幾次寵愛之後升為了答應。再次討得了雍正的歡心,隨之升為常在。因為正兒八經八旗貴族女子經選秀入宮的,一般都是貴人起步。

清朝歷史上悲催的妃子,去世七年後才被發現,乾隆大怒大臣倒黴

所以自這裡看,馬常在要麼就是後宮中犯錯的妃嬪被貶為了常在,但這應該會在史料中有記載。要麼就是宮女獲寵,上位獲封。但根據內務府的記載她是在雍正七年(1729)入宮的,也是當年為常在,因此後者的可能性最大。

但不論是怎樣,這位馬常在的經歷也是十分倒黴的。其獲封不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就生了一場大病,險些去了性命。而這場大病一直生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

原先也許有些獲寵的馬常在,就因為雍正帝的這一場大病失去了受寵的時機,被雍正帝忘在了腦後。自此她便一直以常在的位份在後宮中生活,本也不錯至少是比當宮女好。

清朝歷史上悲催的妃子,去世七年後才被發現,乾隆大怒大臣倒黴

但在雍正十三年(1735)的時候,雍正帝便在短短兩天之內去世了。傳位於乾隆帝,而年紀輕輕的馬常在就這樣成為了後宮中被遺忘的存在,地位高的后妃都被乾隆榮養著,地位低的自然不會被放在心上。

諾大的宮廷,馬常在就像是一縷幽魂一樣的在宮中生活了33年的時間。直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時候,馬常在去世。而據推測,這時候的馬常在年齡應該在50歲左右,實屬年輕。

清朝歷史上悲催的妃子,去世七年後才被發現,乾隆大怒大臣倒黴

去世後她的彩棺按規矩,被暫時停放在田村的殯宮之內,等待時間下葬。但令人意外的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馬常在就這樣被人遺忘了。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也就是她去世七年之後才被人發現,報告給了乾隆帝。

清朝歷史上悲催的妃子,去世七年後才被發現,乾隆大怒大臣倒黴

幸而清朝以孝治國,乾隆帝十分推崇孝道,即使是庶母也是一樣。因而在乾隆帝直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直接大發雷霆,將當年處理此事的相關人員全部懲罰了一遍。而馬常在才得以入葬泰陵妃園之中。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馬常在的一生就像是一粒看不見的塵埃。即使飛揚起來也無人會注意到她的存在,在萬惡的封建主義制度下。一個女子的一生就這樣在宮中蹉跎,實屬悲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