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引領唐裝潮流的阿瑪尼和紀梵希——胡服!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朱熹在《朱子語類》中也說:“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屬。先王冠服,掃地盡矣。”

朱子所說的“上領衫”“上領服”,就是“盤領袍”的前身,在北齊時代最初出現的時候,這種上衣確實是“窄袖”的“短衣”。與中國傳統的大袖寬衣不同,胡服的特點如沈括所說,其形制處處都是為了便於騎馬、射箭、在草原上跋涉而設計。

這種上衣最特殊之處便在其領式,唐宋時稱為“上領”,明代則稱為“團領”“盤領”或“圓領”,是將領口挖裁成緊繞脖頸的圓形,紐扣的結釦處在兩肩頭。如此的形式顯然是為了防止風沙從領口灌入,另外,一旦天氣轉熱,解開肩頭的紐扣,將一對“上領”外翻,便形成敞開的“翻領”,猶如今日西裝的翻領,這樣一來,就可以散熱透汗了——因此它也是中國服飾傳統中唯一有翻領的衣式。

引領唐裝潮流的阿瑪尼和紀梵希——胡服!

唐揚州大都督韋浩墓壁畫

也是在上領袍、衫上,為了騎馬的方便,開創性地引入了可能是從波斯傳來的“開衩”。紐扣、開衩,這些在秦漢服飾中從不曾有的元素,逐漸變幻為中國傳統服裝上閃閃生光的亮點,而其最初出現在上領袍、衫上,都是為了服務於馬背輕馳的便利。

此外,北方寒冷的氣候也也為胡服留下了印記,比如說小口袖、小口褲、皮靴,這些都是出於保暖的考慮,與漢服的特點截然不同。胡服長靿靴也是後來“皂羅靴”的源頭。

胡服的另一個標誌,就是紮在上領袍腰間的皮帶,此皮帶,最初是一種形制特殊的“蹀躞帶”,即皮帶上嵌有一個個金屬銙環,裝綴細長皮帶,這些垂帶上可以掛佩刀、箭囊以及各種隨身所需的小物件這也恰恰是適合遊牧生活的一種攜物方式。

入唐以後,農業社會的定居生活方式成為常態,人們無需在腰帶上攜掛日常物件了,銙環便逐漸化身成華貴的飾牌,然後演變成為我們更為熟悉的“玉帶”。

從唐代一些壁畫中,我們很容易找到“蹀躞帶”的存在,而唐代時尚女性以著胡服為美,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腰間的一條革帶。

在北朝後期,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的頭飾“幞頭”。按《隋書·禮儀志》的觀點,幞頭倒是來源於“漢衣冠”——前身是東漢以來的幅巾,即方頭巾。(不過,孫機先生認為,幞頭是由鮮卑帽改進而成,因此仍然是“胡服”的一種)

引領唐裝潮流的阿瑪尼和紀梵希——胡服!

攜嬰飼鳥出行圖(區域性)

唐 景龍二年(708年)

一男裝侍女,頭戴幞頭,身穿翻領長袍,下著波斯褲,足蹬軟便履。袍領、袖口和前襟都繡有華麗的花邊。右手提一小籠,左手怡然自得地給肩上的鳥兒餵食,頗有情趣。

引領唐裝潮流的阿瑪尼和紀梵希——胡服!

蹀躞帶胡服女立俑

唐 開元十二年(724 年)

頭梳雙髻垂於兩側,頭頂及右髻上殘留描金的花飾,朱唇輕抿,面帶微笑。內穿半臂,外罩圓領對襟胡服,下端露出紅色小口褲。足蹬翹頭錦履,腰束黑色蹀躞帶。唐代上層社會的“好胡”之風引導了整個社會的審美潮流,“胡酒”“胡舞”“胡樂”“胡服”成為當時盛極一時的長安風尚。胡服的主要特徵是簡潔、方便活動,受到唐代女性的喜愛。

幞頭、上領袍、蹀躞帶、長靿靴,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套完整的騎馬服。隋、唐都是以馬上得天下,其上層社會由剽悍的軍功貴族構成,於是,這一群體日常所穿的服裝便在國家政治中心自動確立為一種服裝標準。

唐家天子帶頭“其常服,赤、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皆起自(北)魏(北)周,便於戎事。自貞觀以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舊唐書·輿服志》)李淵、李世民這兩位天生的戰士,都是以巾、袍、帶、靴完整配套的戰服作為常裝。

日久相沿,這一套輕捷剽悍的服裝竟逐漸演變成寬緩華貴、雍容溫雅的宋、明官服。直到清代強行確立一套新體系的“胡服”,“烏紗帽、圓領袍、腰帶、皂靴”才成為“前朝職官公服”。

圖文來源於相關博物館,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