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知識點】中國歷史上的變法、變法、變法、變法、變法分別是什麼?

一、商鞅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開始

2、背景:

(1)戰國時期,秦國政治、經濟、文化落後於中原各國。

(2)秦孝公為富國強兵,任用商鞅實行變法。

3、性質: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運動

4、指導思想:法家思想

5、內容:

(1)經濟上: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2)政治上:普遍推行縣制;制定秦律;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

(3)思想上:“燔詩書而明法令”,加強思想控制。

(4)軍事上: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

(5)風俗上: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6、特點: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重農”和“法治”。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實行最徹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長久、影響最深遠的改革。

7、意義:

(1)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較為徹底的一次改革運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致後世的發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經濟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為秦國農業發展帶來生機。

(3)政治上,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4)軍事上,積極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使秦國在對外兼併戰爭重掌握了主動權。

8、侷限性:

商鞅變法處在一個新舊歷史交替時期,新舊勢力鬥爭異常激烈的歷史特點和變法的階級屬性決定了此次變法的侷限,表現為:

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

並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導致了秦朝的暴政;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利於商品經濟發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時間:公元477~499年

2、背景:

(1)北魏統一北方,創造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社會環境。

(2)北魏統治者重視學習漢文化,成為孝文帝改革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

(3)北魏民族矛盾激化,階級矛盾尖銳。

(4)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促進北魏社會的發展,孝文帝實行改革。

3、性質: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4、過程及內容

前期:

(1)時間:公元471~490年

(2)主持:馮太后

(3)重點:建立新制度

(4)措施: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推行均田制;

推行新的租調製;

設立三長制,健全縣以下地方基層政權。

後期:

(1)時間:公元490~499年

(2)主持:孝文帝

(3)重點:漢化

(4)措施: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和移風易俗,促進民族融合。

5、意義:

(1)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鮮卑族柚木經濟向農耕經濟轉型,增加了國家收入。

(2)使北魏進一步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與制度,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程序,鞏固了封建統治/

(3)加快了民族融合的程序,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促進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與進步,為隋唐時期結束分裂重新統一奠定了基礎。

三、王安石變法

1、時間:公元1069年。

2、背景:

(1)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費,形成積貧積弱局面。

(2)農民起義和兵變相繼爆發,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引起嚴重的社會危機。

(3)要求改革的勢力同守舊勢力鬥爭激烈,出現朋黨之爭,統治階級矛盾突出。

(4)慶曆新政曇花一現,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

(5)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王安石主持變法。

3、性質: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進行區域性調整, 是社會改良性質的改革。

4、內容:

(1)理財之法:推行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

(2)強兵之法:整頓軍隊,推行保甲法、將兵法、保馬法,設軍器監等。

(3)取士之法: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唯才用人等。

5、失敗的原因:

(1)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滿了阻力。

(2)下層官吏沒有很好地執行變法的措施,危害了百姓的利益。

(3)支援變法的組織機構不夠健全,賞罰不夠公正。

(4)變法的重要支援力量宋神宗在變法後期的動搖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勢。

(5)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新法被廢除。

(6)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變法本身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沒有給農民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獲得廣大農民的支援,也不可能很好地解決社會的根本矛盾。

6、意義:

(1)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一定程度上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7、侷限性:

(1)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2)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8、啟示:

(1)改革使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2)改革使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而會有阻力,甚至充滿了尖銳的鬥爭。因此,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行動要堅決徹底,要注意用人。

四、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時間:1861年

2、背景:

(1)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基礎受到嚴重威脅。

(2)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革命民主主義者積極發動武裝起義,準備推翻俄國農奴制,心思潮湧動。

(4)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充分暴露了農奴制的弊端。

3、性質:由沙皇政府和貴族地主階級主持進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內容

(1)頒佈“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

(2)實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3)進行教育、軍事方面的改革。

5、意義:

(1)廢除農奴制,是俄國向近代化邁進的重要步驟。

(2)促進了俄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促進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實現了生產方式由封建性向資本主義方式的過渡,使俄國曆史的重大轉折點。

6、侷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貴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剝削方式在農村繼續報留。

(2)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發展資本主義,必然給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帶來不良影響。

(3)社會矛盾依然尖銳,農民暴動和起義不斷。

五、日本明治維新

1、時間:1866~1869年

2、背景:

(1)德川幕府統治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封建落後。

(2)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動搖了幕府統治基礎,為明治維新準備了一定的社會經濟前提。

(3)西方列強的殖民侵入激化民族矛盾,“黑船事件”後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4)武裝倒幕,推翻了幕府統治,建立明治政府。

3、性質:為克服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而提早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

4、內容

(1)政治上:實行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實行四民平等;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

(2)經濟上:殖產興業;承認土地私有制,統一徵收地稅,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

(3)文化及生活習俗上:倡導“文明開化”。

(4)軍事上:實行義務兵役制,改進軍事裝備,培養軍事人才。

5、意義:

(1)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先進的工業國;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亞洲第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2)日本近代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到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已經成為亞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3)建立了一支現代化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

(4)日本完全廢除了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獲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成為當時亞洲唯一獨立的國家,並逐步成為列強。

6、侷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封建軍國主義色彩濃厚。

(2)對外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給亞洲鄰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六、戊戌變法

1、時間:1898年。

2、背景:

(1)清政府的統治腐朽沒落。

(2)甲午中日戰爭戰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國遭遇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

(3)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為戊戌變法奠定了階級基礎。

(4)有早期維新思潮作為思想基礎,後期康梁維新思想傳播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啟發民智。

3、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4、過程:

(1)1895年春,康有為、梁啟超組織發動“公車上書”。

(2)1895年8月17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創辦《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鼓吹變法,並組織強學會。

(3)1896年8月,為了宣傳變法而製造輿論中心,《時務報》在上海創刊。

(4)1897年冬,嚴復在天津主編《國聞報》,成為與《時務報》齊名的在北方宣傳維新變法的重要陣地。

(5)1898年2月,譚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學會,創辦了《湘學報》。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志士的宣傳、組織和影響下,全國議論時政的風氣逐漸形成。

(6)1898年4月,康有為同梁啟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

(7)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了“明定國是”詔書,變法正式開始。變法期間,光緒帝先後釋出上百道變法詔令,除舊佈新。

(8)1898年9月21日,慈禧“臨朝訓政”,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運動失敗。戊戌政變後,慈禧將光緒帝囚禁在瀛臺,並下令逮捕維新人士;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六人被殺害。

5、內容:

(1)政治上:鼓勵官紳士民上書言事;諭令各省督府舉薦新政人才;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的特權,準其自謀生計。

(2)經濟上:鼓勵發展農工商業,獎勵創新發明;鼓勵商辦鐵路、礦業;改革財政;興辦郵政。

(3)文化教育上: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學堂,在京師設立大學堂,籌設專門學堂;鼓勵私人辦學,選派留學生到海外留學;准許民間創立報館;設立譯書局。

(4)軍事上:裁汰舊軍,編練新軍。

6、影響:

(1)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

(2)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

(3)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開創了新的時代風氣、社會輿論和思想觀念。

(4)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

7、侷限性:

(1)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並對封建制度寄予希望。

(2)維新派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只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和極少數的官僚,甚至對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