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滔滔黃河。濁浪。險灘。

雄偉壯闊的黃河岸邊,一匹栗色的高頭大馬,上面端坐著一位50上下的男子。旁邊不遠處站著兩位僕役打扮的人。馬上的人頭戴進賢冠,身穿青黑相間的絳色長袍,腰扎一條掛著精緻小皮囊的寬皮帶,腳蹬一雙皂色的單布底鞋。整個看去,給人以幹練,灑脫的感覺。突然,一排巨浪撲向河岸,發出巨大的轟鳴。馬背上正在沉思的人彷彿醒悟到什麼似的,精神為之一振,兩眼發出了炯炯的光芒。隨即,他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然而,只一瞬間,笑容又消失。代之的是一絲愁意。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朝理財專家,當時身兼御史大夫及東都、河南、江淮、山南諸道轉運、租庸、鹽鐵、常平使的劉晏劉士安。他是曹州南華(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人,劉晏走上仕途後所處的時代,正是安史之亂前後。那時,社會動盪不定,政治上,宦官、朝臣輪流把權,一片昏暗。地方藩鎮則桀驁不馴,經濟上更是一派蕭條。廣袤的中原大地上,人民被戰火逼迫,流離失所,土地荒蕪。維繫唐王朝經濟命脈的就只有相對安定繁榮的江淮一帶了。因此,朝廷屢派轉運使,租庸使等到江淮一帶徵收和運輸糧食。劉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12月,身兼四道節度使的永王李璘在江陵發動叛亂,劉晏的工作被迫中斷。隨後幾年,他相繼擔任戶部侍部、京北尹等職。他在任職期間,處事得體,功績卓著,民間甚至刻石以紀其功。但他非常謙虛,從不宣揚自己的功勞。不料當時的宰相蕭華嫉妒劉晏的才華,藉機泜毀。結果劉晏被貶為通州刺史。

公元762年,唐代宗李豫即位。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劉晏又被提升為戶部尚書,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雖為宰相,但仍然負責轉運等經濟事務。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施展才華之時,卻又因與倒臺宦官程元振私交甚好,於第二年初被罷為太子賓客。接二連三的打擊,使劉晏深感仕途艱難,官場險惡,他的心情非常沮喪。好在兩個月以後,他又被任以御史大夫,河南江淮等道轉運使,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當時,安史之亂剛剛結束,經濟蕭條,京師長安一斗米要一千錢才能買到,就連皇室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因而解決京師關中糧食供應便成為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東南漕運水道,因戰火年久失修而阻塞,故運糧十分困難。

面對這種狀況,怎麼辦?富於苦幹、實幹精神的劉晏經過考慮,毅然決定親自沿運途實地考察一番,以求從中找到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來。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本文開頭的一幕,就是劉晏從臨淮(今江蘇盱眙)起程,沿汴河北上到達汴河入黃河的汴口,然後又沿黃河而上,考察了向關中運糧的必經之路三門峽等地後,回到汴口對的情景。這時,他雖然已成竹在胸,然而欣喜之餘,聯想到以前的多次挫折以及運途中會出現的人為障礙,又不由冷靜下來,作進一步的考慮。

劉晏回到長安後,馬上寫信給宰相元載,他在信中詳細談了漕運對安定唐王朝的四大好處,也指出了漕運在當時存在的四大弊端。同時表示報效國家一定竭盡全力。當時,元載擅權於朝廷,又全面負責唐王朝的財政,正因度支轉運之事而一籌莫展,所以,當他接到劉晏的信後,就順水推舟,把漕運之事全權委託給了劉晏。這樣,素來畏懼元載的中央各部以及地方官吏,對漕運也就不敢橫加干涉、阻撓了。

劉晏當即著手組織人力、物力,首先疏通汴河,加固黃河大堤,然後在揚州設10個造船廠,根據航道的不同,製造精良堅固的江船、汴船,以及河船。為了保證運輸途中的安全,劉晏還組織人力訓練漕卒,提高他們的技能;為了保證運糧途中不致因不負責任而遭致糧食損耗,劉晏又制定了獎勵條例,即以10艘船為一綱,由軍官帶領,連續圓滿完成任務10次,即給予優厚的獎勵,並提升官位。這樣,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劉晏緊急調運廣西、湖南,湖北的糧食,由江船沿長江運到揚州,再沿漕渠轉到淮河,再由汴船運到河陰,然後由河船轉運到渭口,再由渭船運到京師。因每程轉運都要換船,所以劉晏又子轉接處設立糧倉,以加快運輸速度,不至於浪費人力物力。整個過程,雖環節重重,但卻被劉晏有機而緊密地銜接起來,形成了一條龍。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當第一批糧食到達關中時,代宗非常高興, 在東渭橋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稱劉晏是他的蕭何。運途一開,當年就運了四十萬斛糧食。以後每年都有一百萬斛左右的糧食源源而來。從此,關中雖遇水旱,而供應卻絲毫不受影響,物價一如往常。此外,劉晏還改革鹽法,將原來各州縣遍設鹽官的做法改為只在產鹽地設定,鹽官收購亭戶主鹽,然後加價轉賣給商人,商人再運銷各地,此法使唐政府的鹽稅增加了十倍,劉晏還在土國各地推行平法,選精幹良才為知各道巡院,向中央定期彙報本地的情況,中央在豐收的物價低的地區買進糧食,在歉收的物價高的地方賣出,以平衡物價。這些措施對穩定唐王朝的局勢,起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此時,宰相元載在朝中專權,橫行無忌。朝廷內外,多為其黨。官吏稍有不敬,即遭橫禍。他甚至在皇帝面前也指手畫腳,語出不遜。唐代宗多次勸誡,元載置之不理。公元777年,忍無可忍的唐代宗下令拘捕元載及其親信王縉等人,詔令劉晏等6人共同審訊。根據當時的法律,元載被判處死刑,其他人被免官,貶官,牽連了許多人。劉晏雖然秉公處理了這件事,但是奸邪小人卻將仇恨記在了他的身上。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正月的一天早晨, 剛剛即位的德宗李適上殿,坐到龍椅上,然後掃視了一下剎那間靜悄下來的大殿。百官行禮後,德宗高喊:“眾位卿家,有事即奏,無事散朝。”話音剛落,朝班裡立刻站出一位身穿正二品宮朝服的人來。此人就是當朝宰相楊炎。他曾是元載的親信黨徒,在劉晏審理元載案時被貶官,去年被年老多病的宰相崔祐甫推薦為宰相,一朝大權在握,他便要置劉晏於死地。此刻,他手舉象牙笏板,面君而跪,奏道:“陛下,臣有一事,望皇上明察。左僕射劉晏在皇上您為太子時,曾經謀劃廢掉您,另立太子。其他人已經治罪,而他現在仍然逍遙法外。臣現在身為宰相,而不能對他繩之以法。臣罪該萬死。”言畢,痛哭流涕。

楊炎此語一出,滿朝皆驚。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還在德宗為太子時,德宗的父親代宗寵愛獨孤妃,也喜愛她的兒子韓王回。宦官劉清潭與幾個大臣私下請立獨孤妃為後,立韓王回為太子,以代替李適。當時有流言說劉晏也參與了此事。正在大家驚詫不已時,宰相崔祐甫站了出來。他說:“此事曖昧不清。陛下寬宏大量,已大赦了那批人,現在不應再給無辜者加上罪名。”御史大夫崔寧、盧龍節度使朱沘也挺身站出來為劉晏辯解,崔寧言辭鏗鏘,句句有理。

德宗聽著他們的爭吵,雖然有不悅之色,但事情既已時過境遷,也只好默然不語。見此,楊炎把話鋒一轉,向德宗建議:“尚書省,是國政的根本。然而, 前朝設定這個使、那個使,削弱了它的權力。現在應該取消諸使,恢復它的權威。”德宗立刻表示同意。這樣,劉晏便被罷去了轉運、租庸、青苗、鹽鐵等使的職務。接著,楊炎又利用德宗對劉晏的怨恨,將劉晏貶為忠州刺史。但楊炎仍不滿足,一定要置劉晏於死地而後快。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6月的一天晚上,楊炎的豪華府第裡,與劉晏有矛盾的庾淮洗耳恭聽著楊炎的吩咐。兩個人鬼鬼祟祟地低聲嘀咕了一陣後,臉上都露出了奸詐陰險的笑容。

在從京師到荊南的官道上,一輛馬車飛快地趕著路。車裡坐著的正是庾準。他現在已是楊炎委派時荊南節度使了,此次赴任,他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他的管轄區內,正有劉晏任刺史的忠州。

幾天後,一封用火漆密封的密信,從節度使府中發出,快馬直奔長安,送達楊炙。迫不及待的楊炎接信後,即刻呈給德宗。在德宗讀信的時候,楊炎急切地注視著德宗的臉色。突然,德宗猛拍龍案,高聲叫道:“反了!反了!”原來,庾淮截留了劉晏寫信給朱沘的一封信,並指控劉晏隱集兵卒,擅自擷取公家物資,脅迫使臣,圖謀作亂,所以激怒了德宗。楊炎看到德宗發怒,正中下懷,就立即煽風點火,信誓旦旦地說劉晏確實要謀反。盛怒之下的德宗立即命令監送劉晏的宦官就地處死劉晏。一代理財專家劉晏就這樣被楊炎陷害而死了,時年65歲。劉晏死後19天,賜死的詔書才下發,同時公佈了劉晏的所謂罪狀。

可是,劉晏一不貪位,二不貪財,何罪之有?他死時,家中僅有書籍兩車,米麥數斛。連楊炎派去搜家的人也歎服劉晏的清廉。

他是唐朝理財專家,力挽狂瀾救社稷,卻被吃著他運來的大米人害死

劉晏死後五年,即興元元年(784年)因地方藩鎮又一次紛紛叛亂,唐王朝發生動搖,唐德宗想起劉晏的好處,才醒悟過來,下詔准許將劉晏的屍首歸葬故鄉。然而唐王朝再也沒有劉晏理財時那樣的穩定了。此後的唐王朝一直受制於地方藩鎮,直到公元907年被後梁取代。

結語:劉晏之死,楊炎的陰險攻擊陷害固然起了主要作用,但唐德宗,又何嘗沒有責任呢?當唐德宗接到楊炎和庾準捏造的所謂劉晏“謀反”的報告後,聯想到所謂“廢立太子”之事,還沒有弄清事實就立即動了肝火。劉晏之死,一些目光短淺、嫉賢妒能的人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還在劉晏被殺以前,當他們嘴裡吃著劉晏從南方運來的大米,心裡卻想著排擠劉晏。於是乎,暗地上表者,當朝禪劾者,屢屢有之。他們不斷要求停止轉運糧食,以達排擠靠運糧而顯赫的劉晏的目的。可以說,這是古代官僚的一種通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