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東漢初年,社會上有兩位名氣很大的人,一個叫龍伯高,一個叫杜季良。龍伯高為人厚道,節儉自重,謙虛謹慎,奉公守法。而杜季良輕財尚義,行為豪放,三教九流都有交結,他父親死的時候,好幾百裡外的人都來奔喪。時人教育孩子,多以這兩人為榜樣。

當時,“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馬援帶兵在外面打仗,他在寫給孩子的家書中勸誡說:龍伯高、杜季良我都很敬重,但是我寧願你們學龍伯高而不學杜季良。為什麼呢?學龍伯高學不好,還可以成為一個老實本分的人,“刻鵠不成,尚類鶩也”;而學杜季良學不成的話,很容易變成輕薄而浪蕩的人,那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馬援的教子態度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成,連光武帝劉秀都讚揚馬援的見識。

龍伯高在漢光武帝時出任零陵太守,是目前國內外龍氏有譜可查的共同先祖。龍伯高治下的零陵是今天湖南的永州,他在這裡主政四年頗有成效。

當時的零陵地屬“南蠻”,生產、文化落後,經濟貧窮,交通閉塞,氣候惡劣,民族矛盾突出。他法德兼治,平定郡內騷亂,安撫人心,發展生產,增長經濟,並配合名將馬援收服武陵一帶的少數民族“五溪蠻”。其中,他變賣夫人頭上的金簪充作軍餉被傳為佳話。龍伯高後來安家武陵,龍姓因此以武陵堂作為自己一個堂號。

北宋初期,龍景昭被宋太祖派往永州擔任刺史。雖然他後來離開永州,擔任右千牛衛將軍,但龍姓在西南地區得到進一步發展。

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北宋稍晚一些,湖南宣撫招討使龍禹官及其長子龍宗麻進駐零陵永州、寶慶邵陽、懷化一帶宣撫黔湘峒人,平息禍亂。父子二人軍功卓著,被封為掃峒大王,龍禹官的妻子羅夫人被封為一品護國夫人。

以龍禹官為始祖、龍宗麻為一世祖的龍氏東山世系影響深遠,迄今後裔已遍佈湘、桂、黔、滇、川、渝等省市,約佔全國龍姓人口總數的40%左右。位於湖南省綏寧縣東山侗族鄉的西南五省龍氏總祠是東山系龍氏子孫的祖根之地。

龍伯高的一支後裔在湖南省新田縣梘頭鎮黑砠嶺村,所建的龍家大院至今仍儲存完好。這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中國傳統民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村的人都姓龍,他們儲存下來的古建築多達48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龍姓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貴州、湖南、四川三省,其中貴州是龍姓人口第一大省。而說起貴族的龍姓,貴州黎平人龍起雷一家是不能不提及的。

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龍起雷的父親龍高泉是文林郎,太學生;大哥龍起春是鄉試舉人,任江西南昌教授,後任雲南大理知縣;二哥龍起淵也是鄉試舉人,文林郎,任江西南昌府教授。三哥龍起福雖沒有中舉,但也是鄉賢。龍起淵的兒子龍作霖是鄉試第一名的解元,後出任湖廣永州道州教授。

龍起雷苦學成才,在明代萬曆年間考取進士,是黎平建府以來開科的第一個進士,也是貴州侗族中的第一位進士。龍起雷當過江西清江縣知縣、南京大理寺少卿。因為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曾彈劾首輔大臣,得罪當權的吏部尚書,被貶謫到高州擔任知州,兩年後,厭惡官場黑暗的他辭官歸休故里。

今天的黎平侗族仍然有不少的龍姓族人,也流傳著不少古老而美麗傳說。這裡的人小時候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相信很多人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你是媽媽從水庫裡撈出來的!”

黎平肇興有個不大的水庫叫龍羊塘,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水庫裡住著一個怪獸。怪獸長著鋒利的牙齒,頭上長著兩個像羊一樣的犄角,體型似龍,卻有四條強壯的大腿。怪獸雖然一臉兇惡,心地卻善良得很。村裡想要生小孩的人家,到水庫邊虔誠訴求,怪獸就會去抓一條魚,然後將魚變成一個小孩兒。求子的人家只需要用竹筐把那個小孩撈回家去撫養就行了。

村民們為了感謝怪獸,親切地稱它為“龍羊”,水庫改名叫龍羊塘。為了讓後世子孫記住龍羊的功勞,村民還集資在水庫旁邊建了一座廟來供奉它。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來這裡虔誠祭拜。雖然後來龍羊不知道什麼原因走了,但祭祀供奉龍羊的傳統卻一直沿襲了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賜姓是後世姓氏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位皇帝將龍姓賜給人作為姓氏的,因為皇帝自信自己是天子之龍,都是龍袍加身。那麼龍姓是怎麼起源的呢?

上古時期,黃帝身邊有一個叫龍行的大臣,他的後代有以龍為氏的。舜帝時期,有一名精於飼養龍的人叫董父,被舜帝賜姓為“豢龍氏”。董父的後代也有以龍為氏的。但龍姓尊奉的得姓始祖是劉累。

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劉累是堯的後代,因為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代帝王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劉累為孔甲馴養四條龍,有一次,一條龍死了,劉累就把龍肉做成肉羹,充當野味獻給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別鮮美,非常高興,於是就賜給劉累許多財物。過了幾天,孔甲又想吃這種“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

劉累感到這樣下去,遲早要出事,到時孔甲怪罪下來必有殺身之禍,就帶著家眷逃走了。因他被孔甲封為“御龍氏”,他的後人之中就有以龍為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歷史上有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這一類稱之為“子”的思想家,在春秋早期,還有一位叫龍子的思想家。龍子沒有留下作品,但孟子將他引為先賢,《孟子》一書中就多處引用了龍子的言論主張。而《列子》一書中則引用了戰國時道家人物龍叔的一些言論主張。

龍姓在戰國至秦末時出現了兩位名將,一位是魏國將軍龍賈,他在魏惠王時率魏國軍隊對抗秦國。另一位是秦末楚漢時期項羽手下的將軍龍且,他在與韓信作戰時,輕敵中了埋伏而戰死。

龍姓在海南的發展離不開一位叫龍海清的先輩。

龍海清本是北宋時期福建省莆田人,當時海南動盪不安,朝廷任命他為瓊崖宣慰使,帶兵去剿撫。他不僅帶了兵士去海南,還帶了不少的文人學士,以仁義平定瓊崖,教化海南。後來他落戶海南,屯軍四十里,周邊村莊都是他的部屬建立的居住地。

龍姓在廣東發展最為顯耀的標誌當屬順德的清暉園。它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古代園林建築,與佛山樑園、番禺餘蔭山房、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是嶺南庭園的代表作。

清暉園原來是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得靈感於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的名句:“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因而取名“清暉”。該園在清朝經龍氏家族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景燦、龍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清暉園的船廳,因為曾經居住過龍家一位才氣美女龍吟薌小姐,也因此有了一個特別溫婉的名字——小姐樓。

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龍應時在乾隆年間雖然只是當過知縣,但他在書法和詩歌上小有名氣,順德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都收藏有他的行書作品。他將清暉園傳給兒子龍廷槐和龍廷梓。龍廷槐是清代乾隆晚期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候補御史。嘉慶年間辭官南歸,築園奉母。清暉園經過龍氏一門數代的繼續精心營建,幾經修改加工,至民國初年,全園格局始臻定型。

龍姓在留給後世的著作方面,清代著名醫學家龍之章編寫的《蠢子醫》是其中的代表。龍之章用歌訣夾敘的形式,收錄平日裡自己治癒的病症和所選用的奇驗醫方,文字淺顯通俗,內容廣泛,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中醫臨床啟蒙讀物,對中醫臨床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有兩位龍姓文人對易經的研究和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明朝數術奇人龍正著述的《八陣圖》、《太乙成局》、《奇門集要》、《六壬書》等,豐富和發展了易學。在他之前的元代,著名學者龍仁夫對《周易》的研究更有獨到的見解,編撰完成了《周易集傳》,是元人註解《周易》的上品之作。

龍仁夫有“清華才子”的美譽,雖然這個美譽與如今清華大學的才子不是同一個意思,但這可能是“清華才子”的最初記載。當時的元朝皇帝忽必烈正在籠絡漢族文人,龍仁夫才華突出,身為翰林學士承旨的他完全有機會得到重用,但他卻因一事差點斷送了前程。

當時,有幾個文人對原來宋朝的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元朝不滿,就寫詩譏諷他。這一天,龍仁夫和呂文煥及其子弟一起,在琵琶亭飲酒賦詩。龍仁夫在酒酣之際,席間即興賦詩一首:“老大蛾眉負所天,忍將遺恨寄哀弦,江心正好彈明月,又抱琵琶過別船。”詩中對呂文煥也有諷刺的意思。呂文煥羞愧不已,對此十分惱怒,記恨在心。

呂文煥當時的權力很大,想盡辦法使龍仁夫被貶出了京城。龍仁夫此後基本上都只是擔任書院院長等教育方面的官職,好在他人格和學問被人認同,不少名士都自稱出自“龍門”,意思是龍仁夫門下的學生。

龍姓的知名著作還有北宋史學家龍袞編撰的《江南野史》,對於南唐至宋初社會史、文學史的研究極具參考價值;清代著名文人龍燮著述的《瓊華夢》傳奇和《芙蓉城》雜劇,在當時很有影響。

據記載,龍燮小時候就有神童之稱,特別有才,十歲時就能熟記經史古文上百萬字。當時,沒有人相信才華橫溢的他會考取不到功名。他與哥哥龍光去參加康熙年間的科學考試,哥哥考中舉人,他卻意外落榜了。為此,母親雖然在得到長子中舉的喜報後,卻因為龍燮名落孫山而病倒了,臥床不起。

有意思的是,龍燮連續參加了四次鄉試,卻依然是屢戰屢敗,搞得他自己都感嘆懷才不遇,不再參加考試。而最後,他卻在轟動天下的比鄉試級別高得多的宏博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走上了官場。

成語刻鵠不成,尚類鶩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明代的龍膺是龍姓能文能武的典型代表。出生於書香世家的他,以詩文名世,還擅長散曲,是著名戲劇家,創作有《金門記》和《藍橋記》兩部傳奇。他與明代晚期至少五個文學社團和兩大文學流派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絡,同當時數十位著名文人交好。後世的學者認為,要想研究晚明文化潮流的起伏與走向,只需要研究龍膺文風變化的軌跡就能得到完整的印象。

龍膺因為上奏對朝廷廣選宮女提出批評,被謫貶戍邊,以文人之身馳騁疆場,立下戰功。龍膺晚年歸隱在湖南常德市的柳葉湖。

相關文章

頂部