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作為《流浪貓鮑勃》的續集,《鮑勃的聖誕禮物》完成了原有敘事主題的延續,電影的時間線集中在聖誕前後,這增添了故事的儀式感。

眾所周知,聖誕作為西方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隆重和祥和的節日氛圍給民眾帶來溫暖和平靜的力量。在早前集中於聖誕節展開的電影作品中,無一例外以美好結局做註腳。

《鮑勃的聖誕禮物》也不例外,尤其對於這樣一部探討人與動物關係的電影來說,結尾的溫馨情懷的展現,似乎成為了必然。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然而這部電影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般虛幻和不切實際,故事中的美好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這邊決定了追求美好這件事本身擁有了現實的意義。而路徑的曲折性以及與現實困境的深度關聯,不僅沒有弱化美好本身的內涵,反而增添了我們與美好的共情力。

觀眾為情節而生髮的觸動,不僅源自於對弱勢群體的愛,還在於男主人公在追尋美好的過程中的艱辛和付出,這才是打動人的關鍵之處,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現實的自我和電影中的自我相互重疊後,便形成了對電影強烈的共情力。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早在第一部中,我們看到了癮君子詹姆斯是如何一步步擺脫墮落且重塑自我的過程,期間鮑勃對於主人公心靈的陶冶至關重要,由此形成了人和動物之間奇妙的情感關聯。到了第二部中,戒毒成功的詹姆斯必須要面對現實所施加的困境。

如果說第一部詹姆斯憑藉對鮑勃的愛扭轉自我內心的墮落,那麼續集中他面臨的現實困境,反而要複雜得多、不確定的得多。

主人公無法掌控外部環境,自我突如其來的挑釁、交不起電費的尷尬、流浪者收入的低微等等,均成為詹姆斯和鮑勃生存的阻礙。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而矛盾外在化凸顯在影像中之後,加劇了電影戲劇衝突的多元化,包括鮑勃和官方的衝突、和撫養站的衝突、和日常生活消耗的衝突甚至外部衝突一定程度上延伸到詹姆斯和鮑勃的關係層面,構成了人和動物間的非情感割裂。

為什麼說是“非情感割裂”,因為他們之間的即將分離的狀態並非由他們之間原本的情感關係來決定。是因為基本生活無法得到滿足後,加深了他們共存的困境。

而割裂感的源頭來自於外部壓力的不友善,當然在這背後更是社會之於邊緣群體的冷漠和排擠。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或許透過這部電影,看到了當下英國社會救助體系存在的種種問題,然而電影中,制度的問題最終被溫暖的人性所抹平,民眾自發的善意撐起了詹姆斯和鮑勃的生活支撐,也打破了原本的生存阻礙。

最終,割裂的趨向被溫暖的人性所抹平,人性的善意則推動了制度的完善,當然制度並非是英國當下整個社會救助制度,而是之餘鮑勃想象個體而採取的“特殊許可”,至於與詹姆斯一樣的流浪漢該如何得到妥善安置,或許也不是這部電影應該探討的主題。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在《鮑勃的聖誕禮物》中,我們看到了高尚的窮人的美德,浪子的改過自新之後他身上更擁有了與第一部與眾不同的氣質,包括對他人的友善、理解和同情等等,均在這位“癮君子”身上出現。

我們可以把其歸結為主角本身應有的最本真的一面,只不過在第一部中被早前的墮落外表和身份的邊緣性所掩蓋。

詹姆斯的喧囂背後最純正的善良終於在《鮑勃的聖誕禮物》得到完整的展現,而電影似乎也在遵循一個傳統的東方邏輯,那便是”善有善報”。

改過自新的詹姆斯最終獲得了都市最廣泛的擁護和支援,除了鮑勃的象徵性意義之外,詹姆斯本身的善意能量才是他獲得善意回報最主要的源頭。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當然在普通觀眾欣賞這部電影時,多少會被片中鮑勃萌寵的形象所吸引,確實在對寵物的選擇上,鮑勃成為了最為大眾接受的可愛型別,而它與主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更可以看成是人和動物之間友情的見證。

在電影中,他們之間超越主僕的情感一度給予了當下人和寵物關係的新路徑,那便是,當他們成為了朋友之後,顯得更加開明、人性且包容,包括詹姆斯不得已送走鮑勃的準備,都可以看成善意和愛的釋放,正因為對夥伴的愛,才讓他消除了陪伴的羈絆且形成了相互成全的狀態。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然而電影的溫暖之處在於沒有讓兩位主角的分離發生,社會的及時救助鞏固了原有的人和動物關係之外,社會的群體參與性更強化了動物和人類社會本身的融入感,普適性顯得尤為明顯。

換句話說:鮑勃不僅成為了詹姆斯的朋友,更成為了人類的朋友。它成為了我們的共同朋友之後,觀眾又何樂而不為呢?

深度分析《鮑勃的禮物2》:破除萌寵的魔力,我看到了窮人的美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