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杯酒釋兵權”典故的由來

說到“杯酒釋兵權”這個典故就不得不提起今天的主人公宋太祖趙匡胤。這一切要從來他建立宋朝的經過說起。

宋太祖趙匡胤奪取的是後周柴氏的皇位,周世宗柴榮死後其子柴宗訓襲位,當時柴宗訓年紀很小,趙匡胤隨柴榮戎馬數十年,立功頗多,軍隊中威信極高。

“杯酒釋兵權”典故的由來

柴榮畫像

所以柴榮死後軍隊歸心,趙匡胤在京中託言遼國入侵需大將撫邊,此時他義不容辭率軍出征,行至陳橋驛,軍隊在趙匡胤手下趙普等人的唆使下發動兵變,並將制好的黃袍披於其身。

之後,他約束軍隊若要奪權就不能濫殺,而且要保全柴宗訓母子,於是便倒戈向京城出發。

皇城毫無預防,輕鬆拿下。於是趙匡胤就逼柴宗訓禪位,最終登上帝位。

“杯酒釋兵權”典故的由來

趙匡胤劇照

而他自己就是透過兵變當上的皇帝所以對於自己手下的軍隊也是日夜憂心,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收回這些兵權呢?

如果直接下令強行奪權,於情方面,這些都是一起出生入死,打下天下的兄弟,要是就這樣強行逼他們交出兵權,未免顯得有些過河拆橋的味道;也怕別人說自己不仁不義。於理方面,也怕把這些大將逼的太急了做出一些無法控制的事情,要是直接發動兵變,將自己從龍椅之上拉下來。所以也不敢太使用太強硬的手段。

於是趙匡胤就打起了感情牌,上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戲碼。

“杯酒釋兵權”典故的由來

在這次組織的酒局之中,趙匡胤沒有拿皇帝的架子去壓從前的老兄弟,他從一開始就將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首先他擺宴席邀請以前和他出生入死有軍權的將領,沒有擺出一絲一毫皇帝的架子,而是如同之前打仗時一般與將領們以兄弟稱呼,既是兄弟,自是要為之而分憂。

在酒局之上,趙匡胤總是愁眉苦臉,將領見此便問道為何,趙匡胤便說“人生如白馬過隙,忽然而已,我知道你們所有人都是忠心於我的,可是如果你們的手下也給你們來一個黃袍加身你們又該如何自處,我不想兄弟以後兵戈相見”說著又是一把老淚叢橫。說到這裡這些將領都不傻,自是明白為何。趙匡胤這明擺著是:要麼你自己走,要麼我請你走!加之古往今來卸磨殺驢的例子還少嗎?於是選擇明哲保身,更相當於賣皇帝一份人情,今後生活基本衣食無憂!權衡利弊之下,還是交出兵權,告老還鄉比較好。

這就是歷史中著名的典故“杯酒釋兵權”,宋太祖趙匡胤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國家的內憂問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