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豐子愷的祖屋以及在各地曾經住過的家,往往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豐子愷的祖屋以及在各地曾經住過的家,往往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外公豐子愷的祖屋以及在各地曾經住過的家,往往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石門鎮的祖屋德堂、豐同裕染坊店,浙江上虞白馬湖畔的小楊柳屋,得名於上海江灣時期的緣緣堂,遵義南潭巷的星漢樓,重慶的沙坪小屋,杭州靜江路(現北山路)85號的湖畔小屋,上海陝西南路長樂村的日月樓。所有這些屋、堂、樓,到了我們這一代的孫輩,記憶中唯有白馬湖畔的小楊柳屋、石門鎮重建的緣緣堂以及長樂村的日月樓這些地方,那豐同裕染坊店、星漢樓、湖畔小屋等,只有在老照片裡,或者外公的繪畫裡能夠見到,而印象最深的,當屬上海外婆家的日月樓。

日月樓坐落在上海市區熱鬧的淮海路附近,是一棟三層樓的西班牙式房子。按照現在的說法,可以說是“聯體別墅”。外公給起名叫“日月樓”,是因為二樓有一個凸出的室內陽臺,這陽臺東南西三面都有窗,頂上也是玻璃的,有時能同時看見太陽月亮。日月樓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副對聯:“星河界裡星河轉,日月樓中日月長。”當年搬到那房子裡時,外公看了二樓的室內陽臺,便吟出一副對聯的下聯“日月樓中日月長”。後來外公的好友、著名國學家馬一浮先生又對了上聯“星河界裡星河轉”,還特地書寫了篆體對聯。還有外公手書的三個大字“日月樓”。

當時我們還是一群小孩子,一般很少到二樓上玩,因為那裡是外公工作的地方。我們的天地在一樓的客廳與餐廳,這裡是孩子們的天堂。外公在《我的漫畫》一文裡這樣說過:“我作漫畫由被動的創作而進於自動的創作,最初是描寫家裡的兒童生活相。我向來憧憬於兒童生活。尤其是那時,我初嘗世味,看見了當時社會里的虛偽驕矜之狀,覺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於是變成了兒童崇拜者,在隨筆中、漫畫中,處處讚揚兒童。”正是出於這份“崇拜”,我們在日月樓的底樓再怎麼“瘋”,也從來不會遭到呵斥。

平日裡,外婆家裡是十分安靜的。外公每日早起,或作畫或撰文或譯稿或寫書法,從來不得空閒。外婆則經常在一樓過道的一張大桌子上收拾那怎麼也收拾不完的絲綿被絲綿襖。下午午睡後,外公四點多就開始喝花雕酒。菜不多,三五小碟,也就花生米、筍乾之類,旁邊有一把紫銅暖酒壺相伴。有時小舅舅豐新枚也在家,便陪伴著在一邊的鋼琴上彈奏幾首老歌,外公微微笑著傾聽,時不時捋捋他的鬍鬚,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如果我們也在一邊,一般不會大吵大鬧,最多與這裡的一隻名叫阿咪的小貓做做遊戲,比如,把個紙袋套在小貓頭上,看它不斷後退,想鑽出來,或者連連轉圈。即使孩子們偶爾吵鬧了起來,外公也只是一笑而已。

阿咪不認生,隨便什麼客人來了它都會主動打招呼表示親切。有時甚至某領導來訪,阿咪也會堂而皇之不顧一切地跳到他身上。阿咪對我更是親密無間。有時我住在外婆家,阿咪便硬要臥在我的枕頭上。我嫌它毛茸茸的,睡覺還有呼嚕聲,就把它安置在腳邊,可阿咪不允,不一會兒又悄悄來到我耳邊。經過幾個回合,我也只能隨它了。

冬天阿咪怕冷,我到外婆家去它就鑽進我的大衣裡取暖。阿咪還真有功夫,任你怎麼走動,它都能賴在大衣裡不出來。記得有一次大家一起出門,到淮海路走走,碰到路邊有稱體重的,母親讓我們一一稱重,我稱過後說阿咪的分量也算進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阿咪仍賴在我的大衣裡。外婆家的阿咪實在可愛,外公還特地為它撰文。後來外公受到衝擊,《阿咪》一文當然也受到株連,遭到批判。

節選自《豐子愷·我們一家》

原文為《說說我們一家》(序言)

作者楊子耘(豐陳寶之子、豐子愷外孫)

豐子愷的祖屋以及在各地曾經住過的家,往往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作者:豐子愷 著/繪

楊朝嬰 宋雪君 楊子耘 編

書號:978-7-5426-7386-2

出版:上海三聯書店鳳凰壹力

2021-07

定價:90。00 元

再耀眼的星也有回程的軌道,再卓越的人也有牽繫的故土、慰心的親情。

豐子愷的“我們一家”

故事由石門灣出發,經緣緣堂迭起,在日月樓延續

輾轉與安定之間,書寫一個平凡家庭不平凡的百味生活和有情人生

四十篇隨筆式

散文

,呈現豐子愷成長之路,為人子至為人父的人生“升級”之路:

感懷人生搖盪,眷戀故土故人,趣談兒時生活,速寫親友小像,回憶學畫往事,漫談求學旅程,養娃、帶娃、教娃、哄娃,記錄“兼母的父”的日常……

百幅有關家人的諧趣

漫畫

,兒女情長,舐犢情深:

記事,意味雋永,記人,童真童趣,縱使生活吻之以痛,豐子愷的筆墨間依然是積極而溫慈的,躍然紙上的,依然是可愛之人、可愛之物。

他以孩童般純淨汙垢的心眼看世界,世事儘管滄桑,內心安然無恙,以有情的心,讀世界的美,繪出心底的愛。

百幅家庭珍貴

影像

,配以子女兒孫口述式追憶,真摯可感:

隨筆、漫畫、影像、口述彼此相映成趣。隨筆是漫畫的原型,漫畫賦予隨筆以生動,影像對接隨筆和漫畫中的現實人生,口述文字使得人物形象更飽滿。四者互為補充,構築別樣的閱讀體驗。

由豐子愷外孫楊子耘先生審定並作序,選篇精優,版本權威。

創新穿插式排版,打造全新的閱讀視角和多樣化閱讀模式,推陳出新。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浙江桐鄉人。早年曾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21年去日本。回國後先後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從事音樂和美術教學。五四運動後,即進行漫畫創作,畫作造型簡括,畫風樸實。擅散文和詩詞,雋永疏朗,別有一體。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等。

內容簡介

本書是豐子愷有關其家庭和家人的文集。在這本書裡,豐子愷暫時卸下“一代大師”的榮耀和光環,迴歸樸質平凡的家庭生活。豐子愷人生的不同階段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年為子,青年為父,晚年樂享天倫,經歷平凡家庭同樣的幸福和煩惱,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關懷。“我的父輩”記敘了豐子愷父母一輩的故事,“豐姓只此一家”是他對兒時光陰以及同輩親友軼事的追憶,“我的孩子們”記錄了他陪伴兒女及孫輩成長的點滴。

書中插入豐子愷為孩子們繪製的漫畫,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和瞬間被定格,妙趣橫生;結合家人不同時期的珍貴老照片,如數家珍;再穿插其子女親眷口述式的追憶,真摯可感,從中可見豐子愷對家人的篤厚深情,以及對子女兒孫細膩而深沉的愛。

|如有版權相關問題可聯絡後臺處理|

★    鳳凰壹力|極致閱讀體驗創造者    ★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