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廣州的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在高樓大廈崛起、火車地鐵鋪陳的時候

驕傲自豪有多少且不說

有些東西卻因此永遠的消失了…

那些已經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東西

看看有沒有勾起你們的回憶呢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消失的2種身份證

440102

東山區在2005年9月28號中午12點正式摘牌,記得那時候街坊都去署前路8號合影留念。從此,老東山文化與情懷已經成為歷史記憶。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廣州市東山區 (與越秀合併)

440107

2005年4月28日,廣州市芳村區 (與荔灣合併)

消失的中小學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梅花中學、梅花小學、吉祥路小學、109中學、七十九中學、二十五中學、廣大實驗中學、北京南小學、第49中學和江南中學合併重組為“

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

”。

第52中學和綠翠中學合併重組為“

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

”。

你還記得這些小學嗎?

消失的路名

廣州不少已消失的地名、路名,在以前全是家喻戶曉。

市區擴建無可阻擋,它們逐步消失,只存在於老一輩廣州人、老華僑、老香港、澳門市民的記憶中。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新填地、石崗街、移民市、歸德門消失了。

永漢路也成了北京路

太平路被叫做人民路。東風路昔日叫

德宣路

。維新路沒有了,成了今天的起義路。

民國開闢的太平南路、太平北路、豐寧路、長庚路,以及1949年後修建的虎長路,統統一條龍改成了“人民路”。帶河路,因開拓新馬路,成為了康王路。

甚至,在廣州盡人皆知的

越秀南

的建的地鐵站也莫名其妙叫

團一大。(

但我還是習慣叫越秀南

消失的夜市

西湖夜市

當年的西湖夜市簡直是香港廟街(

看下圖

,現在已經沒有這幅光景。記得那條長長嘅路兩邊一個痴住一個嘅攤檔,周圍黑孖孖檔口,女人衫、男人衫、細路仔衫、玩具都有,而且款式幾時髦。

我最中意就係睇新衫同玩具,好想屋企人可以買件比我…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市橋西街

這條街承載了一批番禺人在這白手起家、承載了一輩番禺人在這逛街購物成長;一件便宜貨、一份街邊小吃、一張傳單、一聲叫賣聲!

如今也風光不再。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消失的大排檔味道

以前廣州人都不會陌生的場景:

馬路邊嘅摺疊枱同沙灘凳,男人除大赤膊飲珠啤吹大炮,著住拖鞋嘅大肚腩阿叔表演拋鑊&鍋鑊裡燒火。冬天嘅時候,就係一棚人圍住個炭爐藉助微弱嘅路燈光一齊食羊肉、牛腩。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現在的大排檔,基本上不是潮汕就是川辣湘辣

、不是重慶雞公煲就是湖北小龍蝦,再吃不到以前果種粵菜的味道。

炳勝和惠食街也都從大排檔做成連鎖酒樓。

消失的天橋

以前的回家的路標,走過就會留戀

八爪魚天橋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文明路和文德路交界

新大新公司門前天橋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還有大南路口天橋、海珠廣場一德路天橋、惠福路口天橋…

消失的地標

大笪地

廣州師奶的淘寶聖地,

一個承載著地道廣味的“平民墟”

。拖著媽媽的手逛大笪地,是年輕廣州人逝去的童年。

“乜都有、益街坊”,終究還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而湮沒,2014年4月21日,關張撤場,留下無限唏噓。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狀元坊

約上同學仔去狀元坊影貼紙相、打耳釘、淘靚衫,這曾是很多80後和90後的學生時代寫照。

如今的狀元坊,昔日密密麻麻排布著飾品店、刻碟鋪、潮服店的商場內,已成空蕩蕩的過道,招租廣告隨處可見。

曾經的“撞人坊”,如今的“撞完坊”。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革新路

“買文具到革新路,東西齊全又便宜”是廣州“80後”的共識,也成了一種習慣,這一切持續到07年道路清拆擴建。

擴建完畢後,往日盛況亦已淡去。到2015年,文具一條街僅剩8家文具店。拆走的不只是文具街,更是一代廣州學生哥的集體回憶。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將軍東

香港有深水埗的鴨寮街,廣州有中山六的將軍東。

把將軍東說成“熟男天堂”,一點都不誇張。不過,隨著廣州地鐵收回地塊,這個廣州首屈一指的電器商場,在2015年11月30日,終究難逃休業清場的命運。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二沙島體育用品一條街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東川名店運動城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這些地方,無論你有沒來過、喜不喜歡,他們已經在廣州永遠消失了。

消失的遊樂園

老廣的童年基本被它們承包

你留著那些照片嗎?

兒童公園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東方樂園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航天奇觀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世界大觀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飛圖夢幻影城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消失的老廣手藝

雞公欖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如今作為廣州傳統印記的雞公欖,成為了流水線生產的附屬品。真正的味道只能停留在老廣的記憶中了。

挽 臉 師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那些年,街上還沒有美容院。愛美的女生會光顧街上那些挽臉的技師。她們靠著一條細棉線和一塊白粉撲,三兩下就把臉上的雜毛清除乾淨,整個臉看起來光滑細緻,還清爽多了。

鐘錶維修師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去維修手錶,鐘錶師傅拿著個小鑷子將手錶“分屍”,然後又神奇地裝上。現在的手錶已淪為了一種“裝飾品”。

雖然修表師傅現在還會出現在一些小街小巷裡,可惜的是,這一行當卻逐漸衰落。

修傘師傅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以前的雨傘壞了,第一時間不是想著要新的,而是想著找修傘師傅,能修就修。

萬能的修傘師傅總能讓雨傘起死回生。

但是現在,壞了的雨傘隨手就扔,漸漸沒有修理的必要,修傘師傅也跟著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老式理髮師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在巷子里弄一張椅子就開起了髮廊,剪頭髮只要幾塊錢。這是最原始的理髮手藝,純粹的理髮師。

那個時候剪頭髮真的就只是剪頭髮,而現在的髮廊卻諸多花樣為求受益。現在這一類的老式理髮在一些小巷子還是可以找到的。

補鍋師傅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補鍋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門職業,按鍋的品種來決定工程的不同。有專門補鐵鍋的,有專門補搪瓷器皿的,也有專門補鋁鍋水壺的。

大師傅可以“通吃”,樣樣“拿得起,放得下”。

但隨著生意蕭條,現在已經慢慢消失在城市裡,菜市場的角落還能遇見嗎?

磨 刀 、磨 鉸 剪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把刀用到生鏽就磨,當年磨刀這個行當的生意相當紅火。如今,時過境遷,也只有上了年紀的人記得。

磨刀匠慢慢從我們的視線消失了,這種老行當也面臨著失傳的尷尬。

消失的味道

叮叮糖

“叮叮——嘡,叮叮——嘡……”

穿過大街小巷,聽見“叮叮——嘡”的敲擊聲,那是用一把小錘敲在彎成馬蹄形糖刀上的聲音。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饞嘴的小孩只要循著聲音,就能覓到特別的零食——“叮叮糖”。小錘落下,糖刀切入,原本貌似堅硬的叮叮糖分成了小碎塊。撿一塊放嘴裡,好甜蜜。

雲吞皮糖水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連我地阿爸阿媽都未聽過,廣州失傳已久的老傳統糖水!聽說舊時經濟條件差,物質缺乏,連雲吞皮也拿來煲糖水。

臭草綠豆沙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綠豆沙有很多搭配,可以加海帶,也可以放蓮子、百合、薏米,但是傳統廣東人喜歡在綠豆沙中加入臭草,暑天喝上一碗,清熱下火,讓人精神一振。

沒有臭草的綠豆沙,好像缺了點什麼。

煎 堆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有句俗語:“煎堆轆轆,金銀滿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夠為家裡人帶來財氣但因為煎堆的做法複雜,已越來越少人制作。同屬油炸系列的蛋散、糖環、笑口棗也是如此。

竹 升 面

每個廣州人心裡都有一碗雲吞麵,無論是哪家老字號都一定是手工壓制的竹升面,這份堅持,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已經不多見了。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炒 米 餅

“團團轉,菊花圓,炒米餅,糯米糰”,上世紀70年代,在廣州特別是老一輩人的心目中,是過年食品的代名詞之一,每到過年,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炒米餅。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消失的聲音

氹氹轉 菊花園,炒米餅 糯啊糯米糰

五月初五系龍舟節啊

阿媽佢叫我去睇龍船

我唔去睇我要睇雞仔,雞仔大我拎去賣

賣得幾多錢 賣咗幾多只啊

有隻雀仔跌落水 ,

跌落水, 跌落水;

有隻雀仔跌落水,

被水衝去

······

曾幾何時,我哋細細個都係聽住唱住依D歌仔長大,太婆教阿嫲,阿嫲教老竇,阿媽教我唱,一代傳一代。

語言淺顯,朗朗上口,

但又極其有依個城市特色或者教育意義。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消失的茶樓

在這幾十年來,有太多太多的老字號酒家從我們視野中消失…

祥珍樓

百年老字號茶樓——“祥珍樓”,位於中山七路36號(西門口舊當鋪寶生大押旁邊),創建於清光緒年間。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中山七路要拓寬不幸被拆了。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當時這個茶樓開設茶市、飯店,經營禮餅、月餅,又擺設象棋局吸引棋迷,連廣州象棋的“四大天王”黃松軒、李慶全、盧輝、馮敬旭都曾在這裡嘆茶捉棋。

1958年轉為國營,文革期間曾改名“東方茶樓”。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成珠樓

可以說是廣州開業最早、時間最長的老字號茶樓,史載清朝乾隆年間已經開始營業,有250多年曆史。

成珠樓是沒了,但如今在南華中路一帶還有一家“成珠食品店”,這裡是幾個當年成珠樓的老員工盤下來的小店,一直在賣遠近馳名的成珠小鳳餅。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西園酒家

1921年在惠愛西路開業,是一座園林式酒家,號稱廣州四大園林酒家之一(另三家為文園、南園、謨觴)

。西園酒家變成了現在的“陶街電器城”了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民國時期的惠愛路

雲香酒樓

廣州有句老話—“西有蓮香,東有云香”,其中的雲香是位於越秀區東華東路342號的知名食肆雲香酒樓。

雲香酒樓創始於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距今已有百年曆史,以經營傳統粵菜、龍鳳禮餅、中秋月餅而著名。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菜根香

“菜根香”創建於上世紀的1933年,原來設在本市西關,1938年廣州淪陷後停業,同年遷往韶關。1945年搬回廣州六榕寺榕蔭園內,1947年由佛門人士楊保洪重新開設,易名為“居士林素菜館”,次年才改名為“菜根香素食館”,1984年,菜根香素食館投資百萬元重新改造裝修,增開早茶市。

2004年結業,原址現為藥房。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榮華樓

80年代初,榮華酒樓的點心師傅方旋精心研製出榮華麻香酥。榮華麻香酥是粗料精製的品種,有甘香酥化的特點,從1983年起多次在廣州美食節獲獎。

榮華樓也曾經是廣州著名的粵劇茶樓,但到了2013年,也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欠債累累,最終遺憾結業。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惠如樓

在廣州傳統茶樓中,惠如樓的歷史僅次於成珠樓。很多廣州人以往中秋佳節都習慣到惠如樓買一盒惠如“貢月”和“五仁月”。

1995年3月因地鐵建設需要,惠如樓搬遷至廣花二路,苦撐兩年後關門停業。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正在消失的粵語

想知道看到這條微信的你,

日常說粵語的時候還多嗎?

現在很多廣州小學生已經不怎麼說粵語…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不管你在廣州生活了多久?

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