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本性難移張摶萬

張鵬字摶萬,是一個典型的無賴之徒,“生平無檢行,當為諸生時,淫賭訛詐諸匪業蓋靡不為也”。生平行為不檢點倒也罷了,既然已經憑著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縣、州、府的考試,成為一名頗有地位、頗有身份的秀才了,卻仍然吃喝嫖賭、敲詐勒索,諸多下三濫的勾當,幾乎沒有他不去做、不敢做的,簡直可以稱為“無惡不作”了。不過,他確實比較聰明,參加鄉試又順利透過,成了一名舉人老爺,於是他來到北京,準備參加來年春天由禮部主持的會試。

進京以後,張鵬寄住於一個寺廟裡讀書。很快他就獲悉,這所寺廟是大學士明珠私人所建的家庵。明珠何許人也?他姓葉赫那拉氏,跟滿清皇室沾親搭故,因深受康熙帝的信任而權傾朝野。張鵬深知,倘若巴結上了這麼個大人物,對自己的仕途定會大有幫助。那麼,怎樣才能投靠到他門下呢?張鵬製作了一塊明珠的長生牌位,置於自己的讀書之室,每天一早一晚都恭恭敬敬地上香叩拜。終於有一天,明珠來到寺中游覽並宴請朋友,見了這塊牌位大吃一驚,詢問和尚是怎麼回事。和尚說:“這是江南舉人張某製作的,他還每天都殷勤地焚香叩拜呢。”明珠就將張鵬喚過來問:“閣下製作這塊木主,是不是與此人是故舊之交呀?”張鵬估計對方就是明珠本人了,就大聲回答:“晚生這一舉動,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為普天之下的芸芸眾生祈求福祉啊!”於是歷數明珠的種種政績,他本來口才就好,這一次又侃侃而談,聲情並茂。平心而論,明珠固然有賣官鬻爵、結黨營私、專權納賄的一面,然而他在平定吳三桂等“三藩之亂”、統一臺灣、抗擊沙俄與治理黃河等方面確實也頗有建樹。張鵬連說帶比劃,“氣象豪邁,旁若無人”。明珠大喜,與他越談越投機,稱讚張某為“蓋世奇才”,並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去讀書。張鵬求之不得,進了明珠府中,更是使出渾身解數,投明珠所好,終於與他成了“至交”。有了這座靠山,張鵬不但順利地考中了進士,仕途也一帆風順,官一直做到巡撫、總督等方面大員。

本性難移張摶萬

明珠

(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張鵬在官場上仍然不改故態,貪汙受賄,臭名遠揚。當張鵬還是個秀才時,按照規定,參加鄉試必須要經過學道大人的科考錄送。學道是地方上掌管文化教育的長官,這位學道因為張鵬品行不端,就削掉他的名額,不讓他參加鄉試。張鵬苦苦地再三請求,學道仍然不同意。張鵬於是憤憤地說:“日後的事情尚不可預知,你何必如此固執呢?”學道卻不屑地回答說:“日後的事情我不去計較。不過,即使任憑你騎著快馬賓士,只怕也追不上我吧!”後來,張鵬不知透過什麼渠道取得了舉人的資格,最後又做了總督,而學道仍然是學道,偏偏又在張鵬的屬下。某日,學道來拜謁張鵬,張鵬傲慢地說:“我不必騎馬,光憑兩隻腳,也能追上你!”學道知道他不會放過自己,便聲稱有病,堅決要求退休,張鵬卻堅決不同意。反反覆覆多次,最後張鵬說:“你因為有病而要求退休,這當然可以。然而你根本沒有病,我如何向朝廷申報呢?如今我的公堂上有些紙屑灰,你將它揉入眼中。眼睛瞎了,也就有了病退的理由了。”學道不得已,只得用紙屑灰揉瞎了雙眼,張鵬這才放他回家去了。不過,殘暴而又刻薄的張鵬結局也不大妙,他因“病入面瘡而終”——臉上生了瘡,竟然因此而送了命。

張鵬是江蘇鎮江人,上面的故事載於近人瞿兌之的《杶廬所聞錄》,而瞿兌之又轉錄於趙彥偁(1819~1881)的《三願堂日記》。趙彥偁也是鎮江人,在這部刻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三願堂日記》中,他既尊稱同鄉張摶萬為“邑中先輩”,又不加隱諱地記下了張某的一些生平糗事,應該是比較可信的。最後說說明珠,他生於天聰九年(1635),病逝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活了74歲。不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54歲的明珠因受御史郭琇彈劾而被罷官,此後雖然又被起用,但是再也沒有受到重用,已經沒有多少權勢了。由此看來,張鵬因有明珠這座靠山而官運亨通,顯然是康熙二十七年之前的事,那還是康熙帝執政的早期呢。窺一斑而見全豹,備受某些人絕口稱頌的所謂“康乾盛世”,原來也不過如此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