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17世紀,法國提出了所謂的“天然疆界”理論,以天然的地理單位作為疆域的基本結構,以山川、河流作為天然的疆界線,我將之稱為“地理疆域論”或者“自然疆界論”。事實上,歷史上多個國家都曾經提出了相類似的觀點。如果我們用此觀點來看中國曆代疆域的變遷,我們會有新的發現。

一,孤立的東亞大陸

中國所處的東亞大陸,在傳統的世界範圍內是相對孤立、隔絕的一塊地方。其東為茫茫無際的太平洋,對於農耕民族來說,這就是世界的邊緣;其西是千里戈壁、萬里流沙,只有遊牧民族才能通行無礙;其北是林海雪原的西伯利亞森林地帶,不僅農耕民族無法生存,就是遊牧民族也無法完成穿越;其南的中南半島是瘴癘未開、山高谷深的熱帶雨林地區。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而東亞大陸的邊緣基本都有巨大的山脈阻礙著內外的交流,其東北有外興安嶺,其北部有薩彥嶺,其西北有帕米爾高原、天山等,其西有喜馬拉雅山脈,其西南有高黎貢山、長山山脈等。如果我們將這些山脈連線起來,那就形成了一條“自然疆界線”,很有意思的是,清朝的版圖和這個“自然疆域”高度重合,這並非是巧合,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和趨勢。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歷史上,在該區域生活的民族都有一定的向心力,也就是基本朝著一箇中心發展,這個中心就是所謂的“中原”,後來演變為了“中國”。例如,青藏高原的吐蕃,其主要擴張方向不是向印度次大陸,而是向河西走廊和關中地區前進;漠北的遊牧民族不是向西伯利亞進發,而是不斷越過戈壁灘和陰山,向中原挺進;東北的女真、契丹等也是不斷向關內擴張。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幾千年的你爭我鬥,使得大家逐漸整合為了一個整體。我們可以將之分為五大板塊:其中,長城以南的季風區,屬於傳統的農耕文明區,歷史上稱之為“華夏”“內地”“關內”“漢地”等;山海關以北,大興安嶺以東,為東北地區,因為女真、滿族發源於此,又稱之為“滿洲”;陰山、戈壁灘以北,阿爾泰山以東,大興安嶺以西為漠北地區,是歷史上多個遊牧帝國的本部;阿爾泰山以西,是西域,是歷史上遊牧民族西遷的中轉站,也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拉鋸戰的戰場;青藏高原,是羌藏民族的發源地。以上五大區,形成了五大民族,也就是現在中國民族分佈的基礎。

二,遊牧—農耕:從對抗到統一

世界上最初的民族都是漁獵民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分工,逐漸分化為了遊牧、海洋、農耕三大民族。例如東北的女真族,長期以來都是漁獵民族,但是在遼金時期逐漸過渡成為了遊牧民族,後來的滿族也就是遊牧民族了。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長期處於漁獵階段,在明清時期演變為了農耕民族。因此,東亞大陸上的民族,基本就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對抗、交融,成為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主題。農耕民族基本分佈在東亞季風區的長江、黃河、珠江流域,遊牧民族則主要分佈在外圍的東北、漠北、西域和青藏。遊牧民族生產不穩定,掠奪成性,因此經常侵擾內地,甚至直接入主中原。傳說中的黃帝可能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最早典型,之後商朝也是東北民族南下建立的王朝。

在宋朝之前,遊牧民族要麼盤踞於漠北,與中原對抗;要麼入主中原,接受全盤漢化,鮮卑族建立北朝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在宋朝以來,遊牧民族不願意全盤漢化,他們試圖同時以兩種模式來治理國家,也就出現了二元體制。這種體制最早創造於遼國,也就是南北分治,此後被金元清繼承發展,演變為了“五元一體”的治理模式。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可以這樣說:漢族奠定了中國文化的核心,而遊牧民族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歷史上的漢族王朝疆域基本侷限於長城以南,偶爾有延伸到外圍的,也只是實行羈縻統治;而遊牧民族則在空間上極盡所能,將整個東亞大陸都盡收囊中。第一個實現大一統的是元朝,但是元朝的西域分封給了察合臺汗國,缺失一大塊。之後,是清朝實現大一統,雖然清朝未能拿下布里亞特地區,但是已經高度吻合東亞大陸的“自然疆域”,可以說接近完美。

三,從大陸到海洋,自然疆域必須面朝大洋

在清朝,中國已經形成了背靠亞歐大陸,面朝太平洋的格局。可惜清朝晚期失去了150多萬平方公里,民國的蒙古獨立又失去了170萬平方公里,使得中國的外圍縮減不少,損失慘重。還好的是,中國五大板塊的基本盤沒有丟失,這是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礎。

廣闊的邊疆為我們提供了無比寬闊的戰略空間,讓我們能夠在近代免於淪為殖民地。如此大的空間還提供了豐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氣、鐵礦石等戰略性的資源,為中國的工業化程序保駕護航。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國的陸地夠寬,但是海洋太窄。由於中國歷史上沒有海洋民族,使得中國的海上疆域被侷限於列島之內,我們似乎只能“望洋興嘆”。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地理疆域”論能夠適應於陸地,那麼同樣適應於海上。大陸架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劃分領海的主要依據,而島嶼則是管理、控制領海的據點。在二戰結束後,中國迎來了劃分領海的機會,於是“南海十一段線”就此出現。然而,由於當時國力不足,使得海洋空間未能繼續擴張。例如,蔣介石放棄了琉球群島,這使得中國東海無法直通太平洋,悲哀。再比如,當時的劃線沒有拿下納土納群島,讓我們坐失控制馬六甲門戶的大好良機,這都無比遺憾。

從“天然疆界”看中國疆域的形成:東亞大陸的向心力就此形成

而現在,美軍的沖繩基地、關島基地等已經成為了“圍堵”中國的據點,想要突圍,拔掉這些據點也是必須的。考慮到未來的海上對峙形勢,我考慮的中國海上“天然疆域”,將向南延伸到納土納,而不是曾母暗沙;向東延伸到馬亞納群島,而不是僅僅停留於釣魚島。如此,“天然疆界”基本形成,其東到達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其西到達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和帕米爾高原一線。有如此疆域,真是可謂完美。

歡迎關注公眾號:

文史北斗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